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篇中的隐喻——以《蜗居》中的对白为例

2010-08-15孔祥晶

关键词:蜗居蜗牛隐喻

孔祥晶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篇中的隐喻
——以《蜗居》中的对白为例

孔祥晶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解释语篇中的隐喻现象需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合作。文章以电视剧《蜗居》中含有隐喻的对白为例,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结合语境如何对语篇中的隐喻进行解释的问题。

语用学 ;隐喻 ;《蜗居 》;对白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 (metaphor)看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现代语言学的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定义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1]。根据这一定义,隐喻就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夸大 A、B两事物的相似性 (把 A直接说成是 B,或者把 B直接说成是 A),用表面看来不合情理甚至是荒谬的话语来含蓄地说明一个道理。隐喻中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应该说是构成隐喻的基础。但是,成功的隐喻并不一定要以已经存在的或已被人们发现的相似性为前提,往往是说话者或作者想象中的相似性更具新奇性和认知功能。这种新奇性往往使得某个含有隐喻的表达有悖于日常言语的使用规则,从而成为对正常语言的偏离。Grice曾列举出许多由于违反会话准则而产生的修辞格,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隐喻[2]。它的使用使得原本刻板的说理变得生动形象,且不着痕迹地加强了说话的语气。隐喻之于语篇和表达的效用,我们不难感觉到,但如何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实上,一直以来解释隐喻是一个令语义学家感到棘手的问题。Grice认为,可以把隐喻看作是会话含义的一种特殊情况,从违反会话准则,或者说从语用角度去解释隐喻可以作为一种尝试,但这远远没有揭示隐喻的本质[2]。必须看到,单从语义的角度去解释隐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牵涉到语境的因素。而在对隐喻的理解过程中,背景知识和语境毫无疑问起着很大的作用。考虑到语境的因素,结合语言的背景知识,从语用学的角度或许可以对话语的隐喻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下面就以电视剧《蜗居》中的对白为例,揭示其中的隐喻对于突出主题、增强语气以及引发观众共鸣所发挥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蜗居》中的隐喻对白及其作用

都市情感剧《蜗居》曾在各电视频道热播,并一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剧中的人物、情节,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在引起广大观众深思的同时,更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一时间在互联网和纸质媒体的娱乐版面上总能见到热心网友和读者就剧中的某个方面所发表的热议。的确,该剧作者六六用真实得近乎冷酷的笔触倾力描绘了都市男女在面对道德与情感、权利与诱惑等敏感问题时的不同反应与表现。其中,既写出了大都市里的小人物的奋斗、挣扎与坚持,也有所谓高官的迷茫、自省和毁灭,可谓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当然,在一片喝彩中也的确夹杂着一些批判的声音:或曰主题太过敏感,或曰有悖主流舆论导向。其实,对于一部优秀的剧作来讲,这也实属正常现象。

《蜗居》中有许多对白值得咀嚼和回味,尤其是一些隐喻的运用显得恰到好处。看上去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原本复杂甚至是相当深奥的道理,经剧中人那么三言两语,或是打个比方,轻松诙谐地就讲得很明白、很透彻,发人深省。那么作者究竟怎样利用隐喻来达到作品的艺术效果的呢?这里我们不得不借助隐喻涉及到的两个语义领域来加以分析。隐喻的构成包含本体和喻体,也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两个领域 ——源领域 (source domain,或 donor domain)和目标领域 (target domain)[3]。被说明的领域即目标领域,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特殊的图式结构,或者说不同的语义结构特征。隐喻中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两个不同语义场之间的对立、对比和互动。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4]。根据理查兹和布莱克提出的用来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互动作用理论”,隐喻聚焦在个别的词或词组上,但是,隐喻效果的达成取决于它与同一话语中其他词或词组,以及与语境的关系[5]。就像冰山一样,实际出现的词语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下面隐含着整个冰山,整个相关的语义网络。

(一)隐喻中尽显幽默的魅力

生活中免不了柴米油盐、磕磕绊绊。对于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小人物来说,经济的拮据、生存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牢骚和抱怨就自然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节目。说到牢骚、抱怨,人们头脑中会不由自主地闪出怒目圆瞪、双手叉腰、唾沫乱溅的泼妇形象,并且这两个词带给人的多半是反感和厌恶。但在《蜗居》中,抱怨和牢骚不论是发自受过高等教育的郭海萍,还是小学没毕业的老李,听上去都那么有趣,令人忍俊不禁,而其中的隐喻又是那么贴切,令人回味。

“一包尿片一百多,一罐奶粉一百多,一进一出双向收费,你比中国移动还狠啊!”

