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体验与沉思
——论毕淑敏抒写大自然的散文
2010-08-15李桦
李桦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系,安徽 蚌埠 233000)
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体验与沉思
——论毕淑敏抒写大自然的散文
李桦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毕淑敏抒写大自然的散文,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仰慕之情,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只能相互尊重、相互感应、相互交流、和谐共存的哲学观,认为人类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寻觅人与自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才能正确处理好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矛盾,谋求人类更好的前途。毕淑敏正是通过自己的散文创作,形象地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宇宙观及生态意识,善待自然,减少对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尊重自然;聆听自然;善待自然;和谐共存
毕淑敏是当前深受读者欢迎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创作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其中有一类抒写大自然的散文更是角度独特,新意迭出,应当引起我们格外的关注和研究。她的这类作品取材广泛,既有对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军旅生活的描写与感悟,又有对天地万物和人性的敏锐体察与把握;既有对自然、宇宙奥妙的探索,又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透过她的这类散文,我们发现其中流贯着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体验、深邃沉思以及异常强烈的人文关怀。那么,毕淑敏的人与自然观是如何形成的?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认识?本文想结合她的成长历程和散文创作,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一、尊重自然,从自然无声的教诲中感悟生命与宇宙的真谛
一个16岁天真烂漫、生活优裕的北京少女,在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从当时中国内地最先进最繁荣城市北京,来到了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当卫生兵猝不及防中,灵魂经历了大的恐惧,大的悲哀,大的绝望。这种意外的巨变,曾经使她陷入生存的困境,但也锤炼了她的生命,磨砺了她的意志,重铸了她的灵魂。她把这一切看作是大自然的馈赠,大自然给了她无声的教诲,她从大自然那里获得了宝贵的启迪,懂得了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在险境和苦难中闪烁出奇异的光芒。
在阿里,除了冰峰就是雪原,冰冷的银色世界几乎完全和绿色隔绝,酷寒缺氧飓风战争,冰峰雪崩,汽车失事,强烈的紫外线,置人死地的高原病,还有军旅拉练生活中的极端的跋涉……喝的是60度就开的水(气压低造成的),吃的是罐头和脱水菜,由于大雪封山,一年当中有半年收不到家里的来信,到了七八月份,也无法脱去厚厚的棉衣,“否则夜里所有的关节就会嘎嘎作响”(《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希望》)。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藏北高原,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毕淑敏的“昆仑系列”散文中常常流露出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在《绝望之后的曙光》中,作者细致地描绘了自己17岁时曾求死未成,意志重新屈服于求生本能的过程。那年,她所在的部队到海拔5000米“雪线”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去野营拉练,她们每人身背枪支弹药、红十字包、干粮袋、行军帐篷等70斤重的物品,要走120华里的山路,在攀越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时毕淑敏第一次想到了死:“我身上的所有感官,感受到的都是痛苦与折磨,这样的生命,我再也不想拥有了。我要结束生命,从此长眠,埋骨雪山。”在阿里,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毕淑敏曾看到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成为冰山的一部分。戍边多年的老医生回家探亲时,为大家带走了整整一旅行包的信,然而那些信和老医生一样,一去再没有踪影,“原来他下山乘坐的车翻了,这在高原是很平常的事,熊熊烈火吞噬了他银发苍苍的头颅,那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顷刻之间化为青烟。”(《信使》)可见,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随时可能面临的死亡,给毕淑敏年轻的生命以极大的震撼,也考验着她的生命意志,锤炼着她脆弱的灵魂。她不得不面对自然反思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反思自己如何了解自然、学习自然、适应自然,在与自然的这场奇遇中建立新的关系,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感应、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谐相生。
毕淑敏被命运放逐到自然与社会最原始的状态,除了物质上极度匮乏之外,还有精神上的迷惘,她产生了生命被抛向孤独、死亡和虚无的困惑: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该怎样度过我的人生?她思考着人与自然、宇宙、永恒、生死和命运等问题。那时她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白天面对雪山夜晚面对苍穹,几个小时一动不动,无名的感动让她泪流满面或是久久微笑。阿里的开阔与博大,使她与大自然格外亲近,她常常与苍穹和星空对话,与雪峰和冰川晤谈,她终于明白了:“无穷无尽的冰川雪岭,它们虽然恒远,却是了无生命的,只有人才是这冰雪世界最活跃的生灵,我们原本是从自然中来,我们必有一天要回到自然中去。”(《灵魂飞翔的地方》)“艰苦本身是不足畏的,这么多的山,这么大的山只能静止在那里不动,而我却可以走动,可以思想,我便又悟出生命之可敬来。”[1]134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她获得了生命的真理:“在西藏,当你真正面对茫茫的雪原,才会知道什么叫生命,在亘古的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何其短暂而渺小,与生命本身相比,人生许多不可逾越的痛苦就变得根本不算什么了。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为生命的发展做点正面贡献。”(《对生命的深深悲悯》)毕淑敏是“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泥沙俱下的生活》),她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悲悯情怀,但对生活并没有产生厌倦情绪,她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就是如何善待每人仅有一次的生命,积极地为生命的发展做点贡献,这就是她的生命哲学。
