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
2010-08-15朱小妹
朱小妹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
朱小妹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美国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唐·德里罗的作品《白噪音》,阐述了恐惧的表现、恐惧的克服方法和恐惧的原因,揭示“美国死亡之书”的深刻含义: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超级市场的兴旺、媒体的传播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破灭、内心的痛苦、精神扭曲变态。
唐·德里罗;白噪音;死亡;恐惧心理
引言
后现代主义小说《白噪音》(White Noise)的作者唐·德里罗对美国文化的病理结构具有过人的透析能力,他被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代表。《白噪音》一书探讨了死亡主题,背景是一个美国中西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对死亡产生的恐惧心理,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美国死亡之书”。小说的主人公杰克51岁,是学院希特勒研究系主任,曾经历了四次婚姻,有8个孩子。杰克的几个前妻为中央情报局做事,行踪神秘。现在的妻子芭比特温柔体贴,是一位贤妻良母,这使他感到很安全。夫妻二人看电视、逛超市,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都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两人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谁会先死。杰克在一次有毒气体泄露事件中接触到致命的毒气,根据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他活不了多久。而芭比特则背着他暗中接受治疗,通过肉体交易从医师那儿获取治疗死亡恐惧症的实验新药。杰克发现他的“避风港”不复存在,十分震惊。杰克找到医师,向他开枪,但没把他打死,出于怜悯,又把医师送到教会办的医院,在那儿的修女告诉他:神职人员根本不信上帝,只是假装有信仰,否则整个世界就会崩溃。这部小说的前1/3没有什么情节进展,也无任何悬念,完全是这个家庭成员的琐碎生活片段的堆积。在小说第二部分这个家庭所在的小镇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全家人不得不和邻居一起离家逃难。小说第三部分揭示了事件后夫妇两人各自对死亡的焦虑。这本书的结尾部分有一个类似通俗小说式的很短的高潮。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杰克·格拉迪尼和妻子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和做出的种种滑稽而又怪诞的反抗以及产生的原因,揭示后现代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隐患的恐惧,消费观念,大众传媒,甚至科技,信仰丧失,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无奈,人类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毁灭自我,因而对于生命,对于生的期待就会更大,而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感到无奈。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工业社会高速发展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面对死亡恐惧的心理表现
“白噪音”一词,具有多面性的含义。《白噪音》中,“死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书中的人物并不拒绝谈论死亡,甚至经常把“死亡”二字挂在嘴边,并不表示他们不害怕死亡,反而是他们害怕死亡的标志。譬如本书杰克和芭比特曾有过一段讨论死亡的对话:
“这事多么奇怪。我们关于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怀着这样深深的、可怕的、驱之不散的恐惧……没有人看出来,昨夜、今晨,我们是何等的害怕——这是怎么回事?它是否就是我们共同商定互相隐瞒的东西?或者,我们是否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心怀同样的秘密?戴着同样的伪装。”
“假如死亡只不过是声音,那会怎么样?”
“电噪音。”
“你一直听得见它。四周全是声音。多么可怕。”
“始终如一,白色的。”
他们试图交流来驱散死亡的恐惧,摆脱它的威胁,同时也是在通过不断的谈论“死”来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生”,从而来延长生命,拒绝死亡。
死亡如影随形。杰克与妻子芭比特每天都讨论谁会先死的问题。芭比特想先死,因为没有杰克的话,她会感到无法忍受的孤独和忧愁。而杰克也想先死,因为他已经习惯于芭比特的一切,因此没有她杰克会感到不完整和可怜。他们为此话题争论不休,直到深夜。此外,杰克经常从死亡的梦魇中惊醒,大汗淋漓,同时感到恐惧和痛苦不堪,却毫无防卫之力。
“有时候它掠过我。”她说,“有时候它一点儿一点儿渗入我的头脑。我试图对它说话:‘现在不要,死神。’”
“我躺在黑暗中看着钟。总是奇数。早晨1:37,早晨3: 59。”
“死亡都是奇数的,这是锡克人告诉我的——那个住在铁城的圣人。”
这种死亡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主人公的脑海中萦绕,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
死亡也困扰着四岁大的儿子怀尔德。他是他们长寿的保障,所以夫妇俩与怀尔德在一起才感觉良好。他们认为小孩子对死亡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也不会自觉地对死亡产生恐惧和悲哀之情。然而,这小小的孩子却毫无原因地不停哭泣了七个小时,怀尔德的哭泣是有节奏的,听上去像是“一种短促急迫的有旋律的表述”。当孩子终于停止哭泣时,全家人都以敬畏的眼光看着他。那么孩子这种毫无征兆、超乎常规的哭泣到底是要表述什么呢?这大概就是父母的精神状态对他造成的影响吧,那也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被死亡恐惧所困扰的杰克夫妇经常依靠怀尔德来寻求安慰。毫无疑问,他们无形中把这种恐惧转加到了小孩身上。然而,弱小的怀尔德更加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负担,他不会自我保护,却还要面对死亡的恐惧,因此他用哭泣来表达出整个家庭的情感状况和精神状态。
