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2010-08-15杨成乐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传统

杨成乐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它植根于民族群体的土壤,折射社会群体的特征。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塑造了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肯定。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意识形态正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挡箭牌”。因此,在历史中寻找现实的脉络,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化的合理因素,利用文化的传承性建构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就显得尤有迫切。

一、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西方国家凭借在全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排除异己,视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歪理邪说”,利用全球化带给它们的机遇,采取各种方式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渗透和颠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成效,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任务紧迫。

(一)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转型导致部分国民信仰的扭曲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它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形式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面对社会变革、全球化的大背景,部分人凭借优惠政策,抓住机遇,运用手中掌握的社会资源或先进科技借助转型初期体制的不完善或政策的短缺,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社会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作为优势群体的伴生物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经济上逐渐被边缘化,加之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蔓延,致使人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担心与日俱增,同时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伴随着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渗透和蔓延,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也破门而入,在我国已深深影响了部分人,他们开始迷恋西方价值思维。这使得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社会共识、文化认同的缺失,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将会消解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严重威胁民族的核心价值的认同。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殊死争夺

资产阶级为巩固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竭力压制进步思潮,消灭各种“异端邪说”,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为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进行标榜、辩护,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百般诬蔑,同时利用现代先进传媒技术传播西方的价值观,企图以技术合作、物质援助和意识形态说教等手段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正如尼克松在《真正的战争》中所说:“他们需要我们的技术,需要同我们做生意。他们无法阻挡我们的无线电广播。他们无法同世界完全隔离。当他们打开门,取他们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应当把尽可能多的真理送过去。”[1](P383)同时,不断以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理念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鼓吹西方民主政治、三权分立。挑唆鼓动社会主义国家一些自由主义分子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制造背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污染。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不断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围堵社会主义国家,指责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问题上“违反”人权,向中国政府施压。企图迫使中国放弃马克思理论,归顺西方的“自由主义”。近些年我国经过改革取得了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性在中国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在我国得到巩固,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交往的扩大而向外辐射。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致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理论产生种种质疑。总体而言,社会主义力量还较薄弱,要赢得绝对优势还需要很长时期,两种意识形态将长期斗争,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实力的增长,这种斗争会越来越激烈。

(三)利用传统文化构建意识形态的根基遭到破坏

中国传统文化在伦理上以道德为重,在生活上主张节俭,在人与人之间提倡相互帮助,以和为贵,在思想上注重“公平、公正,天下为公”,集体主义意识浓厚。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流入我国,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和道德观念对广大的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它们通过输入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电影、电视、书籍等文化商品,使广大消费者不自觉地接受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西方国家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大肆宣扬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企图将我们青年一代的人生观引向时尚化、自由化,日趋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产生隔膜,使青年一代日益对本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观发生怀疑和动摇,最终导致思想意识的西方化。[2]从某种程度上讲,西方食品、音像、服饰等产品大量占据中国市场,而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在中国开放之后,西方文化加速“西化”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文化现象或政治现象,这使中国本土文化日益丧失,逐渐卷入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困境中。因此,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如何利用传统文化的所积淀的共同心理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民族凝聚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理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汉语受到西方语言文字的侵蚀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倘若一个民族语言文字消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独立性已完全丧失。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进,但决不能抛弃,不能以另一种语言文字来替代,否则,使一个民族将丧失自己的文化传统,使民族文化难以传载。英语作为社会交往的公共语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对外交流的频繁,英语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英文品牌、英文商标、英文杂志等随处可见,“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曲奇”、“巧克力”等在当今社会普遍流行,几乎童叟皆知。在英语全球霸权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人在广告、标语、店铺、包装说明书等社会用语中开始赶时髦,放弃中文、选用英语。同时,我国正掀起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浪。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小孩到老人,英语教育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许多国人对此痴迷,导致部分人盲目崇拜,把说英语当作一种时尚、潮流。如果这种语言学习,在社会上造成遗忘母语、遗忘自己的民族身份的后果,这种语言将成为威胁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法农曾指出,“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割断一个人与母语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使他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断绝了联系。”[3](P157)长期盲目的学习一种外语,尤其是日常使用的国际交流公共语言,可能致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使他们很可能在对本民族文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被他国文化所“俘虏”。

