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话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

2010-08-15邹艳辉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主体生命精神

邹艳辉

(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福州 350108)

大学生对话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

邹艳辉

(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福州 350108)

对话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对话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唤醒大学生主体性、彰显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话语空间,回归生活世界,倡导批判精神等路径实现教育意义分享和师生共同发展。

大学生;对话教育;价值意蕴;行动逻辑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似乎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对话正发展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渗透社会各个领域,对话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成为人们达到目的的有效策略。大学生对话教育是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体现,是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新探索,是教学和教育方式改革的新尝试。

1 大学生对话教育解析

对话哲理源远流长,在中西方文化中,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建构知识,对话不仅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也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教育功能。马丁·布伯认为对话双方是交互主体的“存在”,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敞开心怀的平等相遇。精神相遇、视域融合、民主平等、“我—你”关系成为对话理念的中心话语,对话不局限于交往双方之间的狭隘的言语谈话,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敞亮与接纳,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双方精神的承领,在理解、确认、反思中生发新知识,激发灵感,碰撞出新思想。“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1]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主阵地,大学教学质量关系未来培养人才的质量,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才能为大学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对话正逐渐被学校教育接受和认可,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新的视界,为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对话教育不仅是教育交往的方式,也是教育情境,同时也是教育过程本身。对话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仅局限于师生教学中,同时也体现于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相互关系中,不仅仅是民主平等、自由创造的教学精神的彰显,也是参与管理、理解管理、创新管理的管理意识的崇尚。对话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把个体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处世与工作的经验参与其中,而且还需要把大家的共同经历进行理论加工,达成理解,创新知识。因此,对话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是教育者和相关教育主体在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等媒介而进行的话语、精神、思想、价值等方面的双向互动交流,旨在充盈完满的精神世界,建构独立人格,实现意义分享和共同发展的教育活动。

2 大学生对话教育的价值意蕴

2.1 对话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社会观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当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还未确立,旧的价值观念还尚未消退时,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是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的价值观最为多元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他们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重新组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异质性;崇尚民主平等,追求个性自我,具有强烈的对话品性与诉求。多元价值观念的并存为大学生对话教育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话,实现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交融和整合。

大学生富有朝气和活力,思路开阔,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公平意识,敢于批评,渴望参与,勇于竞争,希望显示自己能力,摆脱他人的束缚和干涉,与他人平等对话,根据在对话中的体验、领悟确立自己的判断,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积极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对于不公正、不平等现象深恶痛绝,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的较大差距,尤其社会愈进步、愈复杂,心理成熟延后现象愈明显,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思想上的不成熟加剧了大学生对自我的矛盾认知。大学生开放、民主、平等的性格特征和身心发展不平衡为开展多元对话教育提供了契机,对话成为了解、帮助、接纳大学生,合理化解冲突的有效方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2.2 对话教育是唤醒大学生主体性的本质诉求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征,对话强调尊重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主张按照人的特性和内心需要去激发人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实现教育目标。“真正的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交谈。它在相互协调和激发中扩大谈话双方相互的眼界,使精神生活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2]对话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之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大学生自主精神的焕发是在“你一我”对话中进行心灵对话和精神沟通的过程,通过思想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形象的感召、情绪的感染和心理共鸣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出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并由此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养成独立的思维品质,造就勇敢的批判精神、发展创新等心理素质。

2.3 对话教育是彰显生命价值的必然要求

对话教育是以生命为取向,追求生命价值,探寻生命的意义。生命只有在不断的碰撞交融中才能激发出新的活力,才会具有一种不断再生的完满而充盈的生存状态,平等、自由、民主的对话能极大地拓展人精神生命的空间,丰富人精神生命的体验,回归人本真的生命状态,给人的生命样式提供多种多样的规定性和可能性。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的积极追求,努力探索,个体生命在与世界的开放对话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品味生活的欢乐,感受生命的快乐。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感悟生命,领悟生命的真谛与意义,提升人生的境界与价值,实现生命的超越与升华,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越超世俗,在品味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学会理解,以仁爱之心去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保持生命的热情与信心,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3]

