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

2010-08-15李宏杰

关键词:大学语文美育美的

王 波 李宏杰

(伊春职业学院中文系,黑龙江伊春 153000)

论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

王 波 李宏杰

(伊春职业学院中文系,黑龙江伊春 153000)

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对语言、文学学习的特殊要求。就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而言,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技术的应用上、教学语言的表现上等四个方面着手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该类专业对课程美育功能的独特要求。

高职;艺术;大学语文;美育;教学

大学语文是一门在各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因为不是非中文专业的专业课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得到非中文专业学生甚至是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的重视。所以,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整齐划一的模式,即讲授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没能顾及到理、工、经、管、法、师、艺等不同专业门类对语言、文学学习的特殊要求。大学语文与小学、中学的语文教学相比虽然所承担的功能大体相同,即以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为基本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但是绝不能因此把大学语文教学看成是小学、中学语文教学的继续,只是层次上的略微提升或是延伸。在我看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使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方面有所侧重。本文限于篇幅,仅对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高职艺术专业一般都是应用性学科,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该学科的教学目标。考虑到这样的专业特征要求,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发挥其美育的功能,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这种设想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文学也是艺术的一个门类,理应承担起美育的教学功能。这样高职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在教学设计上,就应该考虑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调整,以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

1 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突出美育

语文美育能力的教育归根结蒂是培养学生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美育的能力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1.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要求学生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课文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直接的把握和领悟,从而发生审美愉悦。然后再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如:朗读、板书、图片、课本剧、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美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色彩美、形体之美、结构之美、力量之美、过程之美,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1.2 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力

美的理解力,指的是学生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它包括学生要对审美对象美丑的认识,对审美对象美丑的理性分析;对审美对象性质的深层理解;对审美对象的形态、类型的领悟与鉴别;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因素形成的认识。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审美教材,传授必要的审美知识,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各种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1.3 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美的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美育目标的最高境界。美不仅需要感受和理解,更需要创造,因此美育教育应当始终不渝地鼓励学生对美的追求与美的创造。对美的追求创造的导向,才能充分发挥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价值,也才能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

2 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强化美育

我们应该选择好能够作为审美教育载体的语文材料来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明确新编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的赏美、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形象的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上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物引导学生爱惜,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睿。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

而且,从艺术起源的角度来看,诗、乐、舞是一体的,诗与乐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中国古代的许多诗、词、曲都是可以入乐演唱的。诗与画,中外文论中均有诗画相通的说法,在欧洲,很早就有“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的说法,在中国宋代文人张舜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曾评论王维的诗与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在艺术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比较好地实现美育功能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的。另外,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也尝试着实现大学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的相通,譬如我们开设这样的专题,如唐诗中的音乐描写,选取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等描写音乐的篇目,来使学生从文学的视角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总之,我们要以美的事物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就生活在美当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3 教学技术的应用上要体现美育

除了保证大学语文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和创美方面的教育,那么,我们就必须以“美”的教育方式来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艺术的、符合学生欣赏和品味能力、与所选材料内容情调一致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既可以做到增多一个美育的途径,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身教,收到逐渐感染、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丰富多彩的语文材料为我们选择颇具美趣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诸多便利。

美育是跨学科的多领域学科,涉及基础美学、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音乐、舞蹈、绘画、影视、戏剧、书法、雕塑等均属艺术美的范畴。因此,美育教学的难度显而易见,传统教学媒体有录音带、录像带、CD、VCD、绘画作品、幻灯片、雕塑等。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日趋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 I)的应用,将逐渐取代传统媒体,使声音、画面、文字、动态三维空间有机地结合运用于教学,有效拓展了美育课堂的视听空间,使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美育教学显示出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实现了美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美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也为我们在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4 教学语言的表现上要渗透美育

审美教育的进行需要教育者的系统控制,因此,教育者应有美的气质以及对美和美育的良好把握。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素材对学生进行美学修养的培养,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不仅自己要能真切深入地感受到美,而且要把自己的感受用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出来,以启发学生产生美的感受,还要用语言对这些感受进行阐释,引导学生认识美,赏鉴美。我们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要实施美育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地感受力,还要有鲜明生动的表达能力,深谙审美的规律,明察美学的奥秘,要对美有充沛的热情,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才能更符合审美的规律,取得应有的效果。

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审美性,要给学生以美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与感官有关,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学语言的音乐美,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轻重缓急,和谐得体。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教师要坚持用普通话坚持教学,消除方言土语,追求纯净秀雅。其次,教师的语言在遣辞造句上要力求准确无误,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明白流畅,凝练生动。其三,教师的语言要富于变化,语速适中,语调丰富,疏密相间,张驰适宜,有板有眼,不可矫揉造作,虚张声势。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会“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给学生以情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有一个自然和谐的感觉。如入仙境,如听仙乐,这是一种听觉美感。美妙的音乐,听之使人陶醉,富有音乐美的教学语言,不但可以使学生如醉如痴,而且还可以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欣赏的能力。

另外,散文的意境,诗歌的感情,小说的内涵,戏剧的幽默,是需要教师通过口头的语言把他们渲染描绘出来,使学生步入作品的情景之中,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的。因而语文教师的语言既要规范易懂,还要富有形象性。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描绘事物时要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具体逼真,新鲜活泼,三言两语就能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勾画出来;讲解分析时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容易,化静止为动态,化平淡为神奇,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出来,给学生以美感,诱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说话,用自己的非语言行为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情境。苏格拉底曾说:“高贵和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俗,都可以从静止和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上反映出来。”一个人的眼神、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姿态,都是有声语言表达的辅助手段。教课时,我们配以适当的体态语,往往能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具体,更生动。因而自然、大方、得体的姿势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沟通师生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丰富并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产生非语言因素所能替代的审美效应。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杨辛,谢孟.艺术赏析概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G642.0

A

1674-6341(2010)01-0121-02

2009-11-30

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材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0555001)阶段成果

王波 (1979-),男,讲师,文学硕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责任编辑:李增华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