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探讨

2010-08-15张丽娟王秀希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教师教学

张丽娟,王秀希

(邯郸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一、引言

高师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主要由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组成,心理学是培养教育能力、训练教学技能、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主要学科,因此高师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关系到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的转变,制约着高等师范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77-79

理论上讲,公共心理学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应该是很受学生关注和欢迎,然而综观当前现实,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普遍存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课程教学效果总体堪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课任教师的教学模式上表现出惟师、惟书、惟讲、惟记,教学取向上要求学生按照考试大纲读死书、死读书,这样的教学极大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心理学的教学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上,失去了其应有的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心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1.课程取向模糊,缺乏明确价值

公共心理学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性质应该是综合性、应用性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和发展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课程体系上还是较多参照前苏联的模式,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对西方的课程理论有所借鉴,但还是没有根本改观,我国大多数高校公共心理学还基本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本,并且在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课程教学本身缺乏切实明确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公共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应立足于教育与教学的目标,而非纯心理学理论的目的,应该突出其应用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共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2.教学目标单一,偏离学生期望

公共心理学一直是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课设置的,其初衷在于通过心理学教学使高师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提升心理学素养,为将来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各高师院校一般会依据自己对心理学的认识和实践,确定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这就使得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混乱的问题。另外,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经验,头脑中缺乏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基本概念”,况且当前教师专业化趋势使得教师门槛提升,大学生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认证并不简单,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内在的兴趣和动力,加之大学生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沉重的经济压力、复杂的情感压力等,他们更为关心如何通过学习心理学使自己身心更和谐、人格更完善。[2]170-171因此学生对有实用价值的学习策略、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需求很是急切,而目前高校沿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多数是普通心理学的缩写本,缺乏与学生现实需求的合理有效对接。正是由于师生对心理学教学目标认识不一致,所以出现了教师所教的不是学生想学的,学生想学的教师没有在教学中又没有充分体现,教与学的目标不统一是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不佳的本质原因。

3.教学内容抽象,偏离学生实践

当前可供高校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版本颇多,但其体系基本都是以普通心理学为蓝本,配以部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这样的教材体例安排是不错的,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普通心理学所占比重过大。普通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是偏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众多的专业名词,繁杂的理论知识,贫乏的生活实例对于缺乏心理学基础的学生来讲,使他们在心理学的学习中感受到的更多是枯燥,进而对心理学产生望而却步的学习态度。

(二)任课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

1.知识结构狭窄单一

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联系密切,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美学、人类学等学科无不渗透在心理学课堂上,因此公共心理学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课任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然而有些课任老师的知识面不够广阔,思维视野偏于狭隘,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心理学,立意不深,理解肤浅,不能站到一定高度,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上缺乏活生生的实例,由此出现呆板、单调的课堂氛围在所难免。

2.中小学教学直接经验欠缺

高校中担任公共心理学课的教师大多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高学历研究生,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缺乏教学的直接经验,很多理论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而公共心理学教学大纲中有较多内容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规律即各种教学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对许多理论的讲解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实际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矛盾缺乏深入、辨证地看待和分析,因此教学实践性功能没有很好地体现。

3.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落后

从目前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现状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由于受教学理念和禁锢或教学资源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而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一张嘴、一本书、一个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仍广泛使用,教师稳居于三尺讲台,面对少则几十人,动辄一二百人的合班课堂,搞“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坐在台下被动“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几被忽略,学生的情感以及其它需要很难得到教师的及时关注和有效反馈。另外,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即使有些老师也能制作 PPT进行辅助教学,但所做课件内容更多的是课本知识的“搬家”,缺乏拓展信息,并且在形式上也较呆板,缺乏变化和吸引力,因此并没有使课堂在真正意义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声感、形感、动感的有机结合。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的又一大障碍。

4.学习评定方式单一

学习评定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多种测量和评定方法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资料信息,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而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当前大多数心理学课任教师仍将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法宝。而通常的考试过多地纠缠于心理学名词和抽象概念的理论解释,缺乏应用类的灵活题型,这就使得人类原本丰富多彩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眼中变成了僵硬的专业术语和记忆材料,进而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临近考试死记硬背或要求教师划范围、划重点,不求真正掌握,只求应付过关的现象。其最终结果是使得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逐步消亡殆尽,对心理学形成敬而远之的态度。

三、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策略构想

(一)融合教学目标

公共心理学课程开设的初衷是使师范教育类学生掌握从事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这是当前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证,更是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当前心理学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并以此为突破点,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基本目标进行必要而及时的调整,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形成新的具有融合性的发展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熟悉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正确完整把握各种心理活动规律;同时通过课程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品质,协助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当前多数公共心理学教材内容空洞抽象、严重偏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现实,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其策略包括保留必要的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增加与学生联系紧密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择业就业、情感、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社会适应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生动活泼、富于人性的内容引入到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单调乏味,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和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在传统形式上有其可取之处,如重基础理论,重知识系统性,但往往又受其禁锢。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没有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空间和余地,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导致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课堂气氛沉闷。而引进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实行案例教学、增加指导教学实践等方式是改变这种困境的重要方法。

1.网络与多媒体教学

海量的网络资源和极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为公共心理学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和资源,也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影响和巨大冲击。先进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文本性、交互性和网络化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能够使得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得以有机结合。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介入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学教学的时空领域,使心理学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课堂信息量得到极大丰富,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地接触心理学,课堂氛围也更加轻松愉悦,学生切实成为学习主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以增强。但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页面美观、内容精湛、设计科学的优秀课件,进而为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奠定扎实基础。

2.案例教学

公共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和教学实践并指导生活和教学实践。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典型案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心理现象,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使其切身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与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学会到实际生活中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去学习心理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3.指导教学实践

指导教学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按照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自行组织一堂课,并实际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3]。具体做法如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学生要做严格地教学设计,尤其要说明将应用哪些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来组织教学;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后,教师要亲自组织点评,认真评价学生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地提升。

(四)改革学习评定

传统的学习评定形式对只凭一张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这很难客观全面评定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因此引入更多评价方式迫在眉睫。

1.情感评价

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情感评价的引入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中不仅考虑认知目标,还要关注情感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

2.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潜能的发现与发展,并通过引发学生真实反应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评价其人际交往的技能,通过题目辩论来考察其思维品质和言语表达能力等。

3.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通过学生在一段时期内个人优秀作品的集中来展示其学习和进步的情况进行的评定方式。[4]442-444学生经常性将自己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成果收集起来,并使用基于自己的期望而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进步进行积极评定。这种评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挑选作品,并在准备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创造学生成果历史证据的优良媒介,这样就可以使学绩评价由一次考试变成学生的不断进步和积累。

[1]赵富才.高师教育学心理学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

[2]李双.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7).

[3]姚本先.高师公共心理学试教法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4]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心理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