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吉林市高中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分析

2010-08-15田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瑜伽高中生体育

田野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吉林长春 130000)

在吉林市高中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分析

田野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吉林长春 130000)

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了解到高中生面对社会、学校、老师、家长所带给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造成身体的疲劳、心理的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瑜伽作为一种新兴的养生运动对缓解高中生的心理、生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调整学习状态,具有较强的作用和育人价值。在高中开设瑜伽课也可以丰富高中的课程体系,适合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高中生;身心健康;瑜伽课;可行性

1.前言

瑜伽作为一种健身方法被国内外健身爱好者认可。但开设瑜伽课程的学校还不多,在印度有一个专门的瑜伽学院教授瑜伽知识而其他国家能把瑜伽作为一个学科开设的几乎没有。国内能够开设瑜伽课的学校也只是把瑜伽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缓解精神压力、追求身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随之能够梳理身心以达到健身健心目的的运动便应运而生。瑜伽运动由此越来越被重视,瑜伽健身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喜爱。

瑜伽运动有缓解精神压力、平和心态,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功能,且瑜伽运动符合当今创建和谐社会的倡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的对象:对吉林市4所高中(松江高中、育文东校、铁路实验高中、吉林一中)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以吉林市铁路实验高中100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走访吉林市四所高中的体育老师26人,就有关高中生由课业负担引起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压力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讨论,从而获得了许多具有实效性的资料,这些对于笔者撰写此文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何谓瑜伽?瑜伽的涵义为“结合”,“平衡”,“统一”,不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地去实践“它”,瑜珈是让我们去身体力行的运动。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

3.2 瑜伽的功能。

3.2.1 瑜伽的健身功能。瑜伽的健身功能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瑜伽使身体舒缓地伸展,简单易学,无需器械,不会出差错。它不同于健美操、形体操那些剧烈的运动,无需用力拉伸韧带,几乎没有受伤的可能,即使是一个从没有参加过任何其他运动项目的学生,也可以练习瑜伽。每个人身体伸展的程度不同,瑜伽只需你伸展到舒服的位置,稍稍保持一会儿,就达到了锻炼的目的经常练习能够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它还能消除疲劳和紧张,强化呼吸肌肉力量,引导肠胃按摩和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保持和促进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加强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按摩和强化各部器官,使其机能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瑜伽呼吸法,调整心灵,延长生命力;调整脊椎,增强柔韧性;还可以减肥和保养皮肤,排除体内毒素,减缓和消除慢性疾病,从而提升心理、精神能量,使心灵和平、宁静。

图12为在不同负载下测得的3种电路的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3种电路的输出电压也持续增大。但在相同负载下,本文提出的具有自适应P-SSHI控制的有源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明显高于另两种电路。

3.2.2 瑜伽的健心功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并提出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机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

瑜伽可以消除紧张、疲劳和压力,它能让人一整天都保持心境澄明、神清气爽,对平和心境、增强乐观生活的信心和对艰难困苦的耐受力都颇有帮助,促进心理平衡,追求身心和谐。

瑜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能够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现在由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感到疲劳、焦燥、紧张。瑜伽通过呼吸和伸展的方法来调节人的情绪,解除学生因学习生活节奏快而带来的紧张压力。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瑜伽可完善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瑜伽可使心神平静,以保证积极旺盛的生命力。瑜伽课程能使练习者进入无忧无虑、心情平静愉悦的状态,常练瑜伽可平和心境,增强生命耐力。

3.3 开设瑜伽课的依据。

3.3.1 开设瑜伽课的健康依据。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这就突出了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侧面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维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的四个标准,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指在躯体健康、心里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都健全,只有这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全面的健康。

(1)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的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以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为目的,协调一致、复杂而高级的运动方式。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抗干扰及抗不良刺激性强等能力。

(3)道德健康。道德健康包括做人的道德应有的品德,是只能按照社会认可得到的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假、好坏、荣辱、是非的观念和能力,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社会适应。社会适应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和在工作、家庭、学习、娱乐、社会中的角色转换,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这也为高中能够培养出更适应大学生活,更适应社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地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已经远远不够,还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情况,从而才能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这也充分体现了“身、心、群”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观念。可以说,瑜伽课程融入健康教育是对培养“完人”宗旨有益的、必要的补充。现代高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他们中的很多人除了正常的学习外还要在外参加很多课外辅导班,所以很少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再加之体育设施、运动损伤的问题导致有的甚至不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势必影响高中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探索一种能增进高中生全面身体健康,易于锻炼的体育健身方法十分必要。

瑜伽练习与一般的锻炼完全不同,它的作用比较全面。瑜伽真正的健康效益,应该是来自于人们自己身心的放松。瑜伽是慢慢地做,伴随着放松和意念,人体的内外两个系统都受到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脏以及肌肉因之影响而发挥功能。瑜伽的体位,呼吸,调息和冥想对治愈疾病都有极为有益的物理和身心效应,而且不管你是健康人或病人、年轻人或老人都可以做,这就是瑜伽姿势具有的“多元标准”。

