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农”工作的舆论支撑作用——浅谈如何做好《福建科技报·三农周刊》的报道
2010-08-15福建科技报社邹光盛
福建科技报社 邹光盛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到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再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无不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福建科技报·三农周刊》作为报刊媒体,应该勇担责任,调整报道思路、报道模式和报道视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
1 牢牢把握好舆论导向
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新农村的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新闻宣传必须围绕这一大局,按照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报道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重大意义、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实际,把握规律性、体现创新性、富有时代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舆论支持、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福建科技报·三农周刊》在报道新农村建设时,没有简单地“以农道农”,也没有以过去报道“新村”的模式来报道新农村建设,而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新农村的报道,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报道对象,去伪存真,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充分宣传报道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效。《福建科技报·三农周刊》始终要求报社采编人员,既要把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的要求和方针政策宣传出去,又要把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实践的现状、他们的真实意见表达出来。通过新闻舆论,引导各地关注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新闻宣传机构全面地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更有利于决策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新农村建设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
2 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报道的主要受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型农民的标准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明确了这一点,报道才能做到主体突出、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做到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依靠农民、发动农民、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最终落在使农民得实惠上[1]。
在新农村报道中,记者心中必须有农民的位置,深刻领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农民不仅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中的决定性因素。新闻报道必须突出农民在这一伟大工程中的主体作用。《福建科技报·三农周刊》坚持以普及文化、科学知识为切入点,培养高素质农民;以推广实用技术为切入点,增加农民收入;以介绍经营知识为切入点,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以宣传法律法规为切入点,提高民主意识 ;以宣传生态农业为切入点,促进村容整洁;以推介先进典型为切入点,带动农村富裕。如报社开辟《种养致富专刊》主要介绍了常规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如粮食生产中播种、撒秧、施肥、猪、羊、鸡、鸭等农畜禽的喂养、防病技术。这些技术是农民能用得着、易见实效的技术,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的安全稳定。同时,专栏里面还大力推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帮助农民依靠现代农业新技术增加收入。又如《生态农村》专版主要是围绕中央、省委提出的生态文明的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环境质量相对较差,部分农村存在农药化肥污染、村落污水横流等状况而开辟的专版。报道主要以宣传生态农村为切入点,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等节肥技术,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减少农村生活废弃物、畜禽粪便的污染,改善农村卫生状况等。
3 选准农民关切的话题
做好新农村建设报道,必须要选准“三农”问题关键点——农民关切的话题。如农民增收问题、土地问题、农村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等等都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关系自身的切身利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由于农产品具有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单纯靠增加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要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流动出来的劳动力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另一方面使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扩大经营规模,农民的人均收入才可以长期持续增长。因此,要重视种植结构、品种结构、经济结构、区域布局的调整报道,引导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经营者,推进农业向组织化发展,才能使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变。
引导农民树立科技增收观念,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我们“三农”报道的主线。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的权益、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我们一定要通过报道好党中央政策,给广大农民以“定心丸”。要正确对待土地流转问题。在当今工业化和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农民离开土地甚至离开农村,因此,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有利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标准化,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对违法乱占乱征农民耕地的,要从正反两面给予深入报道,并且旗帜鲜明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2]。
4 多让农民说话
新农村建什么,怎么建,农民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记者将笔触、话筒、镜头伸向农民,了解农民的期盼、愿望,倾听农民心底的呼声。让农民说话,说农民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报道才有乡村风味、泥土气息。切忌存在着“唯上”的倾向, “首脑”的宏论多,农民的声音少;成功经验多,基层观点少。
报道的语言应该平实、朴素,通俗易懂,多用农民的乡俗俚语[3]。如《福建科技报·三农周刊》在《消灭荒山创“林改”》中,引用农民的语言“火烧山是‘老头放火(开荒用火),干部打火,农民观火,领导恼火’。林农说得好:‘种树像种菜,谁种谁砍卖,耕山胜种田,营林能发财。’”在《情注老区谋发展》中,群众高兴地说:“‘五通’是个德政工程,让老区人民的心与上级干部融通了,让老区的经济与外面的大市场沟通了!”在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典型经验,也必须多用平民语言,要避免使用太过华丽的词藻,让农民能够体会到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就在自己身边,能够切身感受到典型的激励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同样是长期的、复杂的。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道,还要十分注意报道的方式方法。新农村建设报道有别于以往的“三农”报道,必须跳出传统“三农”报道的单一思维,用新的视角审视新农村建设,找准角度,找准切入点,让新闻呈现出时代性和贴近性。
[1] 桂运东.新农村建设报道如何破题[J].今传媒,2006,(6X):49-50.
[2] 徐建堂.选准关键点,提高“三农”报道质量[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6890/4509944.html.
[3] 董秀芳.新农村建设报道:让主角说话[J].视听界,2007,(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