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美术专业“差生”转差培优的对策及措施

2010-08-15计有勤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差生美术高职

计有勤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北十堰442000)

高职美术专业“差生”转差培优的对策及措施

计有勤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北十堰442000)

转变“差生”是高职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本文就正确认识高职美术“差生”以及“差生”观念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为转差培优提供实践性的参考。

美术“差生”;表现;个体因素

选择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大多处于高考上线者中的最底层,存在差生原属正常。这种情况对高职美术专业来说,更为严重。由于近几年来美术院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美术生入学的要求降低。许多中学为提高本校的升学率和便于管理,把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动员到美术班[1]。这类学生进入高职后,学校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效果差,若仍沿袭以往的教育管理方法,转差培优则难以奏效。高职教育是高职生步入社会的转角地带,是开拓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力的地方。“差生”的存在给高职美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正确认识高职美术“差生”以及应对策略谈谈个人看法。

一、“差生”的特征及其表现

高职美术专业“差生”一般表现为难以与父母沟通,厌学情绪强烈;容易自暴自弃;自我约束能力差,不服管;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不良,常常处于集体的边缘状态,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1.缺乏自信

否定自我,缺乏自我概念,凡事看不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自己闪光的一面,当事临头时,总会产生我不行、不可能的想法,继而在行动中不愿、不敢去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离目标越来越远。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身能力和课程难度,而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畏难情绪。正如一位心理咨询师所说的“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处理才是问题。”

2.敏感与脆弱

由于“差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习惯性的遭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指责甚至鄙视,在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很在意学校老师特别是家长对自己的态度。他们时常把老师与他们正常的沟通交流,或者同学对他们善意的帮助误解为与自己过不去,对于批评更是表现得极为脆弱,或抑郁寡欢,或想入非非,个别心理不健康的“差生”甚至为了老师的一句批评而跳楼自杀。

3.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是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重要心理背景。良好的注意力是工作学习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差生”常对学习之外的兴趣具有指向的广泛性、表现的激烈性等特点,如交友、痴迷电子游戏等,致使他们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很难保持稳定性、选择性、紧张性,注意力的转移与分配等能力欠缺。

4.缺乏毅力

学习是一种极其艰苦的劳动,特别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更需要坚毅和顽强,精细与认真。然而由于“差生”常常经历失败与挫折,缺少获得辛苦劳动后的成功与喜悦,因而他们在学习中不愿意去体验这种艰辛,意志不坚定,毅力不顽强,缺少自我克制。

5.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差生”之“差”的原因,也是“差生”之“差”的具体表现,如做事不认真,只求付出最小努力去对待学习任务,导致做事马虎、粗枝大叶、敷衍塞责,学习上不求上进。

二、转差培优的措施及对策

作为高职美术教育者,在对待“差生”的态度上,应该有正确的认知,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从一致性走向差异性,从共性走向个性,从外部走向心灵,从理智走向情感,从集体走向个体,正确看待“差生”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突破困境,走向成功。

1.正确看待“差生”产生的原因

(1)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因素。每个人都不笨,人在发展上的差异往往取决于后天,而非先天,关键是个体在后天是否愿意去努力提升自己。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捡起来是金钱,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正是这个道理。其实,父母为每个人奠定了差异并不明显的先天性智力因素。有心理专家研究证实,在父母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智力大都正常,出现智力低下的比例极少。

(2)应试教育的痼疾。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学习成绩好就受到多方关注和青睐,成绩差则处处遭遇冷落、轻视和责骂。因此,成绩差的学生便成为家长、教师、同学鄙视的对象,受到社会的排斥,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往往有自卑心理,容易破罐子破摔,考虑问题偏激,心理负担重;“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较多,成就感较少,以致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效率降低,进而对自己的性格、能力、行为、自身价值等产生怀疑。

(3)社会上也有许多人对高职教育持有偏见,把选择高职教育的学生贴上“差生”标签,视为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这也使很多学生没有信心对别人称自己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社会上的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很多学生都担心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学历歧视。

