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李晓黎
尚 琳,李晓黎
(1.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哈尔滨150050;2.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1)
模因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尚 琳1,李晓黎2
(1.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哈尔滨150050;2.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将模因论引入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根据翻译模因自身的特点,教师应采取有利于翻译模因传播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背诵、模仿等传统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翻译习惯。
模因论;高职英语;翻译
一、什么是模因
模因(meme)一词究其根源,源于生物学,是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年所著《自私的基因》中首创并用来指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它是以希腊语词mimeme(模仿)为词源,同时仿照gene(基因)的拼写而来。模因也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通过复制而生存,通过模仿而传播。它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由一个人传输给另一个人[1]。携带模因的人叫做宿主。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携带不同语言模因的人即不同语言的人之间是否能有良好的沟通,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蕴的理解,但首先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因此跨文化模因的传播需借助翻译[2]。在翻译时要使对异域文化不甚了解的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获得美感享受,就必须对原作进行细致的翻译,这就使得翻译变成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不同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个人翻译水平不同,其译作也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面貌。为了使译作最优化,就要求在翻译时译者要把模因论应用在其中。因此在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时,模因论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翻译与模因论的联系
最早把翻译与模因论联系在一起的翻译关系理论家是芬兰学者切斯特曼。他把在翻译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翻译的概念或观点以及翻译理论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如一些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3]。在现实世界里,如果一个文化单位得到了传播,它就成了模因。同样,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当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得到传播,它就成了翻译模因,即通过翻译得到传播的文化模因。因此,模因是文化翻译的基本单位,模因的内在运行机制则决定了翻译的具体操作。翻译模因的进化发展是动态的,具有历史的敏锐性。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一翻译模因处于支配地位时,这一模因就演化成了该时期的规范,而其他模因则处于被压制的弱势地位。遵循规范的翻译则被视为正统,而违反这一规范的翻译则被视为错误,或根本就不被认为是翻译。因此,翻译模因是历史的产物[4]。
三、如何将模因论应用到翻译教学中
在外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翻译理论或翻译史的教学。翻译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翻译模因进化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懂得任何翻译模因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受一定社会文化制约的。切斯特曼把翻译理论史分为八个阶段,其实这八个阶段恰恰是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必经阶段。因此,翻译教学就可以参照这种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5]。
1.词汇阶段(words)。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翻译的起始阶段。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很多学生会自然而然地采用词对词的翻译方法。此时教师不能劝阻学生过分注重词汇翻译,担心学生在词汇翻译层面停滞不前,而希望学生尽快进入下一个阶段。要知道,这是初学者必须经过的阶段,也是学生打基础的必要阶段。我们只能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的特征,做好教学工作。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围绕词汇进行翻译教学,适当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词汇翻译能力。
2.“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即全方位忠实于源语文本的阶段。此处借用“神谕”二字是要表明要将源语文本当成《圣经》一般看待,但并非指其神圣性,而是强调语法形式和直译。一般来说,学生如能句句忠实于原文,则可将其翻译水平划分在这一阶段。对教师而言,这种翻译法毫无新意可言。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废除之前在上中学时字字对译、句句对译的传统直译的习惯,但这也是学生整个发展过程的必要一环。
3.修辞学阶段(Rhetoric)。忠实转向译入语读者,强调译文流畅。此时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译文文体生动自然、表达灵活多变上,可要求学生针对目标语进行写作训练。尤其是将母语译成外语时,更要强化对目标语驾驭能力的训练。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向学生传授有关文体学、修辞学等理论概念。
4.“逻各斯”阶段(Logos)。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和语言的塑造力享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阶段主要强调语言的创造力和文学翻译。但在对高职学生实际教学时,这一阶段是较难跨越的一个障碍。对于高职教学而言,因学生自身条件以及教学的时数、难度和深度的限制,其后的四个阶段,基本不会有机会涉及,但笔者也将其简要列出,以保证切斯特曼翻译理论史的完整性。它们分别是:
5.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注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主要强调语言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应涉及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
6.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强调信息的功能和语用等方面。交际阶段不再只关注文本本身,而且关注情景。教学内容可涉及交际理论,如Grice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一般语用学理论(礼貌原则、关联理论、顺应理论等),强调译文的可读性。
7.目标语阶段(Target)。关注译本在译入语中的功能,或遵守规范,或违反规范。侧重于目标语的文化层面。
8.认知阶段(Cognition)。探究译者作出翻译决策的认知机制。主要关注译者大脑这一黑匣子,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
在高职翻译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循序渐进的能力发展规律,起初要刻意培养学生识别各种翻译模因的自我意识。教师要针对各种翻译模因有计划、有步骤地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翻译训练,并要求其翻译行为明确地受到意识的监控,我们把学生的这一阶段定义为初学阶段。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在这一阶段过去一些废弃的、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要重新审视,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例如,死记硬背这种经常遭到广大学生及学者质疑的教学方法不但不应放弃,而且还应大力提倡,特别是单词及短语的背诵。只有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单词、短语甚至句式,学生才能较快地迈过词汇阶段(words)和“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
之后学生就要进入修辞学阶段(Rhetoric)了,对高职学生而言此时是翻译教学的中高级阶段。此时除了背诵,我们从模因论里还能总结出模仿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积极意义。此时的模仿首先是对存在于大脑之中的已经背诵过的内容的一个替换练习,这种替换练习是模因集合的重组。有一些模因保存着内容,以不同形式出现;而另一些模因则根据相同的形式放进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因此,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也启发我们应如何学习语言:既要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去套用不同的内容。随着翻译专业技能的发展,学生识别相关的情景特征的能力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的能力逐渐趋于自动化,最终成为一种直觉,各种翻译模因就内化为学生翻译能力的一部分。
考虑到高职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实际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句子、段落及应用文的翻译,因此以背诵和模仿为基本手段的翻译教学已能满足并符合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需求。此外模因的成因要求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要重视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输入。这是因为根据模因论,语言模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语言信息具有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和权威性。语言模因的存亡则取决于它的语用功能。高职教育与社会生活和学生今后的职业紧密相连,与语言模因同样具有实用、合理、时尚等特点[5]。高职英语教学的原则明确要求以实用为主,翻译教学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教师在给学生选择翻译材料时,要选择那些实用的,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种翻译材料,能够及时反映当今社会潮流或切合大众需求,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有效的语言输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还可以加强文化教学的比重,使学生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传统、法律及制度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同时当学生的翻译能力已超越前面所述的两个基本阶段,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时,不会因人文知识的匮乏而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
尽管目前我国对模因论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但是模因论已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6]。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外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真正使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1]Dawkins,Richard.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郭建红.从模因论的视角看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2009,(6).
[3]Chesterman,Andrew.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4]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5]郝勇.基于语言模因的高职英语教学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9,(15).
[6]吴燕琼.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Application of Memetic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HANG Lin1,LI Xiao-li2
(1.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Harbin 150050,China; 2.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Harbin 150081,China)
Based on Darwin'theory of evolution,memetics is a new-born theory with regard to interpreting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s.It is a brand new endeavor to introduce memetics to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In the course of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adopt teaching methods conductive to the spread of translation memetics according to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memetics,such as reciting,imitation,the two traditional methods.In this way,students'translation ability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good translation habit will be developed as well.
memetics;English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translation
H315.9
A
1001-7836(2010)02-0164-03
(责任编辑:刘东旭)
2009-12-21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模因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11525037)
尚琳(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英国文学及外语教学研究;李晓黎(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