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

2010-08-15张永伟丁梦娜李素琴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硕士生教育学硕士

张永伟,丁梦娜,李素琴

(1.徐州师范大学 机电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3.河北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

张永伟1,丁梦娜2,李素琴3

(1.徐州师范大学 机电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3.河北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发生了转变,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就业格局下,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调整成为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并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和经营实践的强能力、高素养的全面人,理应成为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就业导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

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标的社会取向已是不争的事实,完全脱离社会需要的教育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教育一定要寻求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教育的社会作用就是通过教育人学会追求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的。在一个教育争鸣全面展开、人力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经济迅速腾飞、科学技术迅猛进步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生教育作为引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军力量,其目标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要。

2002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明晰了新时期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特别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我国硕士研究生尤其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还存在用学术型标准来要求应用型研究生的错位现象。再加上研究生扩招后的数量增加,致使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鉴于以上从理论要求和实际问题两方面的分析,笔者尝试探讨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

一、当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变化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出现以来,其就业市场主要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岗位。当时,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科研机构急需大批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而当时我国教育学硕士数量十分有限,博士就更加稀缺,再加上硕士生教育中的“研究”特质使人们很容易就把硕士生与教学和科研联系在一起,高等师范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岗位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教育学硕士生最主要的就业市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师范本科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迫使师范院校也逐渐升级过渡成了综合院校,加之这一时期教育学博士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教学科研岗位迅速淡出了硕士生的就业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岗位和教育行政单位的一般事务性岗位。但是这种状况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教育行政单位和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很快就达到了饱和,不能容纳每年数以千计万计的毕业生就业。①特别是在教育学硕士生扩招之后的几年里,岗位供给和毕业生数量比例更加悬殊,教育学硕士生就业市场有向中小学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岗位倾斜的趋势。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教育产业也迅速发展并出现诸如教育咨询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新兴岗位。这样,在政府的引导下,教育学硕士生的就业市场逐渐演化成今天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教育产业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二、当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定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开始是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逐渐过渡到培养教学科研和教育行政管理并重,将来主要以行政管理和教育咨询为主的格局。纵观教育学硕士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有两个大的转变:一是由教学、科研岗位逐渐向行政管理岗位的转变,二是由高校等事业单位向具有市场倾向和产业特征的教育机构转变。这种转变,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素质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注重学术理论研究能力向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并重转变,特别是要注意培养硕士生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经营等实践应用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1](P532)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目前,我国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存在以学术性标准为单一目标,与就业市场的要求错位的问题。换句话说,当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2](P267)功能性失业问题日趋突出。

针对当前教育学硕士生就业方向的转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调整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学术为本,继续加强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

随着交通和通信尤其是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和成熟,我们真正迎来了全球化时代。只要有能力,不论这个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他是最好的、最聪明的、最有眼界的、最有应变能力的、最有开创力和生长力的,那么这个工作就非他莫属。新的社会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发明能力、撰写令人满意的学术论文能力等成为了高层次人才必需的基本能力。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对人才能力需求的转变与上移,再加上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特质,共同决定研究生教育已不是纯粹的吸收和接受已有知识的教育,而是已经步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是以探索知识、发展知识、生产知识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教育。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崇尚学术、探讨深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作为存在的前提。[3]目前,我国的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还存在理论功底不扎实、不宽厚的问题。[4]我们应加强研究生教育学科基本原理、教育学科研究方法和教育学科学术前沿的学习和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的实际训练,切实加强教育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创新生产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教育学研究生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能力的培养。

另外,还应加强研究生追求科学真理和科研素养的培养。这也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研究生教育的探究性决定的。因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创新品质才能胜任工作,人们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来让自己的学术创新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学术创新力又是以追求科学真理的激情和科研素养为内在基础的。学术创新研究是对没被发现、没被得出完整正确的结论、没被完全认可的东西的一种永无止境的寻求和探索过程。研究生教育应以探讨学问为天职,应以无私利的追求真理为理想。[3]但我国目前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偏重强调以教育理论深度和理论突破来反映学术研究能力,尤其是注重经典式的教育理论研究能力而忽视追求科学真理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学术精神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要注意培养教育学硕士生全面的科研素养,硕士阶段不应过于强调学术技能,全面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精神更重要。要培养研究生科研过程中默契合作精神,培养研究生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具有批判精神和对科学的迷恋态度等优秀品质,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不受外界打扰的高度专注精神、不畏权威甚至蔑视权威的个性气质,培养学生以献身科学为使命的职业精神,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等等。