2.帮助学生突破困境,走向成功

(1)正确认知自我。很多“差生”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的存在无关紧要。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卡耐基说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即使是“差生”,也有这样的心理倾向。转化差生的过程,也就是帮助他们扬长避短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解放过程。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差生”的缺点而忽视其优点。这样会使“差生”变得更差,造成教育上的废品。我们一定要对“差生”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长处有用武之地,把他们拉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笔者在差生转化过程中曾遇到一位学生,连续两年美术联考都过了广东省本科线,可被文化成绩挡在本科院校大门之外,迫于无奈上了高职,平日少言寡语精神萎靡不振,很少进教室上课。因在班级年龄偏大,处理同学间问题有自己的一套,无形中成了这班男生中的“老大”。很多老师对这位不守纪律、说话阴阳怪气又影响其他学生不进教室上课的学生十分头痛。“反正不学习,给开了便于我们教学”的言论时有流露。笔者则利用他讲义气、在足球和排球场上集体荣誉感强、同学关系和谐融洽等优点适时鼓励,和他真心交朋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该生毕业半年就在广州与大学同学一起自创公司当起了家装公司老板兼设计师。由此可见对“差生”所犯的错误,我们要沉着冷静分析事情的原因,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在成长的路上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现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宽容和理解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2)树立远大的抱负。著名作家杨朔就说:每个人心里都埋藏着一团火种,只要你善于拨,它就会熊熊燃烧起来。立志成就一番事业,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是学生追求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与依托。有了这种理想基础,学生在学习上即使遇到困难与阻力,他们会认为那是暂时的,一定能克服的。

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主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发展。美术教育的责任同样不是把学生训练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表现出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高职美术教育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不能扼杀所谓“差生”的创造欲望,要让他们的个性在美术课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教师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展示个性,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更加活跃。许多优秀设计作品都源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3)学会学习。从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学会学习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首要条件。在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今天,更要从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在体验一个个成功喜悦中增强自信,最终走向成功。美术特长生普遍对专业课感兴趣,让他们在发展专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在成功中酿造自信,从而激发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树立提高文化课水平的信心,可收到扬长避短之效。这也是转差培优较好的教育方法。

(4)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有必需的知识储备,更有足够的心理、人文素质准备,要尽可能早的与社会实践接轨。学生在校学习时有“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要求不高,只求合格。但在工作后就会发现客户对其创作的作品满意了就是一百分,就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不满意就是零分,不存在中间状态。若学生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作业马虎潦草、办事粗心大意、生活懒散等,那么他将来设计的方案很有可能不被客户认可,使辛苦和努力的劳动成果成一堆废纸。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证实,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重要保证。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老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精的人。大科学家爱迪生当年也是一名“差生”,被学校劝退,在母亲培养下成才;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曾经是一名愚顽不化的“差生”,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后来遇到了对他不抱成见的恩师陈玉峰才浪子回头,爆发对学习的热情,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5)汲取错误与失败的教训是走向成功的开端。其实失败和错误对人也有益,拨开失败和错误的迷雾,真理就会光芒四射。从错误中学习,能立于不败之地。没有错误,我们永远不知道成功的坐标,错误是成功的起点,人所犯的错误其实就是人生的导师。因此作为教师就要鼓励那些“差生”大胆探索,要使他们认同爱迪生对失败的看法。有人说他寻找灯丝失败了500多次,而他却认为自己成功地知道了那500多种材料不可以用作灯丝。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也都是从“错误经验”中诞生。引导“差生”正确归因,是他们走出迷惘,迈向成功的重要条件。更多地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为能力,使其下次去完成某件事时抱着成功的希望积极地干下去;要更多地把他们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使其下次去完成某件事时为取得成功而更加努力。要引导“差生”学会把成功归咎于客观的稳定性原因,把失败归咎于主观的不稳定原因[2]。只要“差生”有了这种面对失败的态度,就会增强勇气和自信,获得进步和成功。

(6)培养坚毅与顽强品格。成就事业的背后,总有跋涉者的艰辛、执著、坚毅与顽强的品格。在创造性活动以及复杂问题解决中,同样需要有对问题磁铁般的吸引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差生”多一份自信与勇气,坚毅与顽强,执著与追求,精细与认真,相信他们同样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三、结语

成功的教育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和睦相处的过程完成的。教师必须要有能包容和理解他们缺点的爱心,通过交流、沟通达成正确的共识。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宝藏,差别只在于有的人开掘了它,而有的人没有开掘它”。“差生”和好生是相对的,关键是教育者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的作用,通过风趣而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然会引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必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能激发学生的智力,并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承认并重视美术生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选择,遵循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学生就一定能通过大学教育完善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1]计有勤.把握高职美术生思想特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15.

[2]郑美芳.略论高职高专数学差生的非智力因素及教学对策[J].科技信息,2006(10):106.

Countermeasures of Transform ing“Poor”Art Students into Qualified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 You-qin
(A rt&Design Department,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Shiyan 442000,China)

Transfo rming“poor”students into academically qualified students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 rou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imp 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This paper,focusing on co 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poo r”and their origination,conducts the analysis and puts fo rward its ow n view s,and p rovides p ractical references in transforming the“poo r”into the qualified.

“poo r”art student;performance;individual facto r

G711

A

1008-4738(2010)03-0015-04

2010-05-22

[项目来源]湖北省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美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Y330)阶段性研究成果。

计有勤(1959-),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差生美术高职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