二、面对死亡恐惧的怪诞而滑稽反抗
《白噪音》在揭示人们死亡恐惧心理的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对死亡作出的种种反抗。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芭比特和杰克做出了种种滑稽而又怪诞的事情。
杰克试图从研究希特勒中壮大自己。他从事希特勒研究的动机十分清楚,抗拒死亡威胁,将希特勒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杰克眼里,希特勒是最大的杀人魔王,但另一方面他也象征着一种力量:对生和死有着最大的控制能力。杰克就是靠着他的希特勒事业,把希特勒当做心理上的避难所,希特勒不仅比生命伟大,甚至比死亡还要伟大。杰克固执地以为,躲在杀人魔王庞大的阴影下,就可以治愈对死亡的恐惧。耐人寻味的是,研究希特勒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成了杰克的独创,然而,虽然他的希特勒研究事业干得轰轰烈烈,他的死亡恐惧却依然存在,没有丝毫离他而去的迹象。杰克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使他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事情。他与同事默里进行的一次苏格拉底式的谈话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想一想,在正面对抗中杀死一个人,在理论上是何等振奋人心。如果他死了,你就不能杀他了。杀死他,就是获得生命的得分。你杀的人越多,你的得分就越多。”“它是控制死亡的一种方式,获得最终优势的一种方式。改变一下,当杀人者吧。让别的什么人去当死亡者。让他替代你,这在理论上名为交换角色。如果他死了,你就不会死了。他死,你活。瞧瞧多么奇妙的简单!”默里的杀人得分理论让杰克相信杀人也是抗拒死亡的一种方式,并且合情合理。这更坚定了他企图谋杀与妻子有奸情的格雷医师的想法,但他的真正目的还是得到“戴乐儿”——一种治愈死亡的药品。杰克认为,他可以通过暴力来驱除心中的恐惧恶魔,并通过别人的死而使自身免于死亡。不过,后来证明,他抗拒死亡这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并未实现。
芭比特企图像科学家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一样来分析死亡恐惧,妄想能找到对付这种恐惧的良策。然而,靠这样奇怪而又滑稽的方法来克服死亡恐惧,她的美梦是注定要破灭的。不过,她还是千方百计地想找到对付这种恐惧的良药。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给盲人老人读小报的时候,她无意中发现竟然有一种药物很有可能会消解对死亡的恐惧。于是,芭比特瞒着家人,不惜奉献自己的身体,向“格雷先生”获取还处于试验阶段旨在消除死亡恐惧的高科技产品“戴乐儿”。不过,后来证明,这种药不但不能消除恐惧,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引起大脑的部分损毁。而他们的儿子怀尔德则是毫无解决办法,只能直面死亡,感受死亡所带来的恐惧。
三、恐惧的原因解析
我们认为后现代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心理创伤。作为后工业社会的美国,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消费社会以最大限度攫取财富为目的,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消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根植于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人的生存实际需要、崇尚物欲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杰克一家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常常去超市购买一大堆商品,但并不关心是否真正需要这些物品,也不惜造成大量的浪费,只是试图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来慰藉精神和心理的创伤。因此,他们这种为消费而消费、超越需要的消费行为,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加剧了生态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的生存。杰克和芭比特虽然也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生理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他们精神上没有丝毫快乐可言。对物质的占有并未能给他们空虚的心灵以任何慰藉,也未能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相反,这种奢侈浪费之风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荒漠化,无所寄托,并为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深感忧虑,挥之不去的恐惧感也随之而来,让他们无所适从。杰克14岁大的儿子海因利希前额的头发开始往后秃了,杰克纳闷:“难道是他妈妈怀他时服用了某种渗透基因的药物?我在什么地方犯了错?难道我养育他长大的地方附近竟是我不知道的化学物倾倒场,有夹带工业废料的气流通过,可以引起头皮退化,造成灿烂的日落?”而杰克本人在毒气中仅暴露了两分半钟,就被告知死亡即刻来临,病菌在人体内的存活期是三十年。人类创造了高科技,同时也正承受着高科技造成的灾难,空气和水污染、自然环境的破坏使死亡随时会降临在某个人身上,这正是社会物质文明畸形发展造成的恶果。
