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误区
2010-08-15◎/徐鸣
◎/徐 鸣
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学校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去。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出四大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对策: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理念决定发展,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部分心理问题是动态的,有的问题会积累,遇到特殊情况或诱因会突然爆发。同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大致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症状明显,人数很少;发展性问题伴随学生成长、性意识萌发而出现,主要表现是不适应,这类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是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由此,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认识。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提高升学率的手段。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境界。谈到心理健康,许多人就有一种“谈虎色变”的味道,一是错把正常的心理情绪当成心理疾病,从而严阵以待;二是总把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捆在一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习服务。首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学生即使有一些心理阴影或心理障碍,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成是心理疾病的患者,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紧张和压抑。其次,不能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转,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情感上自控。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成了“矫正心理问题”。对策:未雨绸缪,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问题管理”,这种“亡羊补牢”的管理方式也同样出现在学校管理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并且落脚在“矫正心理问题”上,从而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其实,未雨绸缪才是我们正确的态度,心理预防比心理治疗更重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二是心理咨询,是被咨询者的心理需要,是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自我要求;三是心理治疗,即具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所需要的专门治疗。学校心理辅导不只是预防学生的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而是要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个性性格的完善发展、心理潜能的最大发挥。
误区四: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的独角戏。对策:班主任、科任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和实施者。“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教师”,成为当前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的独角戏。其实,班主任、科任教师也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和实施者。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班主任日常的工作之中。一般说来,大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内心往往是封闭的,因而很难发现,而班主任、科任教师长期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个性、性格有较全面了解,进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但同时,由于心理隔阂、专业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完全依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应形成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