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贿赂犯罪的现状与危害

2010-08-15邓中文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商业犯罪

邓中文

(1.宜宾学院;2.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7)

商业贿赂犯罪作为一种犯罪现象,其存在情形比较独特,发展态势日益严峻,对我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巨大威胁。

一、商业贿赂犯罪的现状

自2006年全国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以来,司法机关对商业贿赂犯罪进行了严厉查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9582件,涉案金额15亿多元”;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9963件,涉案金额34.2亿多元”;2008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0315件,涉案金额21亿余元”。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的数据可以表明,虽然检察机关对商业贿赂犯罪进行了打击,然而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综观商业贿赂犯罪的现状,商业贿赂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

1.商业贿赂十分普遍,“热门”单位成犯罪“重灾区”

在我国,商业贿赂可以说是已经渗透到所有经济领域,且商业贿赂犯罪正在进一步蔓延。南开大学程宝库教授就中国商业贿赂状况作过问卷调查:“您认为在中国做生意,给回扣、好处费和请客送礼的现象普遍吗?72.72%的人认为很普遍;20.98%的人认为比较普遍;2.10%的人认为只是个别情况;有4.20%的人未作回答”。“您感觉在中国做生意,如果不行贿、不请客送礼,生意好做吗?72.03%的人认为不好做,只能勉强维持;18.8%的人认为做不好,肯定要做垮;9.79%的人认为能做好。”[1]看来,商业贿赂的确是无孔不入,商业贿赂这种“潜规则”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并不再陌生,已经广泛地存在于商品购销的所有环节。

商业贿赂如果与公权力结合,极易产生官商勾结,社会危害往往更大。调查表明,“商业贿赂最严重的行业和领域都属于政府干预较多、公益性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1]从司法实践来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是商业贿赂犯罪频发的行业和领域。这些行业由于贴近大众生活,垄断性强,工程量大且要政府大力投入,施工方、采购人员通常以给“回扣”、“手续费”的方式贿赂发包方、招标方,特别是想法买通有商事决定权的工作人员,然后将因贿赂而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实际的消费者头上。与上述相关,行业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如果不严格依法办事,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极易成为商业贿赂犯罪的“重灾区”是在所难免的。国土、建设、交通等政府部门以及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及其中的国家工作人员都极易产生商业贿赂犯罪。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6年直接指挥查办了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有关人员在药品注册、审批中收受贿赂和严重渎职的重大案件,全国检察机关在2007年还专门开启了集中查办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商业贿赂犯罪活动。2007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1613人,占立案人数的35.5%”。[2]在城镇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中,涉案金额往往非常巨大,前后作案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涉及多个环节,如项目审批、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等环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市政建设等单位领导极易卷入犯罪之中,像成克杰、李玉书等贪官,均从工程建设中收受过巨额回扣。

2.商业贿赂手段多样,隐蔽性强,查处困难

为逃避司法部门的查处,商业贿赂犯罪的手段日益翻新,作案方法日益狡猾。以表面上合法的方式收取贿赂是商业贿赂犯罪常见的贿赂方法,比如以给单位当顾问、为单位协调工作为名,公开收取顾问费、佣金、中间费、技术服务费等;借婚丧嫁娶或逢年过节之机收受“礼卡”、“红包”等;明借实要,甚至让行贿方打上“借款xx元,已归还”的条子,达到既受贿又免查的目的;以亲朋好友的名义收取礼物等,名目繁多。

由于商业贿赂犯罪是对合犯罪,行贿、受贿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如果一方受到查处,另一方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犯罪双方具有“一损俱损”的风险意识。行贿、受贿双方往往会采取单线接头的方式,选择在经过精心预谋的地方见面,绝对不允许有第三者在场。为防止录音,受贿者有的采用打手势的方式进行,有的还甚至“正话反说”。作案后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为防止事情败露,商业贿赂双方容易形成攻守同盟,不易收集证据,给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即便是到了审判阶段,这种一对一的证据如果缺乏其他的证据印证也很难定罪量刑,因为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是无法定罪的。假如因利益分配不均,行贿方不满意受贿方,行贿方也通常会选取沉默而不举报的方式。因为行贿方一旦举报受贿方,不仅自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还会被同行认为是不懂行业规矩,进而影响今后的业务拓展。

