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0-08-15周邦荣
周邦荣
(陇南师专附属实验学校 甘肃陇南 742500)
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周邦荣
(陇南师专附属实验学校 甘肃陇南 742500)
造成小学生学业失败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了教育环境、行为习惯、心理因素、评价方面等原因之外,智力因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智力的角度,依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深入地揭示小学生学业失败的智力原因,并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智力因素;小学生;学业;影响;应对策略
一、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
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使儿童的智力出现了差异,它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从实践的角度探讨智力因素与学业失败的关系,我们在陇南一区两县18所小学的1355名后进生中,选取了学业成绩长期远远低于合格水平的55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初步发现了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是形成小学生学业失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学业失败学生总人数的19.72%,次于教育环境因素和评价原因居第三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记忆力较弱是影响智力的第一原因,这一因素所占的比重为16.33%。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智力结构中的诸因素都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无论是观察、想象、思维或注意都无法进行。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554名学业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的记忆力也多数表现不佳。记忆力较好的学生只有 53人,占9.75%;记忆力与大多数人一样的学生有125人,占22.56%;记忆力较差,背诵较慢的学生多达237人,占42.78%;记忆力较困难,背诵后很快就忘记的学生有137人,占24.73%。学生凭借记忆,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就没有学生学业持续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小学生的记忆力对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影响巨大。
2.观察力欠佳是影响智力的第二原因,这一因素所占的比重为14.10%。观察力是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中,能全面、深入、准确、迅速地把握事物特征的才能。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更重要的还得用头脑去思考。因此,有人又把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观察使人变得聪明,使人开阔视野。心理学家认为,观察力实际上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在接受调查的554名学业不良的小学生中,仅有66名学生承认在观察方面有独到的发现,占11.91%;而认为只能观察到部分内容或只观察到大概的学生有316人,占57.04%;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观察的学生有170人,占31.69%。调查显示,学业存在严重问题的小学生其观察力的确不佳。由于观察力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必然制约了智力诸因素的良好发展最终影响了智力,从而导致了学业失败。
3.创造力不足是影响智力的第三原因,这一因素所占的比重为12.47%。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但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因此,创造力对智力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对学业不良小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喜欢做有创造性事情(如喜欢做难题,喜欢用多种方法做题)的学生有233人,占42.05%;而不喜欢做具有创造性的事情的小学生则有321人,占57.95%。通过对学业成绩不良小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创造力较低制约了小学生智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学业。
4.想象力不强是影响智力的第四原因,这一因素所占的比重为12.20%。想象力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想象力是我们人类能比其他物种优秀的根本原因,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因此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它对一个人,尤其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554名学业不良的小学生调查中,有98名学生认为自己想象力丰富,占17.69%;有142名学生认为自己想象力比较丰富,占25.63%;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展开想象的学生有196人,占35.38%;承认自己想象困难的学生有119人,占21.48%。想象力不够丰富使小学生的智力发挥具有局限性,从而使学业发展受到了制约。
5.思维力欠缺是影响智力的第五原因,这一因素所占的比重为10.19%。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是人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活动过程,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学业不良的554名小学生中,感到思考问题不费力的学生有97人,占17.51%;感到思考问题有些吃力的学生有197人,占35.56%;感到思考问题无从下手的学生有103人,占18.59%;不爱动脑的学生有158人,占28.52%。从上面数据反映出绝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由于思维力不佳使智力受到了遏制,由此直接影响了学业成绩。
6.注意力较差是影响智力的第六原因,这一因素所占的比重为18.71%。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小学生注意力处于形成阶段,其优劣对智力的发展,对学业的影响尤为重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能持久集中的学生仅有76人,占13.72%。而注意力常常分散的学生有335人,占60.47%;注意力几乎不集中的有140人,占25.27%。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生在学习初始阶段,缺乏对注意力的开发和培养,使他们对待许多事物、现象常常不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在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过早地关闭了“心灵的惟一门户”,制约了智力的发展,影响了学业。
