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与外语教师角色智能提升
2010-08-15孟臻
孟臻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444)
信息技术发展与外语教师角色智能提升
孟臻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444)
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外语教学从传统粉笔加黑板模式到多媒体模式再到多媒体网络模式的跨越。信息技术利用得当能有效促进学生外语技能的习得。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外语教师要强化信息素养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外语教学;外语教师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外语教学的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由传统粉笔加黑板摸式到单一多媒体教学模式,再到多元化模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短短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建了丰富而生动的超媒体英语学习环境,实现了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对于外语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利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外语教师应当强化信息素养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以从容应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模式嬗变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表现(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存储介质(磁盘、光盘等),和信息的传播媒介(光缆、电缆等)的有机结合体。在信息技术利用方面,高校外语教学可谓是一马当先。如笔者所在的上海大学大学英语部从 2000年秋季开始就进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尝试。该校多媒体英语教学起步较早,并在实践摸索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上海大学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原先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每周利用PPT大屏幕进行两次集体辅导,平时则在学生上机时进行个别辅导。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得以较大地体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现有水平、特点、能力和需要,自我调节学习进度,适时、适量地增加或减少学习时间。
如果说以上以 PPT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初级阶段的话,那么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多元化利用的成熟阶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呈现出了全方位、多手段的发展趋势。如除了原先大量使用的PPT,DVD外,现在我们的外语教师还广泛利用博客、教学网站、网盘、公共信箱、语料库、翻译软件等教学资源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即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三、教师角色智能的提升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外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升级换代使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进入信息时代外语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活动的控制者转变成为准备者、设计者、支持者和指导者。
教学观念的转变还必须伴随教师角色智能,包括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惟有如此,才能实现观念向行为的彻底转变。此外,要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综合信息素养,包括一般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结构化的能力系统。一般信息素养主要是指理解并能熟练操作常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信息素养是指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陈维维等2002:7)。也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秦美娟等 2009:18);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主要是指理性、辨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价值,能结合具体教学方式、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分析评价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学设计能力则是指教师从外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论证信息技术的特点、潜在的优势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能系统设计或创造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实现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导入优化了外语教学环境。但是超常、纷乱的信息需要教师的精心筛选、梳理和整合。而外语教学除了语言知识的掌握还涉及到语言使用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外语教师仍然起着重要作用。除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外语语言、教学专业水平和必要的信息素养之外,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形势下外语教师还必须增强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理解学生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氛围相对宽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更应该主动地与学生保持交流与沟通,随时掌握教学信息反馈,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学习难点、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中,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情感因素包括自信、移情、焦虑等情绪。学习者的这些情绪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如刚入学的新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对此既有新鲜感,又感到担忧。新学期伊始,教师首先应当介绍一下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以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让学生尽早作好思想准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时,在指导、控制、反馈等各个活动环节都要时时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他们的移情经验。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变化。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帮助他们消除焦虑,树立起自信心。
应当承认学生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比如有的学生记忆力强、模仿能力强,有的则语言归纳能力强。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言输入的反应、吸收、内化和最终的语言输出。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良好效果。
理解学生的能力也是现代外语教学中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
2.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首先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即教师钻研教材、制作课件的能力。教学操作能力还包括了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即如何收集信息资源与何时何地利用何种信息资源等。还有教学工具利用的整合能力,即何时何地使用何种教学媒体等。
教师首先是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为了反映出各自的教学特色,我校的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都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之前,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驾驭教材,掌握其特点、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广度、深度和密度,以制作出针对性强的教学课件。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因为教材配套光盘及网站中有关课文的信息,从课文背景知识到疑难点的分析应有尽有,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如要吸引学生,教师就需独辟蹊径,重新准备别有新意的讲解材料,而在出练习时也要注意避免与光盘中的内容重复。另外,制作课件时,大量的信息输入工作和格式编排也颇费心思。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可利用特写、定格、变换、切入、递次显示等多媒体网络技术强化教学重点,缩短信息传递距离,灵活自如地调控教学进度。
电脑要靠人脑来控制和管理。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师还必须是熟练的电脑操作者,懂得简单的维修,能排除常见的电脑故障。万一在上课过程遇到突然停电或电脑故障,教师也应具备应变能力。同时在教学现场,由于情况千变万化,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
3.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原因和结果、活动和结果结合起来的思考。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据此采取相应对策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反思并非是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的“专利”。但是作为新生事物,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因此在这个崭新、不断变化的领域内教学反思更应值得教师们的重视。
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反思包含三个时间段的行为:一是教学前反思。教学前要了解教学对象,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二是教学中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教学媒体选择、投放时机、内容、效果等情况随时保持有意识的认识和反省,并能迅速地分析问题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三是教学后反思。课后教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改进方法和策略,并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为下一次的多媒体外语教学课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反思不仅要关注特定的教学方法,更要关注教学中的学生因素,包括他们的需求、反应、态度和参与程度等。教学反思提高了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并通过反思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教师发展与校本研究
在信息技术外语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教师、教材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的四大要素。甚至多媒体网络本身也是教材,即教学内容的载体。计算机多媒体外语教学是潮流和趋势。外语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参与。为了利用好信息技术,外语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信息素养水平。首先,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学习、自觉应用信息技术,并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消除畏惧感,逐步树立学习、应用、适应信息技术的信心,形成终身的信息技术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看,信息技术也给外语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个人的力量往往显得形单影只,因此有必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即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校本科研,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常规和习惯。各校的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都有自己的特点,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完全套用。校本科研针对性强,而且投入成本也更为经济低廉。上海大学早期对其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校本科研实践模式,即“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开展校本实践→在校本实践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并与同行进行交流研讨→新一轮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姚继业等2000:38)。校本科研实践是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自我发展和校本实践的过程中,应主要关注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及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发面的“整合”目标,切忌将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投入到开发一次性的、低水平重复的课件上。各地大量实验也证明,通过这一模式教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而外语教师在校本科研中也实现了自己角色智能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大大优化了外语教学环境。但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仍需重视。在高科技外语教学环境中,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督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合作者和心理咨询者、治疗者。外语教师应当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能力,强化信息素养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好多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以促进英语的教和学。
[1]秦美娟,何广坚.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J].外语界,2009(5).
[2]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3]姚继业,陈邦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M].沈阳出版社,2000.
[6]孟臻.反思外语教学法研究[J].外语界,2005(6).
孟臻,男,硕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