二、聆听自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保持生命的本色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人的生理结构和自然的普遍秩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与自然、宇宙相互渗透、相互感应、息息相通。人应当注意倾听自然、宇宙发出的信息,以便保持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毕淑敏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产儿,是从大自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根在大自然。毕淑敏用心灵去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顿悟到人与大自然本来有着许多相似的命运和习性,人类思想不足以解释我们日益加重的困境,只要人真诚的与自然沟通,静心倾听自然的声音,保持与自然的对话,寻求它无言的启示,就能从中找到答案。她说:“我喜欢到大自然中。人与自然有一种交流,与山水之间有一种能量在补充和交换。”[1]129在毕淑敏的散文创作中,我们很容易体会到她对生命固守着“自然”的这个原则,她十分注意寻觅人与自然、宇宙的感应点,注意探索自然与宇宙的奥妙,不倦地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命运,抒写出对自然和人类博大、深沉的爱,使读者从中发现一个新天地,进而更积极、更乐观地爱下去、生活下去、工作下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事事求上位,处处讲铁腕,追求“强势”,这种风潮却似乎与先祖追求安身立命的大儒之道越来越疏离,在风驰电掣的忙碌中,现代人是多么期望自己和他人的柔和啊。毕淑敏在《柔和》中告诫人们“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在毕淑敏看来,“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内在的原则和外在的弹性充满和谐的统一”,“柔和是力量的内敛和高度自信的宁馨儿”。外柔需要内刚作基础,柔和的心境比柔和的姿态更重要,而这种温柔淡定的心境需要靠自我的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毕淑敏启发人们从大自然中寻找答案:“看看天空和海洋吧。当它们最美丽和博大,最安宁和清洁的时候,它们是柔和的”,毕淑敏提醒人们: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目光柔和了,就更能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转达温暖的诚意。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这篇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智者的睿智与深刻,使人在迷茫的生活情景中,获得一些心灵的启迪。
“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疲倦发生的时候,人整个地困顿和蜷缩起来,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既不爱惜自己,也不热爱他人,得过且过地敷衍着工作。在身体疲倦的背后,是精神率先疲倦了,人丧失了好奇心,不再求知,生活纳入尘封的模式。甚至婚姻也会疲倦,它刻板地重复着,没有新意,没有发展。爱情的弹性老化了。疲倦到了极点,人会完全感觉不到生命和生活的乐趣,所有的感官都在感受苦难,呼吸窘迫,四肢蜷曲,渐渐逼近窒息了。当疲倦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毕淑敏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大自然:“看看大自然如何应对疲倦吧。春天的花开得疲倦的时候,它们就悄然地撤离枝头,放弃了美丽,留下了小小的果实。当风疲倦的时候,它就停止了荡涤,让大地恢复平静。当海浪疲倦的时候,洋面就丝绸般地安宁了。当天空疲倦的时候,它就用月亮替换太阳……”毕淑敏从自然中获得无言的启示:疲倦是可以战胜的,方法是平心静气的休养生息,“法宝就是珍爱我们自己”,“战术就是宁静致远”(《疲倦》)可见,毕淑敏从自然的启示中找到了现代人应对疲倦的良方。
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的多重身份,使得毕淑敏有一种冷静客观审视自然和人生的视角与叙事方式,她的散文感悟天地自然,体察物性人性,为受伤的生命和脆弱的心灵开出一剂剂良方。她引导人们感悟大自然,保持生命的本色,启迪人们如何让生命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她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她对人的生命的关照,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呵护。
三、善待自然,寻觅人与自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虽然在社会环境中生存,但最终还是要归之于自然界的生存,自然环境的改变可以随时改变社会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终还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重视自然对于生存的意义,把自然作为人类生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2]29。这是人类世代相承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就高度重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的存在状态相和谐。近代工业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在经济杠杆作为精神主轴的商业化时代,人们身心浮躁,急功近利,把追求财富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与自然的关系俨然变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现代科技面前,自然成了被索取的对象,人们对自然生态肆意摧残破坏,对地球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使之屈服于满足人类日益膨胀的无限欲望。结果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后患:气候异常、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灾害频生,它们威胁着整个人类的未来。“文学关注的应该是人类所有的生存状态,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发展环境。”