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2010-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体育

陶 晴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高校人文环境、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篮球文化作为学校体育文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对于促进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高校篮球文化对于进一步加强篮球文化在高校的建设,营造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质量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一、篮球文化的概念

篮球文化应该包括篮球精神文化、篮球制度文化和篮球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其中篮球精神文化层面中思想、价值观等占主导位置,篮球制度文化是篮球精神文化在篮球运动中行为和活动的体现,篮球物质文化实际是篮球精神文化通过人们的篮球运动实践在物质产品上的体现。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学界对篮球文化的概念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所谓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

二、高校篮球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高校篮球文化的内涵

高校篮球文化是篮球文化在大学校园里滋生、培育和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涵义的本质等同于篮球文化,两者的关系属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但是,高校篮球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将高校篮球文化的涵义理解为:参与和观赏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推广、普及、传承、创新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重在参与,全面育人的大学精神,其实质是体验篮球、享受篮球,超越篮球。

2.高校篮球文化的特征

(1)高校篮球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篮球活动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运动形式。通过训练使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肌肉发达、骨骼健壮、反应灵敏、精力充沛的直观效果,并且通过锻炼让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实现与终身体育的对接。

(2)高校篮球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篮球运动本身的比赛制度和规则对从事篮球运动的对象而言就是一种约束和规范。它以严格的规则为竞争双方提供人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所没有的理想化的公平竞争条件[4]。

(3)高校篮球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篮球运动固有的特点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篮球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集体配合精神、团结友谊精神、顽强拼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等等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折射。

三、高校篮球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

人的全面素质培养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篮球教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敢于创造的优良品质。在篮球理论课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篮球文化修养的目的。篮球运动作为学校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教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加速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教会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人的社会行为规范、责任感,学会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之中;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谦虚、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2.健身功能

高校篮球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篮球文化形态,体育教师是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使者,教师要狠抓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当地分层教学,切实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完成练习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个层次的目标应该是相应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接受教学中成功的喜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激发学生篮球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通过对篮球各种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社会功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面临的将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个体在求学深造的过程中,除了获取各种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水平。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依靠学校各课程教学与学校、社会、家庭及其他教育形式的相互配合,而高校篮球文化在对个体社会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篮球课上,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比赛,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而这种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正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与现代社会中所需的竞争合作精神不谋而合。我们在开展高校篮球文化中提倡的优胜劣汰的原则、公平竞争的意识、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与开拓的能力,都使高校篮球文化中的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了这种意识,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社会要求之间实现的某种平衡与协调,同时也促使学生达到了社会化的目的。

4.沟通功能

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以及专业之间、年级之间、区域之间等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障碍。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使这种沟通障碍所造成的弊端显得越来越突出。高校篮球文化活动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润滑剂”,它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扩展校园内交往的空间,增加情感沟通的渠道,加强相互接触的机会,打开许多封闭的障碍,从而对增加交往的频率,改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凝聚力和向心力等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5.娱乐功能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为将来生活所用的道德文化、娱乐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参与篮球活动,能够实现互相交往,陶冶情操,得到精神享受,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体育指导和培养,特别是对体育运动本质和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利于为今后工作、生活及中老年体育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得更加文明、健康和幸福。

四、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对策

1.重塑高校篮球理念

篮球理念,就是篮球运动的思想和观念,它是篮球文化中最深层次、最主要的东西。受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观的影响,我们的运动理念偏向于静态修身,对剧烈的身体活动并不赏识,这间接导致了我们的高校篮球理念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校篮球理念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理解国外先进的篮球理念是我国篮球特别是高校篮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对转变我们传统的观念意识,丰富我国篮球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要变革过去“重物轻人”的旧观念,建立人物并重、更重“人”的新理念,研究篮球育人规律的“人道”与“物道”的整合效应。

2.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将高校篮球文化建设作为重点

人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的在于通过两者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发展。校园追求和谐的文化气氛,目的在于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进而发展自己。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可以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又给高校篮球文化以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篮球文化可以说是相互影响双向交流的过程。一定时期的校园文化必定会受到篮球文化的影响,反之校园文化也必定会影响到篮球文化,最后达到两者的和谐发展。在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上,应从本校的传统、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篮球文化。如在体育馆、健身房、棋艺室的墙上挂篮球明星的画像以及名人谈关于练习篮球的方法;在校园的宣传栏布置写有篮球锻炼价值等内容的体育宣传画报;学校的宣传媒体应经常广泛地宣传篮球的知识、名人名言、体育信息动态。这样的篮球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篮球观念的转变,同时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加强高校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设备优良的篮球比赛场馆,具有全天候举行比赛和进行训练的条件。外形良好的场馆被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及社区文化的形象代表,同时也是学校广告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近来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运动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加上一部分的场馆由于年久失修,使用效率下降,加剧了场地使用紧张。因此,加强篮球场地建设将是近期体育工作的重点。良好的篮球文化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员工长期不解地努力,才能不断完善,学校必须重视篮球文化环境建设的规划。学校要在总体建设的框架内,规划好学校师生开展篮球活动必需的场所,如篮球馆、篮球场、篮球展览室、篮球宣传橱窗、校园篮球网页等,使得学校篮球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

4.建立篮球俱乐部,进行各级联赛

篮球比赛是学生之间增进了解,协调各团体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内容,也是激发学校凝聚力的重要文化载体。我国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篮球社团或俱乐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篮球知识竞赛、篮球动画设计、结合街头篮球和乐队表演等,以社团、俱乐部为依托,举办小型、多次的各种篮球活动,建立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秩序鲜明的班际、院(系)际等竞赛制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传播篮球文化,以促进校园篮球的进一步发展。开设篮球规则与裁判法讲座,使在校学生懂篮球,爱篮球。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篮球文化所蕴含的竞争与合作理念,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改善高校篮球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内部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独立型和非独立型之间的管理类型,其日常的管理工作牵扯到学校的许多部门,协调职能相当繁重,特别是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既要负责体育教学,又要组织运动训练,很难将二者协调好。在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管理上,应当让高水平篮球队与体育教学、群体活动适当地分离,自成体系,由校领导直接管辖,这样才能突出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管理特点,扩大自主权,保持相对独立性。所以独立型内部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也需要改变注重行政方法管理球队的现象,注重用法律手段来管理。

6.发挥媒介功能推动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

当今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很短的时间能得到及时的信息,也将体育的快乐以最快的速度带给了人们。当下,我们应当把体育与学校的形象、社会地位以及公共关系联系起来,将大学文化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联系起来,用篮球队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舆论,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外宣扬校园篮球文化氛围,这不仅满足了校园篮球文化的需求,而且也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 于可红.体育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文轩.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吴恒星,申怀松.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82-84.

[4] 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 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6] 宋证远.对篮球运动价值体系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

[7] 孙明治,杨伯镛.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34.

[8] 冯洪,郭苏芝.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6,(1):14-15.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体育
幼儿篮球运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