3 大学生对话教育的行动逻辑

3.1 创设话语空间,激发对话意愿

对话教育的目标是创设对话平台,拓宽对话空间,激发对话意愿,使学生在对话中做出选择,达到视域融合,实现价值分享,迸发新意义与价值。对话分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书对话、自我对话,任何一种对话都要有一定的话语空间,使对话主体有回应的时间与空间。“这种对话打破了预设的权威,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通过参与对话确认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够在对话过程发现自己作为主体的意义所在。”[4]因此,构建对话平台是对话教育的起始,是激发对话主体的基础。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拓宽了学生对话的路径,为大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了条件。借助电子邮箱、MSN、BBS、QQ等网络媒介,让学生有平等参加和继续交往的机会,才有表达愿望、感情、打算的均等机会,才有做出判断、劝告、解释以及向辩护挑战的均等机会,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相互交往变得快捷、便利,对话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对话性空间意味着教育的共同世界是各种不同的声音共同存在的场域,这些不同的声音应该具有相互之间表达、倾听、交流的可能。不同的声音之间的平等性是对话进行的根本性条件。”[5]对话主体在对话性空间自由表达,或慷慨激昂,或涓涓细流,或据理力争,或娓娓动听。大学生对话教育是一种包容异质的教育活动,“它能够容纳来自各方的不同的声音,主张不同的思想、观点以及知识与信息的互补、交流与激荡,达到知识、思想的共享与创生,从而形成一个对话共同体,这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创新的共同体”。[6]对话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教育过程,其内涵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范畴,其更注重追求民主平等、轻松自由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精神世界与教育引导的融合,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的敞开和彼此接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回归生活世界,强化对话实效

对话不仅是言语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实践方式。对话教育在真实情景中获得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在生活世界中分享对话带来的畅快与顿悟。对话教育中所创造的各种价值情景,能使各种价值呈现在对话者面前,影响受教育者的对话体验,使之做出选择、付诸实践。回归大学生生活世界是对话教育的落脚点,是对话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着力点,是大学生自我对话的支撑点。因此,对话教育双方具有各自的经验结构,这种经验结构构成了对话的视野,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可寻求对话的话语、主题和素材,寻求最佳的切入对话时机,知晓将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又在对话中让学生走进自我的生活世界,实现对话主体间多层次的具体生活世界的相互碰撞、交流、渗透、融合与发展。对话教育实现了教育者和学生生活世界的相遇、融合,创造了师生自我与价值视域自由交往的际遇,促进了个体领悟分享过程愉悦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生成,强化了对话在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有效性。

3.3 倡导批判精神,实现对话创新

对话教育具有开放性、民主性,还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对话教育的创新性不仅仅体现在对话主体视域的交流和融合,更体现在价值和意义的建构,“对话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桩理解的事件,而理解的过程也可以被认为是一桩对话的事件。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对话主体双方的视界融合过程,视界融合的结果是一种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这一过程不可能是某种预定知识的复制与客观再现,而是新知识与理念的生产与创造。”[7]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还包括批判性和生产性。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对话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说服与压制,而是在不断汇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意义。对话本身拒绝陈腐与雷同,不断追求与力图创新是对话教育基本诉求。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对话教育中,可引导大学生大胆质疑,不畏惧权威,敢于提出自我观点,勇于据理力争,通过辩论赛、学术论坛沙龙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新精神,实现知识的再生。

大学生对话教育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民主、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渐入人心,师生在相互理解中进入彼此的精神世界,强化或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实现大学生个体知识的社会建构与自身素质的提升,这也是教育对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回应。

[1]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安世遨.生命与生活: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根基[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2.

[4]黎琼锋,何洪.对话,不仅仅是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及其价值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22.

[5]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安世遨,创新与建构: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内在品性[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86.

[7]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4.

Abstract Dialogue education represents the tenden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education.Meanwhile dialogu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much helpful to college students’growing both on mind and body,remind themselves of subjectivity,and convey the value of lives.And the sharing of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and the teacher-student common development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constructing discourse space,returning to realworld and promoting criticalwill,etc.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dialogue education;value connotation;action logic

The Value Connotation and Action Logic of Dialogue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ZOU Yan-hui
(Department of Com puter,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Fuzhou Fujian350108)

G647

A

1671-4733(2010)03-0108-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0.03.34

2010-08-21

邹艳辉(1980-),男,江西峡江人,硕士,助理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学研究,电话:13509362652。

猜你喜欢

主体生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