日常生活中,家庭主妇们对抚养孩子所经历的艰辛颇多抱怨,我们本也司空见惯,可是郭海萍用调侃的语气所发出的抱怨却让人怎么也反感不起来。把源领域——婴儿生理上的一进一出双向消费,拿来与目标领域——中国移动相比,听起来那么新鲜,那么滑稽,仔细揣摩却又不无道理。

“文学?文学就是鱼上的香菜。有鱼,香菜才好看。没鱼,一盘香菜你吃的下去吗?”

文学与香菜,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物,却被海萍比对得有板有眼,活灵活现。是啊,生活就好比一盘鱼,在有滋有味、营养丰富的基础上,再添加上色泽诱人、清香有加的香菜,便是锦上添花;如果是一盘烧焦的鱼,或是压根就没有鱼,那么香菜的妙处又有谁能体会得到呢?这里借助源领域中香菜与鱼的关系巧妙映射目标领域中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讲得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再来看看几辈人挤居在石库门鸽子间的大老粗——老李是怎样用隐喻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牢骚和抱怨的。

“……别说生米煮成熟饭,你现在就是生米煮成爆米花,人家要跑照样跑掉!”

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是老李一家人感叹现在的姑娘活得现实,自家经济困难,又没有房子,儿子讨不到老婆。老李的母亲李奶奶根据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劝孙子与女友把“生米煮成熟饭”。老李没有什么文化,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讲不出什么大道理,然而,生活的艰辛、岁月的磨砺却让他对生存和现实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生米煮成爆米花”无疑是一则近乎荒唐、颇为夸张的隐喻,但是它的运用却让人于幽默中体会到了一种无奈与辛酸。

“婚姻是什么?婚姻就是圆角分,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姻就是将美丽的爱情扒开,秀秀里面的疤痕和妊娠纹。”

将婚姻比作“圆角分”和“妊娠纹”,听上去那么市侩、那么尖刻,却是此刻海萍愤怒悔恨心理的真实写照。婚姻和爱情不是总能带给人们温馨与甜蜜的感觉,有时也会引起人们痛苦与烦琐的联想。“圆角分”与“柴米油盐酱醋茶”代表了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的琐碎庞杂;而“疤痕”与“妊娠纹”则真实地记录了婚姻中甜蜜过后的苦涩和烦恼。这一比,就完成了从源领域到目标领域经验的映射,帮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婚姻与爱情。

(二)隐喻中还原生活的真实

廖美珍教授曾经讲过:“人是语言,语言是人,我说故我在。”[6]因为有了语言,我们的生活才有声有色。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认知现象,如果运用恰当,往往会令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富艺术性和技巧性,从而借助语言把对生活的理解、感悟、憧憬,甚至是抱怨,贴切生动地传达出来。隐喻常常能把那些让我们觉得难以说清的、抽象的东西诠释得精当到位。

还是回到《蜗居》。妹妹海藻目睹了经济困顿带给姐姐的精神折磨,急于帮助姐姐和自己摆脱蜗牛的命运。她在切切实实体验到金钱和权力带给她精神上的刺激和愉悦以后,经不住诱惑,深陷道德与情感的漩涡,无法自拔。最终,海藻选择了拿青春赌明天,落得遍体鳞伤。面对身心俱疲、精神崩溃、神情飘忽游离的妹妹,海萍心里五味杂陈。但是生性坚强、不肯认输的她又必须担当起挽救妹妹的责任,于是,她充满深情又不无感慨地谈起了她的人生哲学。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有原则的,我不想抄近道,我更不想投机取巧,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插队比我先拿到票,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我真的不服气,有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这份儿坚持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这里,海萍用“抄近道”、“插队 ”比作生活中那些不按原则办事、投机取巧的行为,让人觉得那么形象,那么真实,那么熟悉,又颇具一点哲学味道。如此化抽象为具体,娓娓道来,比起简单生硬的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海藻在经历了生死抉择之后,对姐姐这番肺腑之言自然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海萍借用隐喻成功地实现了她劝说妹妹鼓起生活勇气的目的。如此,隐喻的妙处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和印证。

(三)隐喻化的标题耐人寻味

摩尔指出,隐喻涉及的是对已有意义的一种召唤性使用 (evocative exploitation)[1]。听话者被要求想象、探索、再创造或创造我们第一性语言中所没有的编码的一系列相似性。这种创造性工作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把隐喻当做字面意义来理解。从剧名看,“蜗居”比喻那些大城市里的小人物们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到头来自己的努力程度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房价飞涨的速度,只能在租来的斗室里蜗居。按照这样的理解,这题目里似乎多少透着那么点悲观和沮丧。但是,让我们看一看剧中郭海藻与宋思明的一席对白,或许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含义。

郭:你第一眼看到蜗牛,你在想什么?

