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电视变革对主持人未来的影响

2010-08-15王梦瑶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播音员变革广播电视

王梦瑶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浅谈广播电视变革对主持人未来的影响

王梦瑶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一方面媒介形式急剧变化、新媒体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制度变化、制播分离即将落实,几年前尚朦胧的变革或已经成为现实或者即将发生,日益迫近的变革到底会对播音主持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值得思考。

主持人;变革;前途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技术层面上,已经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总控以及传输系统——控制、管理及监控”等项目在国内直至亚洲都具有领先意义,一些地方台引进的设备也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比如辽宁资讯台)。使用的方法手段上——同是大众选秀,英国 ITV电视网2001年秋最早推出“流行偶像”(Pop Idol),福克斯电视台2002年推出“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湖南卫视从2004年就办起了超级女声,节目样态也基本紧跟国际潮流的节拍。

但是,我们有必要注意到,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媒介形式急剧变化、新媒体层出不穷,广播电视进入到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传统媒体改造升级与新媒体发展并行推进的新阶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一千多套境外节目在我国上空徘徊,推进制播分离等体制变革也成为必然。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了,“对手”也在发展,甚至发展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势头更猛;播音员、主持人进步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却更激烈了,受众的要求也更高了。

广播电视还面临新媒体的挑战。首先是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转投互联网怀抱。他们通过网络点击播放自己喜欢的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根据自己的时间表选择娱乐和资讯资源。比如新闻查阅,网络的报道速度不一定总是最快的,但却可以随时发布给正在上网的受众,从受众接受心理来说,这种“随时”的心理预期已经形成;比如意见表达,广播电视有时能为受众提供少量的、必须经过媒体拣选的表达机会,而互联网几乎没有设置任何门槛,成规模的网络民意甚至可以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当通过网络可以“随心所欲”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包括广播电视不能提供的游戏时,还有多少人愿意与娱乐节目主持人“相约”?当通过网络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甚至直接参与新闻事件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聆听新闻播音员的报道?当通过网络可以不受约束充分表达意愿和得到反馈、甚至话题讨论早电视一步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有耐心等待主持人组织嘉宾进行小部分个人的访谈?

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新瓶装旧酒还是翻天覆地?在已经推广数字电视的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受众对所谓广播电视的“互动”并不买账。目前看来,分众化应该是大势所趋,主持人根据内容会相应对自己的表达有所调整,比如,做高端精英的节目可以做得更高端一点儿,比原来传统媒体里的读书节目、大家访谈类节目等走得更远。另一方面,数字电视在播音员主持人表达样态方面的变化应该是有限的,会走得更远,但目前还看不到会变得很极端的趋势,应该基本上还是符合大众传播要求的,至多小区广播开始实现组织传播的样态,但仍然有可能是以大众传播为诉求。

目前上海、北京等地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起步才只有几年的时间,在移动中只能时不时看到或者看不到电视图像,移动人群看到的节目可能是不连贯的、不完全的,这样的情况下主持人的表达样态需要怎样调整?迅速移动、频繁更迭并且可能是拥挤不堪的地铁、公交车上的移动人群需要什么样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还需不需要主持人的驾驭、贯穿?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还有手机电视,小屏幕上的主持人该怎样表现才能让受众更舒服?

除了技术进步导致的变革,体制变革带来的冲击也正一浪接着一浪。《传媒英语》Television Standards:Trained?W ho cares as Long as You’re Cheap(电视标准:培训?既然你便宜谁还在乎)一文指出了英国媒体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电视台大量采用外包方式制作娱乐节目等原因,媒体宁愿雇用薪资要求很低、没有行业经验的人,因为在赚取收视率上,好点子比经验重要得多。随之而来的是责任被忽视、新闻伦理被颠覆、社会的道德观也出现问题。

在我国,这样的问题正初现端倪。逐步剥离政治干预应该是件好事,伴随而来的经济力量对媒体操守的影响力却更加不容小视。但是事实上人们已经发现,当新闻业强烈希望摆脱政府的控制从而力争经济上的独立以后,又会受到一个相比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阴影——经济势力的控制。施拉姆曾经评论:“经济控制远比政府的控制对美国大众媒介施加的影响更为有力。”[1]另一些学者也指出:“民主的理想需要维护 ,但是凭借着理想的市场化方案 ,是否能完成民主的任务,值得重新审视。”[2]

“传媒,不仅意味着舆论导向、社会责任、影响、声望、文化、权威,还意味着巨额财富。”现在,制约我国媒介产业的政策“瓶颈”即将打开,而“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已经形成,传媒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3]喻国明教授一直是广播电视市场化运营的积极主张者,他认为现在的媒介现实是:从“渠道霸权”竞争到“软实力”较量;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从市场占有率到个人占有率的转型;从巨内容打造到微内容利用。这一切正在发生,并且已经威胁到现有的广播电视事业格局。

