APP下载

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甘薯减灾增产作用

2010-08-15□王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7期
关键词:结薯甘薯新品种

□王 宏 杨 勤

2010年入春以来,四川盆地持续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水稻、玉米、甘薯等大春作物前期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出苗迟,长势弱,苗数不足等。据气象部门预测,四川大春作物生长中后期将有可能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全年大春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甘薯虽也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阴雨、寡照的异常气候影响,存在出苗率差、幼苗生长缓慢、栽插苗短缺等问题,但甘薯具有适应性广、中后期自我调节生长能力强,耐旱、耐瘠、稳产性强等特点,在气候异常的自然灾害条件下,仍具有稳产、高产的独特优势。甘薯自引入我国400多年来,在历次气候异常的自然灾害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救灾减灾作用。甘薯全身都是宝,其茎叶和块根都是重要的饲料来源,饲料成本低,利用率高。甘薯是四川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尤其随着玉米供给的日趋紧张和价格的不断攀升,确保我省甘薯面积稳产和单产提高,可降低我省畜牧业养殖成本,对于促进我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在2010年气候异常条件下,甘薯面临栽插期普遍推迟,与玉米等间套作物共生期延长,以及后期高温伏旱的影响,必须认真落实甘薯增产栽培技术,发挥甘薯减灾增产作用,以薯补粮,确保全年粮食供给。

一、加强甘薯新品种推广及栽培管理

甘薯种植区域广,生态适应性强,前期低温生长缓慢,后期温度回升,生长速度加快,基本能达到正常年份的生长速度。由于耐旱性强,后期即使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对甘薯生产影响也较小。甘薯耐瘠能力强,用肥量小,是其他粮食作物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我省推广应用的甘薯新品种有粮饲兼用型、加工专用型及蔬菜型等,根据我省实际,重点选择粮饲兼用高产型品种,此类品种藤叶茂盛,薯块产量高,栽期弹性大。我省粮饲兼用型新品种有川薯168、川薯 164、徐薯 22和南薯 99等。此外,在生产上多年广泛使用的品种如南薯88、徐薯18等,经过脱毒提纯复壮后,也可进一步扩大种植。

二、加快薯苗移栽,力争满栽满插

甘薯宜栽时间长,5~8月均可栽植,可弥补玉米缺苗、栽植密度不足的缺陷,通过补种甘薯达到满栽满插,充分利用旱地光温资源。据近几年我院甘薯栽培试验,四川现有甘薯新品种在正常栽培条件下,鲜薯单位面积产量可达2~3t/亩,早栽可获得高产,迟栽也可取得较高产量。各地区应力争早栽密植,如因薯苗不足迟栽,只要加强田间管理,仍可取得亩产鲜薯1 000kg以上的高产。这对弥补玉米生产不足,提高粮食总供给,具有重要作用。甘薯新品种栽插期试验表明,各类型甘薯品种产量都随栽插时间的延后而降低,如粮饲兼用甘薯新品种徐薯22每推迟10天降低159.45kg/亩。适期早栽能有效提高甘薯产量,并改善薯块商品性。6月中旬移栽甘薯最高,亩产可达2t以上,但即使在7月下旬移栽,也可获得1.2t以上的亩产。在2010年前期低温影响下,迟栽面积将明显扩大,各甘薯主产区应高度重视甘薯高产品种种苗的苗床管理,促薯苗生长,早产苗、多产苗、产壮苗,为扩大早栽面积和大种秋甘薯提供足够苕苗。各地应加强甘薯苗床的肥水管理,在剪苗后第二天施水肥促苗,每担清粪水加尿素100g,间隔5~7天视田间长势少施勤管,以利多产苕苗。

三、增加种植密度,增厚垄作土层

小满至芒种,是我省甘薯主产区高产栽插期,夏至后栽苕,甘薯产量降低。鉴于2010年气候异常的特殊情况,虽然在7月份栽植甘薯苗,但也要力争多栽满插,同时适当增大种植密度。据四川省农科院近几年对甘薯新品种不同密度试验表明,甘薯新品种产量随密度变化的趋势为先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 600株/亩时产量达到最大值,再增加密度产量下降。因此,适当增密可提高产量。据四川省农科院在甘薯主产区调查,当前生产上亩栽密度仅有2000株左右,离高产密度要求尚有1 500株增密潜力,当前力争栽足苕苗以保总产。由于我省薄土面积占相当大比例,易使甘薯在旱灾发生时减产。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每增厚 10cm,亩增产甘薯70~100kg。因此栽苕前要增厚土层厚度,垄作栽培,以利保墒稳产。可于小春作物收后,抢时挖松麦行板土,垒土成“梯子埂”型,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便于栽苕后走根还苗,提高成活率,并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提高干物质积累。

