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在大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中的作用

2010-08-15张艳华刘国华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入学就业指导情况

张艳华 刘国华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但是仍有学生求职主动性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为缓解就业压力,各个高校发动一切力量,邀请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或者通过实训基地等方式,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从就业服务体系上,适应新形势,建立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也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在这个体系中,就业指导人员由学校领导、就业中心的专业工作者、院系的专兼职就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组成,各类就业指导人员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来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地有效地进行。笔者认为,在这个体系中,班主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就业意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是个引导者,更是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就业指导工作为体系中其他人员的就业指导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一、班主任在大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中的优势

1.小班化优势。班主任只带一个班级,学生人数少,班主任与学生间一对一的交流比较方便,便于掌握每个学生的就业意识发展情况,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2.情感优势。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多,对学生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感情较好。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因此,班主任的就业建议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潜移默化间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3.全程优势。从大一新生入学到大四毕业,班主任全程关注班级学生的发展动态,这在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大一新生入学后,随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他们便开始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由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需要老师给予不同指导,这就需要老师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全程关注,那么班主任在这个时候起到的作用就是其他就业指导人员所无法代替的。

二、班主任培养大学生主动就业意识的工作对策

1.热爱学生工作,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工作繁琐而复杂,特别是大学生自大一入学开始,其心理、生理一直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增加了学生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在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中,由于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地分析学生思想变化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分类指导,工作量是比较大的。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做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能跟老师说出心里话,教师才能更利于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熟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毋庸置疑,班主任本身必须要熟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从大一到大四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如,对一年级学生,要结合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本专业行业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对三年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对四年级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培训,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不断地评估修正中的,学生的目标明确,主动就业意识也就更强。当然,在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很多指导工作不是班主任自己可以开展的,比如一些就业讲座、报告等,班主任在其中只能起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的基础性作用。

3.充分了解所带班级专业发展方向及目前就业形势。由于目前很多高校的班主任设置是专兼职都有,而且班主任所学专业与所带班级的专业也存在不对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充分主动了解所带班级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前的就业形势。比如,可以通过咨询相关专业老师或者院系的专职就业辅导员,来了解历年来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和就业情况。有些学校在大一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也给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仅仅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入学后,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容易出现对专业不感兴趣而经常逃课或者就业压力过大等情况。班主任需要借助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正确引导,协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因目标不明确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就业指导有的放矢。

4.注重大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的分类指导。上大学后,学生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生想出国深造,有的想考研,而有的想尽快工作,还有的不知道想做什么。但无论哪种情况,终极目标还是想找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这时需要班主任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如对想出国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学好专业的同时,还要学好外语,提高自理自立能力。对大学毕业后就想工作的学生,则应该引导他们在抓好学习这条主线的同时,积极锻炼自身能力,为将来的入职做准备。而对那些还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正确剖析,帮助他们确立目标。

5.注意发挥学生父母在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中的作用。父母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品性、习惯,因此在主动就业意识培养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父母对“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就业意识”是否了解就很难讲了。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能够经常跟学生父母进行沟通,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让他们了解确立目标,制定规划的重要性,以便共同培养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这样也就避免了因为学生与父母目标不同而引起的误会和矛盾,比如某个学生想毕业后工作,而他的父母可能想让他继续深造。如果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者目标一致,作为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职业目标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支持和肯定,那在他心理上会比较愉悦,动力也就更大,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主动与父母和老师沟通。作为班主任,也就更容易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 李映成,江源源.普通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浅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0).

[2] 马晓旭.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行[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

猜你喜欢

入学就业指导情况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