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2010-08-15唐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崔永慧
唐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崔永慧
浅谈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唐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崔永慧
随着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空前增多,建筑质量的监管工作压力也随之剧增,笔者根据工作的经历,列举了住宅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阐述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并从质量监管层面的主观方面提出了有关质量控制方面的建议,对广大质检、施工、监理等单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住宅建筑 质量 控制 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步伐将越来越快,研究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因此,在未来10年内还将是建筑业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超高层、超限建筑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越来越频繁,由此而面临一系列建筑工程质量的新课题、新难题,这样给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每个建筑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管理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从质量监管层面的主管方面提出了笔者的见解,供同行参考。
一、住宅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 抗震构造柱断条或烂根构造柱应由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因抗震构造柱底部残留物没彻底清除,或振捣不实,或构造柱节点处处理不当等原因,从而产生该现象。
2. 屋面渗漏屋面渗漏部位一般在山墙、檐口、接缝处等地方。
3. 混凝土构件裂缝混凝土构件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
4. 通气孔堵塞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避免施工中将杂物掉落烟道内,造成通气孔堵塞。烟道必须逐个检查把关。
5. 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常见原因:有水房间地面的防水层作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好,管根、柱根防水处理不细。住户进户后改修,防水层、防水构造受破坏。
6. 地面起砂、起壳因水灰比配合比例失调;或水泥标号未达标;或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或地面施工受冻,或养护时间过早或过迟等等。
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四大方面。因此,对这四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 材料控制。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内容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2. 机械控制。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3. 方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4. 环境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通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三、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的建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除了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外,最主要的是施工组织的的控制,我国目前在建筑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所以说,从三尺平台到万丈高楼,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一些列的环节都是由“人”参与实施的,因此,加强人的教育堪称是抓好质量控制之关键。反观现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并不是施工技术达不到,施工工艺方法不行,很重要的一点是责任心不强、责任制不落实,因此,进一步加强教育、完善体制、健全制度,破在眉睫。
1. 要落实各方质量主体责任,实施行为监督和实体质量监督相结合。工作中要坚持通过规范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来保证工程实体质量,通过工程实体质量的问题,从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上查找原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巡查制度,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和督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跟踪督查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监管到位。工程项目在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内,工程各参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注册执业人员,按各自职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论这些责任人员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2. 要加强质量监督机构建设。扎实做好质量监督的基础保障工作。国务院统一取消收取质量监督管理费以后,部分质量监督机构遇到了经费短缺、队伍不稳定等现实问题,给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各级建设局(建委)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抓好质量监督机构建设与经费落实,保持监督队伍的稳定,搞好质量监管工作的基本保障。要进一步优化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创新质量监督模式,转变监督职能,变监督执法为执法监督,实现由微观管理到宏观监督的转变。以加强随机抽查、专项监督检查为主,实现大巡检、大综合、大执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机构工作效能。
3. 要加大质量监督工作力度。要不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工作,要强化对重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理顺多头管理体制;突出重点,加强对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现场监理的质量行为监管;破解难点,采取学习先进理念,健全监管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督管理各方责任为主体的体制机制。
[1] 桥梁施工监测与控制顾安邦、张永水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2] 土木工程材料郑德明、钱红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