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2010-08-15姜言言

关键词:隐性校园文化德育

姜言言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哈尔滨 150080)

试论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姜言言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哈尔滨 150080)

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的范畴。通过对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分类与建设探讨,指出电大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是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是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进而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专著《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后来逐渐成为国际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隐性课程又被学者称为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无形课程等,是相对学校显性课程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学校教育中除了正规课程以外,还存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如教育、环境等。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学校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潜在的教育经验。隐性课程是以一种长期、间接、暗示性、无意识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调整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德育功能。美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柯尔柏格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1]这是我们研究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1 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

目前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定义有五十多种,并未有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列入教学计划的、直接的、明确的、事先编制好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是存在于教学计划以外的非正式课程,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的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系统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课程,即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根据其实施的方式和机制的不同,德育课程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作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的课程。电大的德育课主要是“两课”教育,其实施途径和方式主要以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为主,其次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再次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品德教育,这些都属于显性德育课程。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电大需要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德育”的视野中,除了要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更要关注以往被忽视的隐性德育课程[2]。

2 隐性德育课程的分类

按照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类是物质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校园的规划布局、建筑构造、生态环境等无不包含于物质化的隐性德育课程之中。优美整洁、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身处其间,会促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会油然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比纯粹的道德理论的说教更具有成效。

二类是制度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制度,在电大内起着引导、规范和调整学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的作用,有的学者称其为行为隐性德育课程。严格理性的学校纪律规定,科学民主的教学管理制度,赞扬什么,反对什么,具有鲜明的立场,既有硬性的命令导向,又有柔性的舆论导向。这些制度规范往往体现了电大决策者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从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影响。

三类是精神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表现为文化性的隐性德育课程,它是以一定的电大校园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为德育内容的隐性课程。这些文化精神,成为学生德育思想潜在的柔性组成部分。电大应经常性地开展高质量的学术和文化活动(这是电大缺少的),这样才能及时地给学生们带来新鲜的学术空气,为他们求知领航,激发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另外,电大教育者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的校风、学风,课程班的班风、凝聚力,这些弥漫在学生周围的文化氛围,也是精神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3]。

3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主体包括电大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三大群体,他们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电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势必受校园氛围的影响甚小,也加大了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想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克服其消极作用,电大就必须对其进行周密的设计开发与建设。

3.1 物质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优化校园环境是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所包含的教育因素是相当丰富的。物质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指物质环境的建设,学校的校舍建筑、图书馆、体育馆、黑板报、宣传画、雕塑乃至校园山水,无一不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其中蕴含着教育的因素和内容,会对学生产生刺激,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好的校园环境,会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校园环境建设,要注意合理布局校容校貌,布置好多种多样的文化设施,美化净化校园,充分挖掘教学设施中美的因素,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或设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激发学生创造力,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2 制度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完善校园制度是制度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校园制度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等的各种规章制度,有时是作用很大的隐性课程。学校制度制定得合理与否以及执行得公平与否,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各种规章制度能充分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再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之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校园制度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反映学生的切身利益;执行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引导正面的隐性课程影响,减少其负面影响对教育效果的弱化;同时要营造民主的校园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地约束规范自身言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3 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精神隐性德育课程的校园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建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核心载体。建设电大校园文化必须从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入手,普遍性指明了建设的文化是大学应有的校园文化,而特殊性则表明了建设的校园文化是电大独有的校园文化。

网络是电大开展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理想开放空间,师生的教学与交流都可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也正是开放教育的优越资源。电大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生上下共同的努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过程,是和个人学习、工作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管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保证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电大应建立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宣传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尤其是专职或兼职从事网络文化建设的教师,更需要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看做是自己份内的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安排。培育打造具有电大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网站或栏目,促进网络文化建设。对校园BBS实行实名制,对校园外 IP发言采取拒绝或者进行验证的措施,防止各种错误观点和有害信息在网上肆意传播。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反应灵敏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主动介入校园 BBS和校外论坛,主动导帖,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学会用“网言网语”参与对话交流,挤压有害信息的传播空间。辅导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大雄厚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能借助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页和多媒体光盘等载体学习,也能通过网上聊天、电子邮件、BBS等多种途径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通过校园网站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开设学术论坛,搭建师生交往平台,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使高校校园网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主流媒体之一。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及网络技术人员要综合运用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提高其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真正做到在校园网络文化面前的“慎独”。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领导的管理作风等人际交往风气,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教学过程中提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的发展性目标;在教学管理中强调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先进意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高素质的教职工等对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是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从纵向层次上来看,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分成校级 (含校际)活动、各院 (系)级活动、专业活动乃至班级活动。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应该根据其性质特点,从时间上有序地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并且要能覆盖到所有学生,形成连续的教育链条,达到渐进式育人的效果,并且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传统和氛围,这也能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校园活动要从电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新颖且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要注意选择活动时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开学、毕业、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时机,开展主题鲜明、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电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艺术类、体育类、学术类、科学技术类、人文素养类、社会实践类、人际交往类、观念培养类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越丰富多样,越切实有效,就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其育人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总而言之,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会使电大德育工作走出单一的德育课程模式,极大地拓展现有的德育内容,为实现德育目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选择。随着当前各高校对隐性德育课程的日益重视,以及设计和开发隐性德育课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将使电大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要提高对隐性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优势,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在“无言、无求、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成长。

[1]谭伟平.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J].现代大学教育,2004,(6).

[2]田小丹,梁振聪.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塑造本科校园文化[J].甘肃科技纵横,2008,(3).

[3]张文鸯.隐性德育课程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G41

A

1674-6341(2010)01-0089-02

2009-10-29

姜言言 (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卢宏业

猜你喜欢

隐性校园文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