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2010-08-15刘明丽
刘明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能使心肌在严重缺血前令闭塞或狭窄的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梗死面积。目前,PCI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1],常规方法经股动脉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经典途径,但卧床时间长、体位受限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而经桡动脉穿刺是PCI的又一理想途径。20世纪90年代Campeau与Keimeneij尝试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技术,其优越性逐渐被更多的介入医师所认识并被患者所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日常生活,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患者很少出现焦虑、尿潴留、造影剂滞留时间过长等不适。现将我科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连续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经桡动脉穿刺者198例,其中男112例,女8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130例,PTCA及支架置入术68例。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手部肿胀,穿刺口疼痛,经及时处理,无1例手部发生缺血性坏死及其他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心脏病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护士需要及时、全面的评估和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减轻并消除病人的各种心理压力,向患者简要的讲解手术方法、过程,并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谈,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2.1.2 手部血管的观察 有研究报道,绝大多数患者可适应6F导管,多数男性、半数以上女性可接受7F导管操作[2]。但经桡动脉穿刺置入鞘管会影响到桡动脉血流,因此要考虑到尺动脉代偿功能。术前常规进行Allen试验,检测掌弓循环是否良好,触摸桡动脉搏动明显,无畸形和关节病变。术前不在上肢静脉穿刺以保护血管。
2.2 术后护理
2.2.1 拔出鞘管的护理 桡动脉压力较股动脉低,出血机会少,术后即可拔出鞘管。本组病例拔管后均用桡动脉加压器加压止血。方法是鞘管拔除后,迅速用无菌纱布直接贴在穿刺部位,即用桡动脉加压器环绕扣好,对准穿刺部位扭紧旋扭,询问病人的舒适度,观察5~10min,力度能触到桡动脉搏动又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以局部皮温和颜色正常为宜。
2.2.2 穿刺部位及肢体护理 虽然出血并发症较少,但由于手术全过程肝素化,故易引起穿刺部位出血和水肿,叮嘱病人避免剧烈运动,尽可能在床上或室内活动。虽然桡动脉压力低,出血机会少,但仍需注意观察局部敷料有无渗血,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人更应小心。本组有两例老年女性患者,从介入室回病房后立即发现穿刺的右上肢疼痛肿胀,局部黑紫,我们立即行绷带加压止血,6h后拆除绷带,患者右上肢肿胀消失,穿刺点无渗血,皮肤黑紫两周内逐渐消退。对使用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的患者,应采取分次放气法,以免桡动脉突然减压导致出血。还要随时观察桡动脉加压止血器是否移位,本组有1例患者因桡动脉加压止血器移位至穿刺点出血,我们及时给予重新压迫,未再出血。
2.2.3 末梢循环的观察 回病房后巡视1次/15~30min,观察手部皮肤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嘱病人适当活动术肢手指,如患者手指发紫肿胀,诉手部发麻,提示压迫过紧;如局部渗血提示压迫过松。本组5例因加压过度,患者右手掌肿胀明显,诉手部发麻,桡动脉加压器放气后恢复正常。
2.2.4 其他 术后送入病房连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节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术后腕部应制动,手指稍活动,以避免出现手指酸胀麻木,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或活动方式,3d内勿在穿刺侧行穿刺、测量血压等增加肢体压力的操作,1周内勿揉抓穿刺点,并保持干燥、清洁。
3 小结
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诊疗,易于压迫止血,显著减少出血合并症和血管以及神经的损伤,术后穿刺局部并发症如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发生率低,比较安全、可靠。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少,无需卧床休息,不需下肢包扎固定。术后可在床上或室内活动,解决了床上大小便的弊端。由于穿刺部位在右上肢方便观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 开月梅,夏春梅,石兰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J].护理研究,2005,19(3):395-396.
2 吕式瑗.护理学基础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