(二)能力为本,继续加强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应用能力

进入全球化的世界里,社会的结构及其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客观上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规格和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教育学硕士生来说,因为将来主要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其沟通交际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成为了其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育学硕士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另外,从教育内部这个视角来向外看,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和教育学博士培养机制的日益健全,教育学硕士就业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晰。大部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已难以获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岗位,只能进入高等院校或党政机关或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甚至教育培训、教育咨询机构从事实际的管理和经营工作。在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原来单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主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现实基础发生动摇,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整为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优秀生源和培养适应社会和教育产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成为可能和必然。因此,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以教育管理和教育经营为主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教育学硕士生的主要培养目标。具体来讲,应用能力主要强调专业知识、应用技术、实践能力及其整合运用,主要强调专业思想向工作实践外化的能力。教育目标要想面向实际需求,面向实践应用,就应该把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成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能将科研成果进行应用转化的人才,就要培养他们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培养他们能把这种思想和理念外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能力。[5](P33)

(三)以人为本,继续加强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给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全面人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属较高层次的人才,又主要从事影响人的教育工作,双重客观要求为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确立培养较高综合素养人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

笔者认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想成为较高素养的全面人,除了具备学术研究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还要养成高尚进取的道德品质与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

首先,高素质的人是具有包含道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人。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的人,高尚、雅善的道德品质是最基本的,这是因为研究生作为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养成高尚、雅善的道德品质理应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另外,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6](P165)其对学生言传身教的隐性影响在客观上更要求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具有高尚、进取的道德品质,即使是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其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也要求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想做好学术研究,首先要养成在研究活动中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习惯,更要遵循学术诚信、道德规范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道德素养和学术道德品质。

其次,高素养的全面人还要有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求从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培养人,更何况这个培养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更应该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将来要从事教育人、影响人的活动,要具有 “师者,人之模范也”[7](P354)的示范品质。这就要求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能够关爱别人,能够帮助别人,能够寻找自身快乐和给别人带来快乐;他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能够以乐观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周围的挫折和失败;他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而且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不仅要能够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应该是一个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在共同的工作和活动中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他应该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坚信人的力量,在困难面前不轻易言败;他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做事客观公平、公正、正义;[8]他应该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能够融洽地和别人相处;他应该是一个心态平和的人,能够以平常的心看待周围的荣誉和功利。研究生的这些内在和外在的要求决定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培养“全面人”,必须把培养研究生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当作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历史使命。

三、小结

总之,要把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成具有和谐人格的高素养的全面人,要把他们培养成既能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又能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并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的KAQ型人才。[9](P88)这是以研究生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就社会发展这一总的趋势来看,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乃是研究生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5](P22)教育的职能本身内在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和谐的人格和较高的素养。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求研究生必须具有能够进行知识创新和探究的学术能力,当前社会状况又要求教育学硕士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不存在一条鸿沟,没有专业理论指导的实践应用和不能实践应用的理论知识,对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都没有意义。学术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之间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新学术成果的应用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学术研究必须通过成果的实际应用才能证明其可信度。[5]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学术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很可能也应该和谐地统一到一个人身上。

整合以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三个属性特征,笔者认为,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成为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并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的高素养的全面人,理应成为当前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2004年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3 851人,2005年毕业 4 646人,2006年毕业 7 138人,2007年毕业 9 049人,2008年毕业 10 761人,2010年毕业 12 886人。

[1]张斌贤,王保星.外国教育思想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闫广芬.研究生教育的理性思考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1-6.

[4]薛天祥.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1997(2):26-28.

[5]陈 科.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6]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 “人”的问题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8]刘宝存.走出 “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 [J].学科前沿,2006(1):55-62.

[9]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G643.0

A

1008-6471(2010)04-0099-03

2010-09-28

本文系 2008年河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定位研究”(编号:YJ06-010)研究成果之一。

张永伟 (1978—),男,河北保定人,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秘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

猜你喜欢

硕士生教育学硕士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