大众媒体让人们直面恐惧和死亡。在消费主义的鼓噪下,人们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在生存的实际需要之中,更多的是生活在电视、广播的影响之下。电视本身作为一种媒体已经成为独立的商业企业,为了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电视公司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故意制作一些令人震惊的节目,如谋杀、暴力、灾难、犯罪、纵欲等。媒体制造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之间的界线已经消失,虚构与现实融合,媒体复制出来的虚拟现实甚至取代真实的现实。“毒气泄漏事件”发生后,没有一家当地媒体对恐怖事件作过现场报道,杰克由于曾暴露在毒雾中,早已被“模拟疏散”人员判了死刑,他的死亡恐惧比任何人都强烈,病菌已被植入体内,死亡是早晚的事。如果当初媒体能如实报道,大家能及时撤退,杰克也不会因此感染上病菌。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像毒丸一样入侵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死亡”信息的隐形传播者。德里罗曾在一次采访中讲道:“不仅仅是电视,整个大众传媒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到处都是死亡的信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受到媒体的影响和操纵,最终成为它的受害者。
宗教信仰的丧失后,人们无法摆脱恐惧也得不到安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近代理性精神的崛起,宗教在西方的影响逐渐减弱,最终导致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对宗教信仰的猛烈批判,使科学理性成为生活的主宰,成为唯我独尊的新上帝。然而,现代化的后遗症却是十分严重的,其中之一便是信仰的丧失。在人把科学视为工具的同时,科学也把人工具化了,使人的异化程度越来越深,这使得西方人在精神上更加惶恐不安、无所适从。人们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宗教即使没有消亡,也难以获得其往昔的地位。当今,就是在许多宗教国家中,宗教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而远离社会实际生活。《白噪音》揭示了物质财富掩盖下的后现代人的精神失落。在书中,就连修女也说神职人员根本不信上帝,只是假装信仰,否则世界也会崩溃灭亡。信教不过是作秀、安慰世人而已,我们都知道,宗教具有安慰人的功能,因此,它的衰微对人类精神生活而言并不是幸事。对待死亡问题,相信宗教的来生之说也许是最合乎心理卫生的。除了宗教信仰之外,解决死亡恐惧的问题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良策了,而后现代人对宗教信仰的丧失无疑加剧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结语
德里罗的《白噪音》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黑色的美国风情画,一个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一个后工业荒原世界。这个被异化了的物质世界现在正在反过来异化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既伤害他们的身体,又折磨他们的灵魂。人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死亡,感受着那种恐惧给他们带来的困扰。
《白噪音》就是作者对死亡思考的产物,实际上,噪音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出自人们心灵因为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不规则悸动,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心律不整”所发出的哀鸣与低泣。书中生动地表现了当代美国人对于死亡的意识,杰克夫妇只是大多数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对于生生死死的经历和反抗都展示了美国式的死亡。人类对于死亡的意识和关于自身生存的认识,贯穿于这本书中。虽然死亡恐惧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然而,这一恐惧却在生活于高度物质文明中的后现代人的心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
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超级市场的兴旺、媒体的传播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的破灭和内心的痛苦,造成人们精神的扭曲和社会的变态,人们普遍感到沮丧、厌倦、空虚、焦虑和孤独。人类是世界上最高的生命形式,所以我们拥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决定其他动物的生死,可我们也知道其他动物不知道的事实,那就是我们自己迟早都不免一死。我们在未来也许会,如果幸运的话,可以驾驭死亡,控制死亡,但是我们也许还是会像过去和现在这样,时时处处被死亡所控制,在它的阴影之下生存,所以当我们全力以赴地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警觉发展带来的隐患,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
[1]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DELILLO,DON.White Noise.New York Vi-king Penguin Inc.,1985.
[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MERVYN,ROTHSTEIN.A Novelist Faces His Themes on New Ground.In Conversations with Don DeLillo.Jackson: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2005.
[5]唐·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杨仁敬.美国后现代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朱 岚)
I106.4
A
1001-7836(2010)02-0112-03
2009-11-25
朱小妹(1984-),女,辽宁兴城人,英语系2007级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