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教能力探讨
2010-08-15袁咏平
袁咏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和办学数量基本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职责。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不足,基本满足了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各高职院校继续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围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四个建设)下工夫,旨在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四个建设”中,笔者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它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而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教师的职教能力的建设。
职教能力是衡量一名高职教师的基本标准,它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及实践操作技能。就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而言,其职教能力主要体现在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方法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及课程开发能力。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系统专业理论知识
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虽然很重视实践性教学,但并不回避相关知识的理论性教学。可以想象,一名会计专业教师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项目驱动或任务引导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教材与教材之间相关知识衔接的处理上就无法得心应手,也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和心中有数。并且,会计知识更新频率很快,新的会计准则内容及行业制度需要不断地补充到老师的教案或讲义中,凭“一本教案打天下”的教师必然会淘汰的。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目前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一是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审计、管理会计等为主干课程的课程体系;二是以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审计等为主干课程的课程体系;三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开发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按会计岗位设置来开发的课程。不管是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体系还是行动导向下的课程体系,都要求教师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力
教育教学方法能力是老师内在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外在力量。教育教学方法能力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教学效果的好与差主要是由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力的高低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知识丰富,但不受学生喜欢,不被同事欣赏,如“茶壶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其教学效果自然就差。教育教学方法能力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情的分析能力。“学情”即是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在传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注重教师的“教”的过程,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学情”分析既可在教学之前展开,也可在教学之中进行,还可在教学之后总结。了解学生是运用学情的基础,是教师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可当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途径较少,能力欠缺,缺少沟通,或者了解程度肤浅而片面,无法建立有效的和谐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2.教学组织能力。对学情的分析是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学组织能力包括课前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即教案的编写。教案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的记录,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再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不能拘于一格。会计专业常用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任务引领法、六步教学法等。一名出色的会计专业教师除了将知识能讲授出来外,还要有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秩序和妥善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还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做合一,这样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为会计专业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的舞台。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教师能自制一些动画、图片、课件等资料,将会计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流程、账证表形式、业务处理过程等要点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中是无法比拟的。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形式也是不对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考虑的是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信息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会计软件、ERP系统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还应掌握PowerPoint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能运用网络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师生之间网络互动教学,广泛开展网上教学交流,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操作技能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向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本身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会计教师应从宏观上、中观上及微观上了解企业经营运作的基本知识,如企业与社会环境关系、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会计行业状况及特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流程及操作步骤、会计电算化操作步骤等;对会计岗位操作业务有大致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性教学中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将实际操作经验及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目前,高职院校强调“双师型”素质教师以是否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为标准。事实上,“双师型”素质教师应注重其实际能力,会计专业教师应与企业单位建立广泛联系,不断进行专业实践,积累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经验,提高会计师资水平实践能力,从而使会计教学不会与会计发展的实际相脱节,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也能在教学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建立“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这是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所在。主要鼓励教师积极下企业锻炼、挂职,参与上市公司、各大中型企业的财会改革和财务管理创新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帮助具有良好素质、能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的教师先“双”起来。并通过“内培外引”模式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聘用部分一线会计从业人员、管理者到学校合作,建立“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以外促内,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四、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课程研发能力
在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还应具备“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的研发能力。因为传统的学科体系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及培养方式,需要改变为行动体系下的课程体系。因此,教师不能只是担当“教”这个角色,应变成多角色的综合体。特别需要一批能将会计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成工作过程课程化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工作不能指望企业一线会计人员,只能由教师去完成。在职业教育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主要表现为教师是职业教学的组织者、职业知识的传授者、职业操作的示范者、职业能力的培养者、职业疑难的咨询者、职业道德的培养者,其中教学组织和知识的传授需要有可操作性的教材供师生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研发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这个工作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做,但效果还不算很理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会计专业教师经过集思广益,已取得一定成果,建立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研发出了本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一套,已投入使用。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整个高职教育改革的成败,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源头和关键。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措施,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职业能力发展的紧迫感,并内化成教师自主学习与提高的源动力,从机制上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切实保证“双师”素质、“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以利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余浩.坚持行动导向推进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2008,(6).
[2]刘凤文,张娣,马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能力[J].科教论坛,2009,(2).
[3]季春元,马维平.高职高专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