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成因探析
2010-08-15刘俊华齐林海赵洪波
刘俊华 许 杰 齐林海 赵洪波
(1.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职业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3.滨州市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局,山东 滨州 256600)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各项建设的宝贵资源,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就业、择业,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始终是全社会高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但首先应当认识到,大学毕业生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必然要经过劳动力市场来进行配置,在这种配置过程中,个人的知识、技能、素质、观念和就业目标以及劳动力市场环境等都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或制约因素,因而毕业时总有一部分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或不能立即就业,或找不到与之知识、水平、能力相称的理想工作等,从而成为失业大军的一部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我国从业人员里面,低文化层次群体并不少见,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不是多了,而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对于我国来讲仍然是稀缺的人力资源。笔者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就业问题成因进行了阐述,并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表现
1.就业现状
近几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正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我国社会需求的稀缺程度逐步下降;随着各项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及其吸纳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而且,毕业生就业现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同时,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以及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之间出现严重的需求不平衡现象。
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具体表现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从学历来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用人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常情况是毕业生学历层次越低,初次就业率也越低;而从专业方面来看,高等学校的一级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中,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具有非常不平衡的特征;从地区看,毕业生层次与高校所在地区和毕业生就业率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专科层次的毕业生,由于大多是在学校所在省或地市招生和就业,因此其就业情况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更加直接的关系。
(2)大学生因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其就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国内对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法及其效果评估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很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又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这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困惑和盲目就业的重要原因。金蕾莅等曾开展“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的调查,结果显示: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甚至有9.7%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大学生对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如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需求仍然显著;有些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很茫然,有时甚至发生心理问题。
(3)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或地域流向发生改变。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去向或地区流向发生了变化,通常表现为在大城市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中小城市就业的学生在逐步增加;东南沿海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有所下降,而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总的来讲,这种变化是我国国内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必然。
二、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1.高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规模扩招,直接造成局部或一定时期劳动力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过剩了。但事实是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
此外,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办学特色、教学水平等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供需间矛盾突出。不可否认,近年来很多高校也进行了局部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但总体上看,大多数学校仍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更有某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仅仅从自身师资条件考虑,造成学校无特色、专业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不利局面。
2.用人单位与用人机制方面的原因
我国近些年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事业单位进行定编定员,阻断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减员增效、分流下岗,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市场规律下,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面临着破产倒闭,又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大的阻碍。如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社会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此外,很多用人单位在进人、用人上普遍存在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用”的短视行为和偏见。用人单位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或放在了硕士生、博士生身上。虽然,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办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为某些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但很多用人单位只看表面和出身,不问真才实学的进人与用人机制实在令人感到可笑、可悲。同时,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日益增长,对本科生的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就业期望值过高。从根本上讲,大学毕业生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曾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便占到了总数的60%。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供需双方之间出现了错位和断层。
(2)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从大学生能力结构来看,越来越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而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3)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导致就业更加困难。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争得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千方百计地包装自己,甚至吹捧自己,常常使得失真的包装变成“伪装”,对于用人单位和整个社会来讲,就逐渐造成不守诚信的感觉。这样就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4.宏观政策方面存在不足
我国有关人事与劳动保障制度,以及户籍、档案等的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开展并逐步深入,但相对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配置需求来讲,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的不完善、不到位,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如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在进人、用人方面受到限制。如很多中小型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急需高层次的专门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用人指标而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户口、编制等问题。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管理跟不上,一些政策难以得到落实。
另外,就业渠道不畅、程序复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社会就业的软环境不够完善,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且表现多种多样,如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或政治面貌等方面的要求;很多单位用人观念陈旧,想法不切实际,盲目要求高学历、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还有的单位拒绝招收外地生等。以上种种带有偏见甚至歧视性的规定或做法,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难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当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将大学生就业压力归咎于高校扩招。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样的问题应理性地来看待,即一方面应当看到大学扩招确实带来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扩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即使不读大学,一样面临就业的问题,只不过是把就业压力前移至职高、技校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走俏职场,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学扩招的“另类贡献”。但技校、职校终究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深层次折射的是当前经济结构以及政策问题。因此,全社会都应给予高校毕业生就业以更多的关注,同时积极开展系统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善和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
[1]庐岩.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2]冯淑娟.从大学生就业模式演变看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3):56-58.
[3]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30-31.
[4]钱淼.大学生就业困境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2007.
[5]金蕾莅,杜嘉.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效果评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45-48.
[6]金蕾莅,樊富珉.北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及队伍现状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2,(1):31-33.
[7]金蕾莅,杨蕾.大学毕业生适应性障碍的主观成因及客观调适[J].高教探索,2002,(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