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0-08-15王松江
王松江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从工艺美术教育向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变,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学科分类目录将艺术设计调整为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作为国定科目取代了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规模显著扩大,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和体系化,我国各类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院、系也由初期的不足10所,发展到现在的千余所。电脑艺术设计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它在高校的快速发展也给高职高专设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面临着一些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宽泛和笼统,定位较高或不明确
国内从清华、北大一流大学到规模较小、层次相对较低的专科学校,很多都开设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和能力差别很大。高职高专院校目前开设的相关专业和方向达数十个,但整体缺乏对行业中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十分匹配。高职高专学生来源层次不齐,伴随着近几年“艺考热”的升温和降温,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粹的艺术类考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他们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和其他知识的补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类是理工类转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稍好,但美术基础差。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电脑艺术设计的理解不同,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档次必然也不同。有些学校定位向本科院校看齐,造成贪深学不透,面宽学不精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70%以上的企业强调高职高专学生应有一门技术专长和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近60%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设计方案阐述及撰写本专业相关文件或报告的能力;58%的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敬业精神;51%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学知识针对性不强,部分偏重理论,眼高手低,有本科知识专科化的倾向。
针对上述现状,要办好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就必须根据学生层次,适应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高职高专院校目前存在着省情、地域、市场等诸要素的差别,艺术设计教育决不能一统化、统一化,决不能规范化、程式化。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根本,人才培养模式所确定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定位和教育宗旨。电脑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教育是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服务的,培养的目标是面向第一线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所以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造就具有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既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的工技型、一专多能、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师资不足,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欠缺,导致轻设计理念,重电脑实践操作的不良学术氛围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专业相比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我国现行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来看,不少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是附设在美术教育专业之下。由于各地区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资不同,师资及相关条件也存在投入不足等问题,艺术设计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层次较高的本科院校,许多高职高专学校缺乏配套的设施设备基础条件和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研究力量相对薄弱。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与考核也仅仅将是否有实践操作经验、双师资格作为衡量教师好坏的标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和加剧了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教育的混乱局面。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电脑操作实践,轻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这种做法影响到了学生的培养,许多学生设计的作品出现了模仿、抄袭现象,缺少设计内涵和设计理念,也影响到师资队伍构成和企业对设计教育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脑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目前,在高职高专学校从事电脑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有一些是计算机教师,他们电脑操作技术熟练,但是缺少艺术素养和设计表现能力,感觉有劲使不上;另一些是美术专业出身的教师,他们有自己的设计思想,但对电脑技术不太熟悉,其设计思路、创意方案在表达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因技术而带来的种种局限,造成设计和电脑脱节。如果忽视设计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过分强调电脑操作,将导致学生的设计缺少灵魂,作品苍白无力,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电脑艺术设计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造性思维和设计理念的教育,艺术设计教育如果离开了艺术理论,将成为无源之水,失去真正意义。
高职高专在教师配备上要考虑到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电脑艺术设计教师不仅要具备最新的艺术设计理念和电脑操作能力,还要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理念,能够把两个方面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才可以自由地引导学生表现创意,而不会受制于技术。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提高艺术设计理论水平,把握新的设计理念,对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突出办学特色和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性,要对现有的电脑艺术设计教师采取培训或者进修等方式进行资源优化,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师资问题。
三、唯电脑为尊,放弃学生手绘等基本功训练,最终目标是学会使用各种软件,使用电脑的目的不明确
在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第三年或最后一学期往往实习或顶岗实践,相对本科院校在校时间短,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上机操作和实践训练。有些院校第一年开设一些色彩和构成方面的课程,有些干脆不开,除文化课外大多数课程在机房授课,造成学生过度依赖电脑忽视了手绘等基本功的训练,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把电脑学好就可以成为设计师了。许多学生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较弱,在学习Photoshop软件路径矢量图形绘制、Flash图形设计及3Dmax二维造型、三维建模方面基础较差,本来有很好的创意,但在电脑上表现出来就没有什么审美的感觉,连基本比例尺度和造型都解决不了,体会到了没有手绘基本功的痛苦。当前许多儿童刊物、动画短片很多都调用统一的图库,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流行风格,创作人员艺术设计语言贫乏,不再重视对作品的理解,而依赖于堆砌计算机技术,体现不出电脑艺术设计的根本原则。