二、智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影响的应对策略
1.树立智力发展的观念,采取有针对性训练,改变小学生学业现状。智力对一个人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智力又不是惟一决定因素,智力水平是发展变化的。通常使用的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商,永远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对待孩子智力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麦考尔1973年通过研究证明,对正常儿童来说,其智商在2.5-17岁之间,会发生28.5分的变化,向提高或降低两个方向的改变都有可能。这意味着只要客观条件适宜,培养方法得当,智力中等的孩子可以达到优等智力的水平。同样,智力优秀的孩子在恶劣的教育环境下其智力完全可能由优变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宋朝的方仲永,5岁就会作诗,可谓智力水平不低,但由于其父没有给以良好的教育,到了20岁,就“泯然众人矣”。清朝的戴震,9岁时刚会说话,其智力水平应当说是较低的。但由于后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本人又勤奋努力,后来竟然成为博学多才的数学家、训诂学家、教育家。再如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捣蛋鬼”而赶出学校,但是在他母亲的引导下自学,并为他在家里搞实验提供条件,使他变得异常聪明起来,最终使他成为拥有1000多项发明的“发明大王”。
因此,对于因智力因素而导致学业不良的小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科学的训练,持续的帮助,逐步改变其智力。可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培养小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等促进其智力发展。教师和家长可教会小学生用直观形象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记忆方法来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在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的培养方面,可通过确定具体的目的、培养兴趣、调动各种感官协调活动等具体的方法和持久的坚持进行培养。当小学生能认真地观察事物、专注地注意学习、记忆力进一步被激活,孩子智力的窗口就被打开,灿烂的阳光就会照进封闭已久的心灵。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发现智能优势,提高小学生学业成就。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许多西方国家 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研究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这七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七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成功与否。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问题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学生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不断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不断激励,让优势更加突出,并以此激活智力的各个要素,逐步提高学业成绩,促使其不断发展。
3.降低学习目标,创设成功机会,促使学业进步。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学习是每个人的天赋,是每个人的本能,教师永远只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支持者、帮助者。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虽然在短期内一时难以改变,但教育者如果一旦重视,就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变得勤奋起来,他们同样会取得成绩。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应以“木桶理论”来要求他们必须达到某个统一的标准,而要以“五指理论”来正确认识个体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育尝试。
首先,采取分层教、低起点、小勺喂、小步走的方法。绝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特别是因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业不良学生,其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与同班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统一的要求、进度和标准,只会使这部分学生远远落在会面,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成为甩不掉的“尾巴”。对此,教师不妨采用分层教的方法,对于班级中中等以上学生统一要求,对学业不良学生以课本为主,抓基础。在作业布置和考试中降低起点,降低要求,通过小勺喂,让他们小步走。坚持不懈,持续前进,最后的效果一定是显著的。其次,采取多提问、多辅导、快反馈、多鼓励的方法。因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业不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较差,常常会被教师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更多地关注这类学生,给他们平等甚至更多的机会,在课堂把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留给他们,鼓励他们思考。在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提问、辅导不断反馈其学习效果,及时引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逐渐进步。通过这些方法让他们回归课堂,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学业成绩。第三,创设成功机会,促使学业进步。学业不良学生因长期遭遇“失败”因而更渴望成功,但更多的时候成功依然与他们无缘相逢。究其原因,却是教师和家长为他们创造的机会太少。因此,要促使他们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必须更多地让他们体验成功。在课堂引导他们正确回答问题体验成功,在作业中帮助他们提高正确率体验成功,在考试中降低要求让他们力争合格体验成功,在各项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参与分享成功。只有他们不断经历成功,其内心的热望才会被激活,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去追求成功。
智力因素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对他们的改变更是艰巨的,但是,作为教育者,只有永不言弃,倾注一腔热情,积极探寻科学的方法,那么,坚冰才一定会慢慢消融,弱苗才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分析及教育应对策略》(GS[2008]G0546)阶段性成果
201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