3.窝案串案严重,国家工作人员常涉其中

在建筑、土地出让、医药购销、教育采购等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呈易发多发趋势,涉案人数众多,犯罪主体多元化,一些掌管商事职权的国家工作人员易被卷入犯罪之中。以工程建设为例,在特许经营权的取得、资产评估、市场准入、房屋拆迁、招投标及发包分包等环节均易发生商业贿赂,建筑商、房地产商多以向工程发包方、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给付好处费、回扣等方式行贿。这样一来,贿赂双方互相利用,出现了单位与单位、个人与单位、下级与上级之间的交织,在利益互动过程中各种犯罪主体完成贿赂行为,实现直接贿赂与间接贿赂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组合,结成联系紧密的贿赂团体。一旦案件被侦破,容易形成办一案查一串、挖一窝的现象。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到2004年便已成为内地最大的民营图书发行公司,主要业务是面向高校图书馆供应图书。2005年11月北京房山区检察院扣留了该书店的一个详细记录2004年以前每一笔回扣款的账本,该账本涉及全国上百所学校,金额达500多万元,记载了收受单位、业务员、领取时间及相应金额,引发了全国范围的一系列商业贿赂案件。[3]像人天书店这样的窝案、串案在商业贿赂犯罪中十分普遍。

二、商业贿赂犯罪的危害

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这就要求每个市场参与者必须平等、公开、公平地从事经营,必须遵守统一的市场规则,让那些守法经营、勤于创新、技术优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然而,商业贿赂犯罪的出现却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商业贿赂犯罪通过暗中给“回扣”、“手续费”等好处贿赂有商事决定权的人,从而占取市场,赢得利润,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在商业贿赂犯罪的影响下,经营者往往不愿通过比价格、比质量、比服务的方式去赢得消费者,而更情愿花精力去搞“关系”,去搞贿赂,这就大大地背离了市场竞争规律,为假冒伪劣产品开启了方便之门。如果商业贿赂犯罪不能得到治理,必然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影响技术进步,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下降。此外,在商业贿赂犯罪条件下,由于收支财物一般不入账或做假账,国家应征税款往往被大量偷逃,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商业贿赂犯罪阻碍了公平竞争机制的有效建立,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

2.滋生权力寻租,腐蚀国家政权

商业贿赂除了发生在公司、企业相互之间外,还大量地发生在公司、企业与国家工作人员之间。一些市场参与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不惜向国家工作人员给付高额贿赂,国家工作人员收取贿赂物后,便会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顺利让请托人获取交易机会,赚取巨额利润,这便是典型的权力寻租现象。为了今后的进一步“合作”,贿赂双方往往会结成利益整体,权力寻租得以更一步“巩固”。很明显,商业贿赂犯罪者是通过牺牲广大民众的利益来换取到自己的非法利益,国家工作人员是通过损公肥私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贪婪欲望并堕入犯罪深渊。商业贿赂犯罪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还使国家政权慢慢地背离民心,使政府慢慢地失去信赖,腐蚀了我国政权的稳定。像已被查出的厦门远华走私案、沈阳“慕马”案、陈克杰案等都牵涉出大量的国家干部参与商业贿赂犯罪,涉案金额大得惊人,这些案件充分地显示出商业贿赂犯罪已对我国的党政建设、国家稳定形成了巨大冲击。因商业贿赂犯罪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极易引起社会动乱。

3.败坏社会公德,污染社会风气

商业贿赂犯罪在产生腐败的同时,对诚实信用的社会公德造成破坏。商业贿赂犯罪排斥公平竞争,主张用贿赂手段开拓市场,奉行金钱万能的价值观,这就使得正常的人际关系变得虚伪起来,使得人际关系向非法的商品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有些商业贿赂罪犯暴富后,更加肆无忌惮地蔑视法律,以令人发指的生活方式、极其低下的人品人格去显耀财富,会更加动摇人们勤劳致富的守法观念,会使广大市民质疑社会上是否真的存有公平和正义。在假冒伪劣商品日益充斥社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下,一些经营者不再乐于艰苦奋斗、独立自强,而是急于仿效商业贿赂罪犯的不法之道,加速了“奸商文化”的迅速形成。商业贿赂犯罪人获取的不法利益是可以明确地计算的,其对社会公德的负面影响、对社会风气的玷污却是无法计算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商业贿赂犯罪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甚至要远远超过对经济秩序的破坏,因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彻底清除商业贿赂带来的“潜规则”负面效应有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对商业贿赂犯罪所造成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决不能低估。

[1] 程宝库.中国商业贿赂状况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4):53-55.

[2] 王新友.城建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呈六大特点[N].检察日报,2007-12-07(2).

[3] 孙勇杰.“上百所高校购书回扣案调查,一个账本揭开潜规则”.http://news.tom.com,2006-7-19.

猜你喜欢

商业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环境犯罪的崛起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