目前,电脑艺术设计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今天的电脑艺术设计人员已不能再是只会操作几个软件的电脑技术人员,而必须具备一定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等美术功底和艺术素养,这些都需要在手绘中慢慢积累起来。因此,扎实的手绘功夫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电脑只是表达创意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只有将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
高职高专在电脑艺术课程安排上,既要注重手绘草图训练,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又要加强电脑技能方面的知识和熟练应用电脑软件的能力。首先课程设置要合理,艺术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工科类课程要占合适的比例,让学生构建自己相应的知识结构;其次应强调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融合性,强调不同科目之间的融合渗透,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第三,要加大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完善。
四、在教材的选用上随意性大,盲目追求新版本和高版本,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高职高专教材近几年如雨后春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更是种类繁多,但相比本科教材不够规范。有些教材是由作者参照本科教材删减而成;有些是由不同学校同一学科教师联合编写;有些是个别专业的教师按照喜好自行编写。其中不乏符合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特点的好教材,但也有很多教材是操作软件知识使用的罗列,面面俱到,如同工具书和参考书,缺少知识体系的纵向联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拓展;有些则过分偏重项目实训案例,基本知识少,一个案例几十页,太复杂,与基本知识结合不起来,案例之间缺少联系,不具典型性,没有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思路编写教材。其实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可选余地很大,标准不一,很多学校往往只注重教材名称和价格,选择版本时髦或从办学效益考虑选择较低价格的教材,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由此,难免出现教材参差不齐,内容交叉重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中间媒介,好的教材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便于教师授课,如果选用的教材不合理,体系不明,教师可能会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使得教学经常游离于教材之外,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作用,更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的选择上,首先应该偏重应用,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教会学生应用为主。应该既有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的开放式实训内容和富有弹性的模块式结构内容,两者可合可分,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让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单位,这样便于组织教与学。其次要考虑到学科间教材的勾通衔接和横向联系。艺术设计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横跨了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既表现在专业内各课程之间,也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外部关联上,电脑艺术设计教材内容要综合性、系统性,以实现学科知识的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五、强调学习方法,忽视教学内容,僵化使用项目教学法,方法单一,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近几年,高职高专在办学理念上要与企业对接,强调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结合,教学要贴近社会实际,在教学内容、模式、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大多采用项目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很多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机械地套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许多教师对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法的理解存在误区,项目课程进行教学时硬套项目教学法,忽略了传统方法,导致教学方法的排斥和僵化现象。还有一些学校为改变教学环境而将制作车间等作为教室,或者聘请企业或公司设计人员担任教师,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他们的理论表达、对教学的组织与引导、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基本职业素质区别很大,虽然改变了教学环境,但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课堂教学的主体。许多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忽视了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内容的深层把握,造成了只需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不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误解,这种把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割裂开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项目课程是教学内容呈现的一种形式,项目教学法是实施课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单元,围绕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方案,实施过程,最终完成项目及评价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围绕项目任务,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建构知识与技能。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项目的设计和选择应以某一课程为主,打破学科体系,涵盖其它学科知识技能,重新组合,充分考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及递进性,尽可能将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及相近专业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共同确定教学项目。例如:平面设计类项目要注重对市场、企业文化的调研,注重企业形象的策划与设计等;动画设计则要体现当代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的融合,体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人机互动的关系等。
一个教学项目一般只适合一定的教学环境,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条件,相同的项目教学会呈现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学生在认知和项目完成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项目教学体现了授课教师的策略和技巧特点,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组合,如对理论型知识采用讲授法,基本技能采用示范教学法,项目课程中的大项目可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具体小任务可采用任务驱动法等完成。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教师应根据内容和客观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更大的空间余地,更加智能化。
高职高专培养的不是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而是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我们应该正视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找出原因,建构起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办出学校的特色。
[1]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3).
[2]蔡泽寰.浅析高职教育的创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26).
[3]谢海涛.从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J].装饰,2009,(1).
[4]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