作为广播电视的最后一环,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驾驭者,播音员、主持人的魅力是收视率的重要保证,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影响力塑造着民族文化的品格风貌。在全球化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能否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创造性地传承民族文化精华攸关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革命性地冲击着广播电视事业,播音员、主持人能否引领风气之先、掌控好话语权是广播电视事业前途所系;受众的需求不断变化,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播音员、主持人自身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是迫在眉睫的严峻考验。

严峻的现实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能力结构要更全面、更专业。许多老播音员、主持人一直主张播音员、主持人要成为“杂家”,要通晓各门类知识、了解生活、能够坚持党的政策,这些要求在今天仍不过时,甚至要求主持人的知识面要更宽——因为今天社会更多元,加之网络海量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受众的知识储备、人生经历、身份背景等差异日增,主持人必须与之具备至少是相近的体验、了解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类型节目需要了解本行业、最好能和行业内相关人士打成一片的主持人。财经类节目需要主持人懂经济,体育类节目要求主持人通体育,主持情感类节目,最好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在这样的要求下,很多非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加入播音员主持人行列,而且还做得很好。比如《头脑风暴》的主持人袁岳,他是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 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现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其实他完全没有受过播音教育,甚至基本也没有经过上岗培训,但凭借对经济领域的了解、在相关行业的人脉交情和对现场的掌控能力,他的主持几乎无可取代。而且,他并不是孤例。这样的形势对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壮大可能有好处,但对于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更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需要有重点地培养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不然在某些情况下自己的专业就很可能等同于没有专业。

其次,新形势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是在台前,可以享受成名带来的荣誉,更要经历名人效应下别人的指指点点、尖锐批评还有网民不见得负责任的谩骂。今天,受众对媒体尤其是主流传统媒体的意见表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信件上、通话里或是短信中,而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形成意见表达的合力,甚至由网络传播过度到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迅速而有力地对其他更普遍范围内的受众发生影响。网络发现与传播的迅速、有效,网络意见留存的持久性、完全性前所未有。这些指责和谩骂已经“杀”了一个崔真实,作为“名人”的播音员主持人同样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被曝光、被放大,网上网下都有很多有形无形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主持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形势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还不止如此。我们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做社会的良心、做社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在商业和政治的夹缝中不仅求得经济意义上的生存,更要建构起播音员主持人独立的人格。播音员、主持人像报纸的油墨一样,是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最后一道关口和门面。所不同的是,油墨只能印刷出排好版的文字来,而播音员主持人是个体的人,应该具备独立人格。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当然是坚持党性原则,做好党的喉舌,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新闻事业仅仅是对党和政府有关政策进行图解就够了,事实上,受众对“喉舌”的反感,很大程度上不是对“宣传”本身的反感,而是对我们所采用的宣传策略和具体的宣传手段的反感。正像哈贝马斯指出的那样,曾被我们追捧的西方一些媒体,并不是因为他们精心策划的近似行为共识的公共舆论更接近真相或真理,而是因为他们常常能做到在作为公众的消费者那里唤起了一种迎合态度,但又让他感觉到“自愿”而不是被大众传媒的操控者所强迫而产生的。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怎样的传播才能产生比较好的传播效果,而不能一味抱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者是命题作文等客观原因。新闻事业的确是党的喉舌,播音员、主持人也的确在很多时候直接在为广告客户服务,但是,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力量都是外在的,都不能成为借口,不能允许我们在将外界要求转化为独特的传媒语言时放松对自己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水平的要求。

当然,变革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决策,但技术和市场的推动力如此巨大,未来的方向已经不是人力能完全控制。就像2008的诸多事件的报道,传统媒体是不是报道、怎么报道已经不是新闻是否散播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了。在“不可抗力”的推动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变革必然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潜在的变革逐步变为现实,广播电视事业未来的走向将越来越清晰,播音员、主持人的未来也必然越来越清晰。而作为新闻从业者、媒介教育者,能否在变革之前做好准备,能否适应变革的需要,将是未来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

[1]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中译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63.

[2]吕新雨.媒体的狂欢[J].读书,1999:75.

[3]喻国明.略论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结缘的机遇、操作方式与风险规避[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4):84.

Future of Broadcasting Hosts

WANGMeng-yao
(B roadcast&Host Academ y,China Comm 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China)

Nowadays,broadcast host industry is facing the impact from daily reform s.On the one hand,the media form has greatly changed,and new media forms appear every day.On theother hand,some suspending reforms years ago have already become reality.It is wo rthw hile to value the impact of impending refo rm s on broadcast host industry.

host;reforms;future

G220

A

1008-4738(2010)03-0076-03

2010-04-26

王梦瑶(1987-),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

猜你喜欢

播音员变革广播电视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变革开始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