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要从源头抓起
2010-08-15许月燕
许月燕
(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86)
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要从源头抓起
许月燕
(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86)
新兴的小教本科的职责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小学阶段师资,但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毕业生专业情意缺失,教育理念陈旧,知识底蕴不足,教学技能短腿,文本解读随意,认识学生不足,应变能力欠缺。这些无疑会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对小学语文学科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人文精神培养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要想在小学真正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全面提升小教本科生的质量。
情意;底蕴;研读;参与
高等教育小教本科,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规格小学教师的重任。作为新兴的本科专业,小教本科在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但升本带来的诸多客观因素的变化使得小教本科毕业生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通过对前两届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毕业生个人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小教本科毕业生与中师生相比质量滑坡严重,有很多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具体表现为:
一、专业情谊缺失
由于升本后人们对小教专业缺乏了解和认识,所以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一、二志愿的录取率仅为10%,其余均为调剂生。学生入学后,通过入学教育了解了自己将来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心理落差很大,认为大学毕业教小学是大材小用。再加上入学前两年学习的都是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学生无法了解这些知识将来如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渐渐意志消沉,缺乏学习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等毕业后加入教师队伍,也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缺乏职业的认同感,更难有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从哈尔滨市各小学对近几年小教本科生的反馈情况看,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抗挫折能力,缺少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对孩子没有爱心、耐心,不懂得宽容鼓励,很难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亲密关系,严重的表现为对学生的轻视、漠视,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小教本科生专业情意的欠缺其实是一种人格的缺失,而教师自身人格上的缺陷,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伤害将是致命的。人们常说教育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说这是人们对教育、教师的赞美,还不如说是对教育、教师的期待,要获得这种赞美,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到所有的教师都尊重教育,都把教师这一称谓看得比生命还要神圣,这样别人才能对教育、对教师肃然起敬。教师职业的高贵不是这一职业本身拥有的专利,是具有高尚人格、专业水准的教师群体为这一职业赢得的赞誉。爱孩子是教师人格大厦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把师爱等同于母爱似乎有些矫情,但正如罗素所言:“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1]因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育的力量就是教师爱的力量。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爱孩子,就不可能达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那么一切教育手段的效果都将受到影响。
二、教育理念陈旧
由于生源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很难跟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对课堂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问题,他们虽然接受了新理念的新名词,但却很难真正接受并实现新理念带来的变化。从课堂教学来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更不考虑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如果安排了探究、讨论等环节,目的不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只是为了教学环节不单一。而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表演、游戏等,根本不考虑是不是需要,要达到、能达到什么效果,只是为了课堂热闹、好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缺少必要的设计,不是从网上当一个,课上随便用一用,就是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课文、例题做成课件,以求自己上课方便,对解决教学重难点不起任何作用,也不能增加课堂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特别是有的教师因使用了课件而忽略了板书,反倒使学生课后抓不住头绪。至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光靠老师在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动员家长配合,家长课外要给孩子找补习班。家庭作业更是必不可少,因为课时紧张,必须通过布置家庭作业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在教育学生方面,大部分小教本科生的观念是对小孩子不能笑,不能宽容,要严厉;对孩子笑,小孩子就不怕老师了,以后就没法管了。所以,他们的认识是,老师要对孩子板着脸,必要时可以采取惩罚措施,比如罚站、写说明书,找家长。而找家长,就是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推给家长,让家长管教自己的孩子。
课上课下的这些做法,我们可以理解为观念陈旧,理念需要更新,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不负责任,不想负责任,不敢负责任。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怎么可能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
三、知识底蕴不足
扩招降低了大学的门槛,给更多人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但扩招无法改变教育体制,高考指挥棒下制约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迫使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成为急功近利的“近视眼”,人们关注的只是高考这一锤子买卖是否成功,根本不考虑人终生发展的需求。学生为了在一次次博弈中胜出,心无旁骛,目不斜视,考什么学什么,既无可奈何又乐此不疲。一个人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大量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主阅读,远离与人类精神智慧的对话;如果缺少以兴趣为前提的广泛的知识涉猎,放弃一切考试用不着的知识,其结果必定是心灵的苍白,精神的残缺,再加上知识容量的不足和知识结构的支离破碎,这些人进入小教本科学习会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校长这样说:“真正的好孩子没有到小学做老师的。”这“好孩子”不是对人品的评判,而是对学识的认定。一些小学、初中、高中连教科书都学不好学不精的人进了小教本科专业学习,所以他们写错字写病句不可避免;他们认为工人和农民工外延交叉就是农民工,不理解宇宙的外延只有一个不足为怪;大一刚学的汉语知识到大二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连他们自己都认为理所应当。最优秀的人应当成为教师,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至少在当下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整个社会的评价机制不改变的话。现实是严酷的,这样的小教本科生,无论是读书时进行教学设计训练还是毕业后从事教学活动只能走捷径——从现成的教案和互联网上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不辨真伪东抄西抄。课前不认真是态度有问题,课上不认真是能力问题,不是不想认真,是不敢认真,因为底气不足。所以,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回答五花八门老师一概认为都对,因为他无法判断孰对孰错;要不就是你说什么我都不予理睬,学生说完就算完事,我根本不作评判,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认识的混乱和判断能力的缺失,是非难辨,真假不分,后果是很可怕的。
四、教学技能短腿
虽然在小教本科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方式上我们秉承了中师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学生教学技能(朗读、说话、口头作文、三笔字、CAI课件制作)的训练,但由于生源质量差,学生专业认同度低,所以本科生的教学技能与中师生相比相差很大;还有些小学反映很多本科生缺乏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语言沟通能力,书写方面不但达不到工整、美观,而且不规范,书写速度很慢,有的还经常出现笔顺错误,更有甚者经常出现错别字。而小学教师的书写、口语表达、朗读等不仅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要给学生进行示范,所以范读、指导书写应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低能势必影响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的水平。小教本科生经过在校期间的朗读训练,能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不到30%,还有10%连准确流利都达不到。
再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就更多了。其一,语音不标准,语调平淡,语言节奏感差,缺乏激情与活力,课堂死气沉沉,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教学语言不规范,布置学习任务表述不清,学生不清楚老师要求自己做什么,只好装模作样地读一读、写一写,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课堂提问不是缺乏启发性,就是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问的是什么,学生搞不懂自己要思考什么,站起来只能随便乱说,结果反被老师批评,以后逐渐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其三,课堂评价语言单一,学生表现好,就用“很好”、“真棒”来表扬,学生表现不好,就直截了当地否定或干脆让其坐下听别人说,不是给予安慰和鼓励。久而久之,表现好的对表扬麻木了,表现差的不想丢面子,课堂真就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长此以往,何谈学生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人文精神培养岂不成了空谈?
