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2010-08-15宋迎法
宋迎法,杜 林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江苏徐州221008)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宋迎法,杜 林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江苏徐州221008)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也是政府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因势利导的结果。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能源挑战、国家博弈以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低碳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基于此,我国政府应该扮演好低碳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主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通过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直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通过创新制度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和利益关系,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政府;角色
近年来,世界气候灾害性地变暖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使可持续发展再次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英文为Low-Carbon Economy[LCE]或Low-Fossil-Fuel Economy[LFFE])发展模式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2010年的“两会”,能源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各类关于能源问题的提案和议案中,低碳是一条主线。低碳经济是资本循环与资源物质循环的统一,由传统线性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必然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在我国,主要存在包括技术、制度、观念等层次上的障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称之为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确立,也是政府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因势利导的结果。因此,在研究低碳经济的相关制度之前,必须厘清政府在这一经济模式中的角色边界,确定相应的政府干预临界点和协调经济运行的方式,以达到既解决以往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的非低碳型经济模式,又预防政府不当干预而造成经济发展的人为羁绊的目的。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CO2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过去50年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温度的变化有90%是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球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另据世界能源大会传出消息,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再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化碳基能源开采的极限期正在到来。人类社会别无选择,只能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了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再到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三个阶段依次演进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因此,低碳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性自觉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50~80年中国平均温度可能升高2℃~3℃(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有关资料表明,1986 -2006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2 000美元至4 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可以持续20~30年,然而,成本外化的工业模式必将为我国带来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由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状态,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都持续较快增长。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可以预计,中国资源环境压力在未来20~30年内将会很大,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日益凸显。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谁在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2.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2007年我国碳基燃料CO2排放居全球第二, 2008年中国和美国的排放总量大体上相当,2009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众多数字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消耗”状态,中国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数量的92%,其中煤炭占68%,电力生产中的78%依赖燃煤发电,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在未来的30年,我国将继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地位,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能源资源快速增长的时期。13亿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也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况,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这种严峻的挑战,使得我们必须将推行低碳经济模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认真思考。
3.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博弈的必然结果
低碳经济所代表的未来方向,高度集政治、经济力量于一身的特点,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博弈的焦点之一。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这场国际争论中的主要阵营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写的《碳帝国:不能再沿袭当前的发展轨迹》中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拒绝采取行动,将遭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制裁。事实上,奥巴马政府正在试图提高在此领域的领导力,并以对某些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威胁,也许如克鲁格曼所说“整个博弈局势将会发生迅速的转变”。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在碳减排上有所作为,才能及早地适应未来低碳经济的环境。另外,随着近年来全球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中国作为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显然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角色
毋庸置疑,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政府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提出了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稳定经济(维持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分配(收入)、再配置(资源)。对此,英国政府率先起步,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弥补公共产品提供上的市场缺陷引起的环境问题。日本、德国政府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宏观规划、管理创新等措施,鼓励和推动节能降耗,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管理者主导建设必备的软硬件环境。日本、芬兰等国政府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引导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从而决定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
(一)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政府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弥补市场失灵
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政府应同时扮演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角色。政府干预经济,源于市场失灵。对环境的保护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环境问题是市场失灵的典型例子,在这个领域中,市场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不能够自发地调节人与人之间对环境容量的利用关系,相反,利益的吸引驱使每个市场主体尽可能多地利用无偿的环境容量和资源以达到私益最大化,却在不知不觉造成了公益的损害,正如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文中所描述的牧羊人。
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政府向人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市场失灵是其全部职责。如现在英国采用的“政府投资、企业运作”模式。2001年,英国成立碳信托有限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于气候变化税、收益循环投入。目前已累计投入3.8亿英镑,主要用于促进研究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和投资孵化器三个方面。该公司成立以来,已帮助众多英国公司累计减排1 700万吨,节省能源支出超过10亿英镑。韩国政府在其《第一个国家能源基本计划》中提出了韩国首个长期能源规划,据此,2030年韩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11%,为此将在设备和研发方面共投入111.5万亿韩元[2]。奥巴马政府主张在应对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转变能源战略和能源利用方式,具体步骤包括:投资清洁能源领域并在此领域开拓新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投资开发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每十年投资1 500亿美元,使美国逐步转向低碳经济;开展石化燃料清洁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及美国的世界竞争力等。英国、韩国、美国应对低碳经济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主要是作为投资者——即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3]。