二、传统文化在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

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既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物质经济关系,也不能与该社会的文化传统脱节。文化传统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提供心理支撑,这种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抗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体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国家制度等方面的根本差异和国家利益的本源性冲突,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武装颠覆和和平演变,尤其是在中国实行开放以后,借助中国社会转型的机遇,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把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推向中国,企图尽快攻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防线,占领中国的思想文化阵地,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如果我们不对此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势必落入西方文化的陷阱,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俘虏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除了在策略上抵制和防范西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外,关键是构筑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从我们自身传统文化上挖掘认同感,利用本土文化建立起巩固的意识形态防线,抵御和抗衡资本主义社会的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深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公平、天下为公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等就一脉相承。如果在现代社会,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主体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势必受到影响。我们必须本土文化出发,构建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主流文化价值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中去,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抗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保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渊源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决定了社会个体的语言、心理、思维等结构,进而决定了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并潜移默化地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功能。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陶冶了人民大众共同的思想认同和社会心理,使他们的道德评判标准趋于一致,文化认同感深厚。“儒家学派将天、地、人合为一体,把三者视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以三者的和谐统一为基础,以不破坏整体协调为特征的传统思维定式。道家学派则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事与天道协调的基础上,追求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表述了整体为上的群体意识”。[4]太平天国时期就提出“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饭同食,天下同胞皆兄弟”的等贵贱,均贫富思想,这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实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有着共同之处。“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先忧天下,而已后乐”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集体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所崇尚的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异曲同工。以上事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培养了人们一种以他人为重、以集体为怀的高尚情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从中国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形成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价值理论,使社会大众形成自觉的防范意识。

(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和整合意识形态的作用

任何一种新的价值理论,无论是产生于本土,还是来源于外在,都只能在这个国家既有的传统文化上加以阐释和升华,才能生根发芽。某种意识形态总是一方面反映现实世界的物质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则往往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物质经济关系的思想观念。[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由此,它必须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才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形成具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功能,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惯性,为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过去历史时代的思想烙印。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是化解当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而且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民族的文化彼此碰撞、相互交融,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不可能不夹带意识形态的灌输。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民族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直接决定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巩固程度。民族价值体系的认同说到底是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共同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是数百年甚至几千年长期积淀的结果。民族文化认同程度是民族凝聚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已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核心文化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主体,它能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理的理论诠释和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并且通过对社会成员的进行教化塑造,对巩固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种价值理论的民族认同感越强,它就越安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底蕴与铺垫,文化传统以其特有的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判断,我们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一)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导国民的价值趋向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旗帜和灵魂。如果动摇了它的指导地位,就会因失去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5]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球各种思想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我们正面对着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以及资本主义强势文化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文化前进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即要注重它的理论性又要注重它的实践性、群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植根于民族土壤,主流意识形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中去,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提供核心价值观念,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在本土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马克思主义能否真正得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同,不仅取决于其科学的理论内容,是否具有“中国性格”和“中国特色”也至关重要。[6]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作用,就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由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它植根于民族群体的土壤,反映民族群体的本质,折射民族群体的特征,与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相一致,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中国人处世、行世、立世的行为习惯。当代,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我们需要整和传统文化,用民族文化去解读马克思主义,深化对现实社会各个阶层的认识,培育民族情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灌输到群众的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它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体现时代精神的意识形态当中,并为中国人民普遍接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体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理论,他们都立足中国现实,深深植入中国民众的心中,为中国民众乐于接受。

(三)以传统民本思想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则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还主张“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尽心下》中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强调爱民、忧民、取信于民。中国共产党发扬了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三个代表”作为判断党的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向导。人民在决定是否接受某种意识形态时总是看这种意识形态能否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和愿望,能否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改善,是普通民众最直接的利益,也是民众对这种制度认可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国家在快速提高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特有的利益平衡机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平、公正的权威性分配,实现改革与建设成果为人民共享,赢得民心民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大超越了资本主义少数人占有财富,剥削多数人境况,使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在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的汉字、儒学、文化典籍、和文艺作品得到东、西方国家的广泛的传播。随着全球化的扩展,人们几乎无法躲避大众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正如阿多诺所说,“所有的人从一开始起,在工作时,在休息时,只要他还进行呼吸,他就离不开这些产品,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能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接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8](P118)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通过传媒、娱乐、广播等大众文化渠道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向世界各地,以图占领世界文化阵地,达到巩固自己同化别人的目的。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对东、西方文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许多传统影响至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优势、媒体优势,巩固和扩大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宣传,用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对全球文化的压制和垄断,消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宣传中国文化,使中国的先进文化走出去,发挥中国文化的辐射功能,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广泛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和接受。在承认和维护世界文化差异性、多样性的同时又巩固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这不仅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也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

[1][美]理查德·尼克松.真正的战争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2]江传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J].理论探索,2007,(2):38.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詹小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J].求索,2004,(5):89-90.

[5]孟浩明.关于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49.

[6]刘宝村.全球化的挑战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战略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2008,(2):192.

[7]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J].求索,2005,(9):105.

[8]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