通过对高中学生的调查得出: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着对健身和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锻炼需求,大部分学生对瑜伽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对像瑜伽等新兴健身项目缺乏了解,不懂锻炼方法,且没有有效的锻炼途径。

3.3.2 开设瑜伽课的快乐依据。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少年都是成人化;成人化动作,成人化理论,成人化思想。这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国内少年和国外少年竞技能力相差无几,或过之,一旦再发展,国内少年成长速度就不如国外了。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快乐体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汇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健康意识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健康教育人为地强行割裂开来,而是要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1+1+1﹥3”的系统功效。

瑜伽课程属于体育实践类课程,实践是其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离开了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从事未来的学习、工作等实践性的工作。未来的合格人才要求我们面向社会、面向实践,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势在必行。

3.4 开设瑜伽课程适合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上,只强调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很少考虑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的需要。“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充分突出了学校的工具性。进入80年代后,在现代人本注意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的学校体育开始重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然而90年代下办叶,在学校体育理论界却又出现了另一种思潮,那就是片面强调学生的需要,片面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片面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忽视和排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的需要与学生个体的需要,把“教”与“学”的关系割裂开来与对立起来。

科学人本主义思想启示我们,应当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学生人体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其实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学生个体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一致的。如“增进健康,增进体质”,即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学生主题的需要。

在瑜伽课的教授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到学生身体,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同时瑜伽乐施、博爱的思想教授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所以开设瑜伽课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3.5 在吉林市高中开设瑜伽课的现状调查分析。据调查现在吉林市高中还没有开设瑜伽课,因为大多数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瑜伽课程给学生们会带来得健身健心价值。

3.5.1 开设瑜伽课程可有效缓解高中生所面临的问题。现在高中生面临学习自控力不足、学业压力大、课余生活单调等三大问题。

有7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但还有近1/4的学生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学业压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超过 40%的学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课余生活单调超过一半的学生喜爱看校园青春类杂志,有 84%的学生承认不太喜欢甚至完全不喜欢读教科书。闲暇时,有1/3的学生愿意在家独处。在独处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看电视,而仅有20%的学生选择运动。

瑜伽练习通过体位、呼吸、冥想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会对思想意识、意志品质以及专注能力、自控能力等的到很好的提高和锻炼。瑜伽练习中的语音冥想和颂唱特别容易使人达到一种身安宁和放松的感觉,对于缓解学习压力,放松心情具有极大的帮助,开设瑜伽课程同时会丰富高中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3.5.2 开设瑜伽课程的条件优势。在吉林市高中开设瑜伽课的信息资源:课内信息资源,高中生学习氛围浓厚,有较强的学习环境,所以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并且高中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图书资源,从书中可以学到大量相关知识。校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信息及健身俱乐部中学习观摩到一些瑜伽知识。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去、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感受、健身和学习。

瑜伽练习属于静态无竞争的活动,环境安静就可以,配合适合的音乐;在教室或者在训练馆里都练习,不浪费过多时间所以具有可设课程良好的资源优势。

现在吉林市四所高中共有体育教师22人,其中三所学校都有女体育老师,并且年龄都不大,女教师又都毕业于体育院校的健美操专业,所以学习瑜伽相对容易,其中三人已经接触过瑜伽对瑜伽只是有所了解学习起来会相对容易。

3.6 开设瑜伽可作为“终身体育”内容学习。所谓终身体育课程,首先,该课程着重发展人们从少年儿童时期直至终身的健身功能和体育技能,课程包括适应不同年龄学习者的内容并能够取得积极的锻炼效果。其次,该课程着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使全球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够享用。而瑜伽课程具备以上特点,瑜伽是一项被人们经过长时间实践锻炼证明了的人文属性的健身项目,同时瑜伽传承了它特有的理论精华,所以开设瑜伽课是某种文化传承的探索。因此在高中开设瑜伽课程符合“终身体育”的倡导,是可行的。

4.结论

4.1 通过研究表明:在高中开设瑜伽课程,具有可行性;它的主要理念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4.2 在高中开设瑜伽课可以缓解高中生面临自控力不足、学业压力大、课余生活单调的问题,符合高中生的身心需求。

4.3 瑜伽运动在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中,拥有广阔的前景并可以做为终身体育的学习内容。

[1]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2).

[2]毛娟.论瑜伽教育的健身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05(11).

[3]林敏.给瑜伽定义[J].健与美,2003(8).

[4]杜熙茹.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践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5]程丽华.对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尝试[J].辽宁体育科技,2005(10).

[6]史艳丽.瑜伽在高校教学中的可适应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6(7).

[7]范美艳.吉林省告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8]杜熙茹,张林廷.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9]宋海霞,宋海燕.浅析瑜伽形体训练对高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4).

[10]郭兰,王鹏.理想的大学体育课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3).

[11]艾扬格.瑜伽之光[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5.

[12]毛娟.瑜伽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2007.

田野(1986-),女,吉林舒兰市人,吉林体育学院 2008级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养生理论与实践。

2010-06-27

猜你喜欢

瑜伽高中生体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Hello White瑜伽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