(二)作为经济活动的管理者——政府主导管理,加强低碳经济的软硬环境建设
法律规章制度是政府地位、职能等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作为经济模式的变革,从整个社会总体上改变原有的高能耗、高投入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路径,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益而无害。但是,对于个体企业或者消费者而言,低碳经济的生态性特点无疑是一种新的成本。
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重视政府主导管理角色的实现。日本政府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宏观规划、管理创新等措施,鼓励和推动节能降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例如,《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低碳经济的有效推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4]。英国政府为了保证低碳经济的顺利推广,主要推出了两种政策手段:其一是在其“气候变化计划”中提出了一项实质性的政策手段,即气候变化税。这实质上是一种“能源使用税”,计税依据是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使用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等则可减免税收。其二就是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即所有注册的电力供应商都制约于一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定配额:生产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是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配额是逐年增加的[5]。实现配额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购买电力的同时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证书,或是从发电商、独立供电方那里只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证书。英国的政策措施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促使了企业主动配合的意愿,这大大降低了政策的执行成本和“阻碍力量”。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进一步表示,力求在2010年减排主要温室气体CO220%,2050年减排60%[6]。德国通过构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公众)选择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绿色消费市场[6],间接刺激企业参与并促使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德国首创DSD系统(Duales System Deutschland,即双重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绿点标志,要求公众对倾倒生活垃圾付费,实现废纸、废复合包装、废塑料包装等一次性销售包装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率[7]。政府通过在生产—消费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对产品市场和消费的监管,更能有效地反作用于企业,转化为企业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而改良生产工艺的自觉行动。
(三)作为经济活动的倡导者——政府的引导、激励和服务职能得以全面提升
环境的公共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社会群体的事务。因而,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全人类、全世界的共同任务。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决定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因此,除了作为低碳经济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政府还应扮演好倡导者这一角色。
为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日本政府引导公民总结出了一系列生活小窍门:日本环境省从2005年起提出民众夏天穿便装,秋冬两季加穿毛衣的倡议;夏天要求男士不打领带,将空调温度由原先的26摄氏度调到28摄氏度,秋冬可调到20摄氏度。据统计,仅夏天空调温度调高2摄氏度一项,即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可节约原油155万桶。在购买食物环节,提倡消费者购买应季蔬菜和水果,因为生产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往往耗费更多能源;尽量选择产地较近的产品,从而鼓励商家从邻近地区进货,以缩短运程节省能源。在出行方面,目前多数日本家庭的轿车只在外出游玩时使用,平时上下班多选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开车时,不急起步、不猛加速,提倡保持“经济速度”等[8]。德国政府通过提高公众参与对企业的监督,强制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完善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鼓励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提高公众参与的力量,促使公众形成良好的低碳经济社会氛围,促进低碳经济的软环境建设。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CE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8年,胡锦涛主席又在G8峰会、日本“暖春之旅”及多种重要场合提倡和肯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主张。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从立法的高度肯定了我国坚持走低碳经济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对低碳经济作出了重要阐述,引起社会各界热议。2010年3月27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说,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应对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发展低碳经济实际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以及外国的经验,我国政府应扮演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者和管理者两种角色。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
低碳经济是资本循环与资源物质循环的统一,由传统线性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必然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存在深层次障碍。
1.制度障碍。经济系统的资源物质循环一般不会自动运行,需要通过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加以引导。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建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激励性制度和考核性制度,现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在传统线性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是为线性经济服务的,除部分适合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外,相当部分与低碳经济要求不符,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如现行资源价格制度就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的生态成本,致使自然资源价格较低,而再生资源价格相对较高,使得循环型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生产。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制度处于缺位状态。
2.观念障碍。线性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一些观念一时还难以改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如重开发、重速度、重外延扩张的生产观念;炫耀、超前、不顾生态的消费观念;片面追求 GDP增长的增长观念;仅仅考虑内部成本与收益的效益观念和只注重经济增长、不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观念等等。此外,从企业层面的循环(小循环)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存在正外部效应的经济,从事低碳经济的企业,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利益不能全部归己所有,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自发地从事低碳经济活动。
3.技术障碍。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作支撑,具体包括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组织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等。就生产工艺技术而言,现行技术体系更加重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而对废弃物利用、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技术的开发重视不够;就生产组织技术而言,对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技术比较重视,而对区域内部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的开发重视不够。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障碍,有些能够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而逐渐消除,而有些则必需实行政府干预。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必然不同于传统线性经济中的政府角色。与传统线性经济一样,政府首先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除此之外,它还应该是低碳经济的主导者。作为生产者,政府应该在生产过程中率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作为消费者,应坚持绿色采购,绿色消费,以自身的行动,带动其他经济主体参与到低碳经济中来。经济系统的资源物质循环一般不会自动运行,需要通过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加以引导,因此政府应发挥好管理者的角色。同时,政府还应通过一系列制度、政策等实现其在低碳经济中的引导者角色。
1.低碳经济的强外部性要求我国政府扮演好参与者角色