[2]30毕淑敏正是通过自己的散文创作,启发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善待自然,减少对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郎天下高,神州青衣秀》为人们展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完全自然生态化的理想世界,体现了毕淑敏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热爱。二郎山扼守川西,地处天全,山上峥嵘的岩石都被无处不在的绿色植物包裹着,天全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连庄稼都算上,天全的植被达到了地域总面积的96%,除去房屋和道路,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绿色。层出不穷的绿色铺在地上,敷在山上,映在水底。“在天全的日子里,会觉得自己的肺腑被绿色的空气所荡涤,眼光也被绿色点染,手指上也沾满了绿色的汁液。有了这样丰富的植被,才能濡养出大熊猫、扭角羚、水鹿、白唇鹿等珍稀动物的家族。”天全的自然生态,一方面来源于二郎山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天全有堪称全国第一的充沛降雨,年降雨量达到了1700毫米。另一方面,这几年,二郎山退耕还林还草(以前山上种了庄稼),天全才变得这般郁郁葱葱。作者还描写了青衣江的水美:“青衣江仿佛一块巨型翡翠,被一巨轮碾破成无数碎玉,撒落在莽莽二郎山的峡谷之中。”作者坐在江畔,闻着“最本质最洁净的水”散发出的最纯正的气味感到心旷神怡。没有生态,就没有环境,没有环境,就没有人类。毕淑敏对二郎山、青衣江自然生态的生动描写,不仅继承了中国文学生态表达的传统,还体现了现代人强烈的生态意识。
《旷野与城市》是篇精美的短文。在作者笔下,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旷野与城市的对峙其实是自然与文明的对垒。现代文明侵蚀了自然环境,旷野日益退缩着,它有强大的包容性,它起初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人类的掠夺和毁坏,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作为一位怀有崇高人文精神的作家,毕淑敏在慨叹自然的同时,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玛雅古城、庞贝古城,并以这些历史名城作为参照系,提出自己的反思,借文字传导出她对人类命运的慈悲忧虑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性思考:“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玛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这种点睛之笔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它启迪我们,人类如果一味地向自然宣战,破坏了自然,也破坏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最终只能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旷野与城市的最佳距离,努力寻找自然与文明的最佳状态,让人与自然在和谐中发展。作者敏锐的思辨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同时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善待自然,善待我们的家园,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身。
毕淑敏的散文既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又保持了理性的批判精神。她的目光常穿越生活的表象,发现影响人们生存环境的种种弊端,并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贵州醒来》揭露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触抚绿色》通过描述大兴安岭森林被砍伐、植被被破坏的情形,告诫人们森林不仅是“城市的肺”,而且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砍伐森林,恩将仇报”,其结果必然会使水土流失,造成水旱等灾害。近些年,由于百合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人们对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百合。毕淑敏提醒人们:“百合这种植物,是植物中的山羊。”山羊在山上走过,会啃光植被,连苔藓都不放过。百合也需要生长在山坡疏松干燥的土壤里,要将其他植物锄净,周围没有大树遮挡,这样就会造成土壤沙化,“百合虽好,土地却飞沙走石。”毕淑敏呼吁人们尽量少种少食用百合,这样,“西北的坡地上会少开一朵百合,会少沙化一笸黄土。”(《冻顶百合》)毕淑敏借《奶牛的第三次哭泣》这篇散文对人类敲响了警钟:“对资源无限制的掠夺和对其他生灵的涂炭,对物质穷奢极欲的追逐和靡费,将是人类自掘的巨墓。”作者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那些在金钱和利益驱动下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者,希望人们对自然资源取之有节,用之有度,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这充分体现了她悲天悯人、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
毕淑敏有一颗仁慈博爱之心,她珍爱自然,善待万物,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她抒写大自然的散文,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只能相互尊重、相互感应、相互交流、和谐共存的哲学观,启迪人类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寻觅与自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才能正确处理好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矛盾,谋求人类更好的前途,以免在盲目挑战自然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毕淑敏.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毕淑敏演讲与低语[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
[2]吴圣刚.生态表达与文学的价值[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9):29—32.
I206.7
A
1003-2134(2010)05-0102-04
2010-03-30
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毕淑敏散文研究”(2008sk02)
李桦(1961-),女,安徽蚌埠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高级讲师。
责任编校 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