宋:我在替它担心啊,它这么慢,这么小,这么弱,需要在这个复杂的大千世界里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随便谁一个无意的脚步都会把它踏扁了,我很舍不得。

郭:没想到像你这么刚硬的人,会有这么柔软的心。

宋:应该说是软弱。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像这蜗牛一样,背着重重的壳,慢慢地爬行。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蜗牛没有壳,那会不会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或者像鱼一样在水里游弋?但它是蜗牛,只能爬行。

郭:你知道吗?小蜗牛曾经问过妈妈一个问题,它问,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么重硬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支撑,爬得又慢,所以就需要一个壳来保护我们呐。小蜗牛又问,可是毛虫姐姐它也没有骨骼,爬得又慢,为什么它就不用背这么重又硬的壳呀?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可以变成蝴蝶呀,天空会保护它。小蜗牛又说,蚯蚓弟弟它也不会变成蝴蝶,那为什么它就不用背这么重又硬的壳呀?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小蜗牛哭了,它说我们好可怜呐。天空也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你猜,蜗牛妈妈怎么回答它?

宋:怎么回答呀?

郭:妈妈说,我们有壳,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经海藻这么一阐释,蜗牛的形象立即高大起来。我们心头的沮丧、阴郁被一扫而光。自觉不自觉地我们都会受到一种鼓舞,一种感召,感到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从这个角度分析,似乎《蜗居》这题目不再是一种自嘲或者嗟叹,反而成为小人物们对自身的勉励和肯定。这么一来,作者就借助隐喻巧妙地完成了对蜗牛——这种渺小的几乎要被世界遗忘的动物的重新定位。同时,作为昔日“弱小”的代名词的“小人物”也勇敢地摒弃了多少年来困扰自己的宿命咒语,以一句“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的响亮誓言高调地发起了自己向命运的宣战。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小人物与蜗牛有着何其多的相似性啊?也许这些小人物骨子里那股坚韧、执着、自强和奋斗的精神正是作者要借助隐喻来传达给观众的信息。

二、结语

总之,解释隐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首先要辨认语篇中的隐喻,然后才能对语篇中的隐喻进行解释。由于隐喻语言不同于一般的具有会话含义的话语,它常以两事物间的类同之处为基础,故而语用学家需要借鉴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事物的类同之间建立起联想,这是隐喻的心理基础。对这一点的解释工作要靠心理学家来完成。但是必须看到想要单纯从语义角度、从语用角度或者从心理角度去解释隐喻都不会十分成功,而是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和阐释学等多角度进行,需要这些学科的通力合作,同时要求研究者有博大的胸怀和广博的知识。相信随着以上列举的各学科门类的发展和相互合作的进行,对含有隐喻的会话含义的解释和研究工作一定会呈现新的可喜局面。

[1] More,F.C.T.On taking metaphors literally,[M]//D.S.Miall(ed.).Metaphor: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Brighton:Harvester Press,1982:35.

[2]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育与研究,1999(4).

[6]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 (上)[J].修辞学习,2005(3).

I nterpretation ofMetaphor in Discourse from the Angle of Pragmatics——A Case Study of the ClassicalL inesin Dwelling Narrowness

KONG Xiang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HuaZhong Nor mal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

The interpretation ofmetaphor in discourse involves linguistics,psycholog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The paper,taking the TV series ofDwelling Narrownessas a study subject,analyzes some dialogues containing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thus to achieve successfu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aphor in discourse.

pragmatics;metaphor;Dwelling Narrowness;dialogue

H030

A

1671-7422(2010)06-0045-03

10.3969/j.ISSN.1671-7422.2010.06.012

2010-09-27

孔祥晶 (1974— ),女,山东济宁人 ,硕士生。

(责任编辑 尹春霞)

猜你喜欢

蜗居蜗牛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不要蜗居我们的蜗居
蜗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蜗牛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