低碳经济强大的外部正效应和技术成本、创新上的高投入决定了政府必须向人们提供此公共产品和相关服务,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传统线性经济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首先应该承担主要职责。美国、韩国等已经投入大规模的政府资金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低碳经济活动的生产者,我国政府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我国正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首先是成立专业研究机构,成立低碳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低碳为主的进修学院;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便更好地与外界交流与合作。其次是建立省际的“碳源——碳汇”交易市场,加强同周边省市、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三是成立对外交流机构,成立低碳经济协会,加强低碳理论探讨,总结和汲取经验和教训;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先进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据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新闻处获悉,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英国启动了它在长三角地区一系列的低碳技术与产业论坛,该系列论坛的主题是搭建英国领先低碳企业与中国相关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分享英国在低碳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大幅度节能减排的成功经验。在本次宁波论坛上,在低碳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数家英国公司与多家宁波市的家电和设计企业进行工业设计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专业交流[9]。
作为低碳经济活动的消费者,政府应通过绿色采购,绿色消费行为,把企业、个人的生产生活引导到低碳经济的轨道上来。在这一政策中,政府首先应起到模范作用,类似于北京海淀区发电脑开“两会”的行为不应再次发生[10]。政府率先低碳化运作,政府部门要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改大排量轿车为小排量轿车甚至采用环保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实行“网络化”办公,率先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建筑物新建、改建、扩建要采用节能技术,推行政府节能采购。应该明确,低碳经济模式下,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与企业经济活动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目标同样还是利润最大化,不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资源物质循环企业是没有动力自觉实行的,因而是不能长久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追求经济增长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还应该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改变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地位,政府是低碳经济的主导者,也不是指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导者。
2.低碳经济的高成本要求我国政府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作为自然资源的产权所有人,应调整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将资源的生态成本、使用者成本包含在资源价格中,通过资源价格的调整引导经济主体用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使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在做客第21期北京观察栏目时指出,新能源发电的价格都比较高,这里面消费者要承担一部分成本。他指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每个人都要为之努力,消费者不能袖手旁观,对此,政府应对消费者做好宣传引导等前期工作。政府要建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包括基础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激励性制度和考核性制度。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国家是制度的最主要供给者和维护其正常运行的最强有力组织,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制度安排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一是提供政策服务。主动向企业提供涉及低碳产业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省、市政策的解读,研究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建立完善的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统计数据库,完善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二是提供财税优惠。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低碳工程建设和技术研究工作,争取国家节能改造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最后,实行收费减免。对低碳产业行政事业服务性收费,统一按不超过最低收费标准的20%收取。但是,也不能盲目补贴,应采取绿色税费的方式,对高碳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类似“烟税”的惩罚性税费,同时让低碳消费享受低税费优惠政策,以经济手段促使企业自觉节能减排,促进低碳消费市场环境的形成。
3.低碳经济这一新模式需要我国政府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低碳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只是由传统线性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市场体系、市场关系、市场要素都会有所变化,政府除继续参与经济活动外,培育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倡导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使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积极响应,公众自觉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格局。德国政府是这一手段完美使用的典型,还通过联合NGO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低碳氛围。我国政府也应当发挥社会组织分布广且深入社会各阶层的优势,鼓励他们更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其次,政府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引导公民总结出的生活小窍门引导家庭合理消费,养成家庭消费的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作好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要在企业、城市和区域、全社会三个层面发展低碳经济,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部分城市示范推广低碳经济。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在做客第21期北京观察栏目时表示,必须规定信贷资金有一定比例贷给新能源企业。他指出,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长远的可再生的技术,应该由银行,比如建行、工商行把每年贷款额的1%~2%的钱贷给这些新能源企业。4万亿投资中存在投资到落后产能的问题应引起政府的重视。
总之,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发展低碳经济会改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因此,建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就成为了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责任,由此决定了政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参与者、管理者和引导者。
[1]单宝.解读低碳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6):75.
[2]王文军.低碳经济:国外的经验启示与中国的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5.
[3]雷彩艳.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J].新西部,2009,(22):247.
[4]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借鉴[J].经济导刊,2005,(10):90-93.
[5]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1):11-18.
[6]潘家华.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6,(18):51-53.
[7]魏旭.循环经济目标下的政府角色考量[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33.
[8]钱铮.日本政府主导建设低碳社会[J/OL].[2009-08 -17].http://www.ce.cn/cysc/ny/gjny/200908/17/ t20090817_19592398.shtml.
[9]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英国与中国企业积极分享低碳技术,共迎绿色世博[J/OL].[2010-01-22].http:// www.cusdn.org.cn/news/html/?19212.html.
[10]洪启旺.发电脑开“两会”低碳还是腐败?[J/OL]. [2009-03-15].http://news.stnn.cc/c6/2010/ 0119/2362382718.html.
(责任编辑:吴凌霄)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ON G Ying-fa,DU Lin
(Graduate Student Division,China Mining University,Xuzhou 221008,Jiangsu,China)
Low-carbon economy is a new economic growth mode tha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government conforming to the world economic trend and adroitly guiding action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don economy in China is a necessary choice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energy and conform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governments of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their low-carbon economies develop well.Considering this fact,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well the role of a participator of low-carbon economic activities,a leader and a manager,and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its ow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rough reforming its systems and adjusting its energy structure and interest relations.
low-carbon economy;government;role
book=2010,ebook=162
D035;F120.3
A
1671-0304(2010)04-0036-06
2010-04-15
宋迎法(1963-),男,安徽阜南人,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政治与行政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