四、加强施肥管理,提高钾肥比例

甘薯具有耐旱、耐瘠、适应性广、需肥量相对较少等特点,在干旱条件下比其他作物具有更强的耐旱力。同时,甘薯对土壤地力有广泛的适应性,无论在贫瘠的旱地还是在较肥的坝土,都可取得相对较高的产量。甘薯是耐旱耐瘠作物,但仍需要科学施肥,尤其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新品种,施肥都能显著增加甘薯的产量,钾肥是甘薯高产的首要营养障碍因子。在亩施3kg纯氮的条件下,氮磷钾肥的比例以1∶1∶2为最佳。试验和实践均表明,在带植下的甘薯,于春玉米收前20~30天及时施用1次以农家肥为主、加适量氮肥(一般亩用尿素 5kg)的穿林肥,既不影响玉米产量,又能促进甘薯地上部藤叶生长和满足块根膨大需要,增强甘薯耐旱能力,获得高产。特别是在2010年小春收期延迟,玉米生育进程推后的情况下,及早追施穿林追肥,促使藤叶及早封行尤为重要。甘薯穿林追肥要以腐熟了的人畜粪水为主,根据土壤肥瘦不同,亩用人畜粪水20~40担和适量氮素化肥混匀施用。亩用纯氮量,一般田块3kg左右,肥土可少点,瘦土可增至4~5kg。同时,可在甘薯收前50天左右,视其长势,增施1次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增产效果明显,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在生长后期,我省部分地方有翻藤习惯,而试验表明,翻藤后甘薯均减产,且翻藤次数愈多,减产愈大,因此生产上不宜翻藤。确因藤叶旺盛生长的田块可适当提藤和打尖,可降低土壤湿度,切断茎节上不定根,抑制藤叶徒长,有利薯块膨大。

五、重视扩大秋薯,确保减灾增产

大力发展晚秋作物,是我省2010年农业减灾增产的重要应急措施之一。甘薯在晚秋作物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可增产粮食、增加饲料和快繁甘薯良种,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是选用良种壮苗。选用秆粗节密、浆汁丰富、无病无退化、无不定根的带尖平头壮苗。二是重视抢时早栽。大春作物收后立即起垄栽插,成活快,操作省力;同时延长大田生长期,提高产量和质量。三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栽插方式。①直栽法:采用长20cm左右的苕苗垂直栽入土中,可吸收下层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提高耐旱、耐瘠能力,栽后成活率高,结薯集中。适宜在干旱丘陵地区采用。②斜栽法:采用长20~25cm的苕苗斜栽于垄中,可使单株结薯增加,靠近地面结薯较大。宜于水肥条件中等土地采用。③平栽法:采用长20~30cm的薯苗,顺垄开浅沟,把苗平放在沟中,苗梢外露,盖土严实,使入土各节都能生根结薯。宜于水肥条件好的地方采用。四是重施底肥,高垄密植。栽插苕苗时,亩用35%高效复合肥30kg均匀撒施,垄作亩植 4 500~5 000株,部分低洼地要采用厢沟排水、高埂深沟种植。倒藤后,亩用猪粪水3 000kg混入尿素5kg灌窝提苗。长势很旺的田块可摘掉苗尖,以利缩短藤蔓,增加分枝,改善株型,早下头,多结苕。在结薯期,叶面喷雾根外追肥,并防治蚜虫、卷叶虫等。五是适时收挖,安全储藏。在连作复种地小春播种前,间套种植地可播种小春后延迟10~15天收挖,以尽量延长薯块膨大期。对不同用途、不同情况如需腾茬、甘薯加工、鲜食、留种等原因其收获期应分别对待。收刨时做到“四轻”、“ 五防”。“ 四轻”即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五防”即防霜冻、防雨淋、防过夜、防碰伤、防病害。

猜你喜欢

结薯甘薯新品种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