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课堂的提问
2010-08-15福州第十九中学
福州第十九中学 范 晔
课堂“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认为,“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话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之一”[1]。这里的教学对话,是指师生之间课堂内的问与答,关键在于教师的问,只有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以问促答,以问促问,引导学生思维活起来,才有利于展开多重互动的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3]。这一问,既要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训练等要求,又要基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还应具有相应的难度,才能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思维快速进入竞技状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1 把握提问难易度,激发思考积极性
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开动大脑思考后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我曾在总结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写雪,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同学们一头雾水而兴味索然,我只好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充当“看客”。课后,我反复思考,并向学生了解情况,原来“描写手法”是初中学生陌生的学术词汇,因不理解而答不出来。究竟该怎样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呢?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课文《观舞记》,对于舞蹈的精湛描绘最为突出,于是,我引导学生们鉴赏,将“学习作者如何将视觉形象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列为教学重点。我试讲时这样提问:“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角度描写‘飞动的美’”?课堂内一片寂静,学生们的表情明白地告诉我“美的飞动”,太抽象了。
于是,我修改了提问思路,先引导学生浅入思考:若自己是作者,描写一段舞蹈,会写些什么呢?有的说:服装、表情、动作;有的说:从灯光效果、舞台布置……这个问题打开了尴尬的局面。接着,我回到课文中,让学生们在书中找出具体描写的语段,并再次提问:课文从那些方面和角度描写舞蹈的美,从而理解“飞动的美”的含义。这时,学生们思维活跃起来了,发言很热烈。比起试讲时,提问从易到难,语义明确,提高了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增强对文本内容理解、鉴赏的能力。
可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问应掌握难易度,太深,超出认知水平,学生无可适从;过浅则太易,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只有在学生易于感知的范围内,通过提问,提供思维的方向,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设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提问,轻松掌握难点
有的课文思想性比较强,学生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是难点,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其内涵。所以在预设提问时,不要急于直接提问:该文中心思想是什么?而应先铺设若干相对容易的小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步步引导。
七年级第一学期《散步》教学时,我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从家庭散步这件小事,以及家人处理分歧的态度上,来理解文章表达“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而再深一步理解中年人的重大社会责任感呢?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连环的小问题:
(1)课文刻画“我背母亲、妻背儿子”的动作词语有哪些?这些描写体现出什么?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文中“慢慢的、稳稳的”两个词语,也理解“我和妻子”的谨慎小心,感性地了解“谨慎”所表达的关爱之情。
(2)“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是母亲和儿子,为什么说这两个人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回答“因为觉得重要”。我又追问到:既然“我”的母亲和儿子很重要,那么平时应该怎么做呢?文章教给我们什么呢?
同时,我出示一个简单的板书:
家庭:母亲——我与妻子——儿子 (含义)体会尊老爱幼。
国家:老年——中年——幼年 (含义)理解社会责任感。
从板书中,学生们显然可以看出:“我和妻子代表的是中年一代,儿子和母亲各代表幼年一代与老年一代”。对于国家民族来说,中年一代正是社会的主力军,既要肩负赡养老年的责任,又有哺育幼年的义务,所以担子不轻,从中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中“尊老爱幼”的主题,并逐步升华为“我”是家中的中流砥柱,再放大到“我”代表的中年一代是整个国家的中流砥柱。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指的母亲与儿子“加起来是整个世界”。我举了课外的例子:“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在欧洲阿拉曼墓地最著名的墓志铭这样写到:‘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表明儿子是母亲精神的全部寄托。”然后回到课文中,提问:为什么本文中突出强调‘我和妻子’对母亲、儿子如此的谨慎、小心,生怕有丝毫的闪失?学生们经过思考明白了:这意味着不能失去,因此更显出责任的重大。随着课堂提问的先铺后垫,一个个被分解的小问题慢慢解决,文章的中心思想便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从这个教学案例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中如何清晰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一个难点,为了避免提问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零散,备课提问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围绕文本主题层层深入设计提问,引发学生不断质疑—解答—再质疑—再解答,让学生在逻辑思维下循序渐进,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攻克课文难点。
3 围绕课文重点,设计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智力的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4]。”遵循这一思维特点,教师设计提问时,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拓宽学生视野,拓展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凡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等内容均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触点”,抓住“触点”进行设问,可大大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兴奋点,达到以问促问,引导学生主动释难解惑,掌握课本的重点。
在《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中,人物描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设你是剧组中的摄像,如何运用你手上的摄像机,拍摄最崇拜人物的特写,展现他们的坚强性格?学生很认真地去研究课文,找出对贝多芬性格细节描写的内容作为参考回答,大大加深了对文本的重点内容的理解。教《桃花源记》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若你是记者,去探访桃花源里的人,或者无意间遇到了这个世外桃源的武陵捕鱼人,他们会对你说什么呢?这一问,大大激起学生身临其境的兴趣,思路打开后,想象力呈现出异常的丰富。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时,我让学生们扮演文章中的人物,模拟课文中的情境,要求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表演,将各个人物的个性展现出来。学生们为了表演的形神兼备,除了钻研课文,还提出很多的“为什么”表达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对于深刻理解文本中的外在形象与人物性格的刻画,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罗森布拉特说:“……教师的任务就是促使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或更确切地说,是引导具体阅读者对作品产生交流”[5]。摄像、记者、演员……可以说这些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人物,学生们向往的生活经历。教学中这样的设问,一方面能拉近文本与学生阅读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课本中的知识并非冷冰冰的不可亲近,而是活生生的;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使思维处于发散性的积极状态,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探究拓展,能力得以形成。
4 结语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6]。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着文本重点和难点设置有效的问题,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会使得教与学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因此,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进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主要方式。
追本溯源, 我国古代万师之表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共同得出结论。所以“真正的教学对话的试金石是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自由表达其疑问与见解”[7]。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思维能力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提升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难易有度、松弛有法地提问,才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从而使知识转化为智力。当然,有些教师认为教无定法,若达到这一水平,语文教学定能够成为学生思维潜沉畅游的海洋,成为学生精神自由放飞的天空。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国经济网.神秘的原子和核能量EB/OL].http://www.ce.cn,2004-09-21.
[3]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4][瑞士]皮亚杰.高如峰,陈丽霞,译.儿童智力的起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5]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6]吕扬伟.浅谈科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网络科技时代,2007,(12):31-31.
[7]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