五、解读教材随意
小教本科生学习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也经历了学科教学论、微格教学等的训练,但由于前面提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领悟驾驭教材的能力依然不高,可以说很差,经常出现误读。无论是进行课堂教学模拟训练,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借助教学参考书、教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很少,有的脱离教参自己根本无从下手。就语文学科来说,不能理解文本的人文内涵,对文本的优美之处缺少基本的鉴赏能力,确立教学重难点时不得要领,每个学生如此,对每个文本都如此。对于文本解读的能力,本科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读什么课文,读每篇课文感觉都一样,就是没感觉。问题确实很严重。此外,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特点缺乏基本的了解,再加上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一旦走上教师岗位,短时间内很难适应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语文课,很容易被老师生拉硬拽进一些不着边际的人文精神,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教育课,到最后,学生的思想品德没有什么提高,对语文课的兴趣却一点点消失,最后连自由阅读的乐趣也丧失了,这是语文课的悲哀,也是对学生精神的伤害。
六、认识学生不足
现在的小教本科生独生子女很多,再加上他们高中毕业才进入这个专业学习,离开小学的时间比中师生长,所以对小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就很少。而当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心理等和小教本科生读小学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了解这些变化,就等于盲目踏进了一条不知深浅的河流,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速度、安全都要受到考验。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本科生根本无意去了解河水的深浅。实习、见习中他们很少主动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的虽与学生交流,也没有明确的目的,而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对教育对象的不了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选择教学方式的盲目、教育手段的随意,最终,或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或适得其反。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为增加课堂的情趣,教师会设计一些表演之类的教学环节,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对此根本不入境,不动情,根本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还是老师自以为孩子小,理解能力差,需要通过活动帮助其理解语言文字。其实不然,恰恰是由于老师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措施,才造成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偏低。
七、应变能力欠缺
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限于课堂、书本,网络、电视等都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信息的自由便捷的途径。21世纪的小学生,知识占有量大,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特别是新课改以后,课标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如此一来,在课堂教学中就难免出现一些教师不愿意看到的场面。比如,有这样的例子:学习《守株待兔》一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兔子为什么仓皇逃窜?”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因为他和他老婆打架,他打不过,只好赶快逃跑。”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再比如,学习生字“便”,学生组词“大便”,学生爆笑不止。遇到这种情况,新教师往往由于紧张和缺乏经验一时无法处理,只好听之任之。其结果是在今后的课堂上会有学生模仿这样的行为故作惊人之语,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当然,课堂中的危机远不止这两种,像老师因口误或因自身知识结构等问题出现的错误,师生对话中对学生的表述不加辨别听之任之,对同学提出的疑问无法当场解答或解答错误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刻考验着每个教师,自然也影响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果孩子对教师没有尊敬,没有崇拜,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小教本科毕业生尽管在教育教学理论层面比中师生要深厚,但在专业情意、教育理念、教学技能、知识结构、知识底蕴等诸多层面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而这些缺失无疑会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对小学语文学科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人文精神培养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要想在小学真正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全面提升小教本科生的质量。
[1][英]罗素.罗素论幸福人生[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2007:134.
Cultivating the Elementary Students'Humane Spirit from the Source
XU Yue-yan
(Harbin Institute Science of education Institute,Harbin 150086,China)
The duty of the newly emerging major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eaching personnel for basic education,but many factors lead to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s'missing of professional affection,outdated educational concepts,lack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kills,low reading ability,insufficient recognition of students and poor adaptability which will undoubtedly mak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primary education,especially for Chinese teaching.Nowadays,the cultivation of humane spirit is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In order to truly achieve human spirit education,we must start from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s.
feeling;details;study;participation
G621
A
1001-7836(2010)02-0033-03
(责任编辑:孙大力)
2009-12-17
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HLJ007)
许月燕(1964-),女,山东蓬莱人,系主任,副教授,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