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且智”:孔子的教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2010-08-15聂民玉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君子孔子道德

聂民玉

(保定学院 政法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仁且智”:孔子的教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聂民玉

(保定学院 政法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孔子聚徒授业,长期执掌杏坛,其教育理念是 “仁且智”。“仁”和 “智”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仁”为“智”提供了方向,“智”为“仁”提供了理论上的担保与支撑。在孔子看来,人要 “成人”必须做到“仁”、“智”的统一。同时,孔子在如何实现“仁且智”的教育理念上也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撑。这些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孔子;“仁且智”;方法论;现代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聚徒授业,长期执掌杏坛,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1](P170)的主张,扩大了教育层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仁且智”的教育理念。“仁”既是道德的核心,又是道德的方向。按照孔子的设计,“仁”确保主体的行为坚定不移地朝着合乎道德的方向发展,即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P36)“智”则是对道德的“了知”,它可确保行为在为善去恶的方向上适中无偏失,即“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P163)在孔子看来,要 “成人”必须 “仁”、“智”的统一。同时,孔子在如何实现“仁且智”的教育理念上也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撑。这些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理论转生的价值。

孔子把“仁且知 (知与智同)”作为自己秉持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在《论语》中多处得到证实。孔子重仁亦尚知,故常将知与仁并言。最经典的是孔子与学生樊迟的对话:“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问知。子曰 ‘知人’”。[1](P131)孔子主张仁智双彰,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孔子还把 “仁”与 “知”作为君子应具备的条件,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P155)具有智慧的人便不会迷惑,具有无私情感的人便不会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孔子还将“仁、知”并提且喻之为山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1](P62)在孔子那里,仁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人之为人的德行本质;知是一种判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智者达于事理,周流无滞,懂得权变,像水一样圆通而神,故其 “乐水”。仁者安于义理,厚重不迁,像山一样方贞而定,懂得守常,故其 “乐山”。智者动而不滞故快乐,仁者静而有常故长寿。仁者以“仁”为内在目的,故安其仁而不迁;智者以利仁为手段,故利其仁而不倦。二者体道虽有深浅之不同,但智者利仁不倦,转智成德,自可进达于 “安仁”之境。可见,“仁、知”统一是孔子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后期儒家的一贯之道。孟子说“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2](P63)荀子也讲 “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3](P256)的“仁知”之论。仁、知的统一表明孔子追求的目标是道德与知识的统一、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

既然“仁且知”是孔子所秉承的教育理念,首先,我们要对孔子的 “仁”进行界定。在广义上讲,孔子的“仁”就是“生生”。世界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其内在核心就是 “仁”,也就是 “生生”。简单来讲,“仁”就是“天地之心”即 “生生不息之心”。在《周易·复卦·彖辞》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地生生不息的意志,“复,其见天地之心乎?”[4](P131)一阳虽极其弱小,但所代表的生命力却坚不可摧,终究要强大起来。朱熹也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 “近思之,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5](P5)后来儒者对 “仁”又做了许多新的阐释,释“仁”为 “核心”、“仁儿”、“核儿”、“心儿”等义。朱熹也以 “心儿”、“种子”释 “仁”。《朱子语类》说:“如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意。”[5](P113)“譬如一树,一根生出许多枝叶花实,此是显诸仁处。及其结果,一核成一个种子,此是藏诸用处。”[5](P1998)现在我们还把果实的内核叫做 “果仁”、“核仁”,还把我们自己的大脑叫做 “脑仁儿”等。然而,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 “礼坏乐崩”的时代,出现了“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情景。所以,孔子没有把更多的目光关注自然界,而是把眼光指向人和人类社会。孔子认为,人类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培养“仁”的情感,按“仁”的原则来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忠恕”之道。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当然,“仁”的含义很多,连孔子本人针对不同的发问者的具体情况,也做出不同的解释。但孔子对 “仁”所下的所有定义中,最经典的定义就是 “爱人”,前面已有论述。“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性。孔子窄化了 “仁”的含义,突出了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那么,孔子的“知”的含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智”与“知”通,基本含义是聪明、智慧和明智,既指认识上的能力,又指明辨是非、善恶、真伪的素养与才能,在孔子那里更主要是指后者。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教育人要 “知礼”、“知仁”、“知人”、“知政”、“知命”、“知言”、“知道”、“知义”、“知过”等,其目的是保证道德行为 (仁)适中合度。依据这种界定,“知”的这种功能便在于把握仁义等当然之则,并在行为中自觉地加以贯彻。由此出发,孔子的 “知”不以自然事物及其规律为主要对象,而是突出“知命”、“知礼”和 “知人”上。“知人”往往压倒 “知物”。他使 “知”的范围变得片面化了,或者有意窄化了 “知”的含义,这就使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始终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尽管孔子也说过“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1](P185)但其主导思想并不在这上面,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

在孔子的语境里,“仁”和“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两者是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首先,“知”为“仁”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孔子说:“知者利仁。”[1](P35)知是实行仁的手段或必要条件。如果对 “仁”、“义”、“礼”、“忠”、“信”、“孝”、“敬”等伦理道德没有正确的认识,那就没有自觉的仁德。他充分肯定 “知”是人的行为的前提:“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1](P73)所以,孔子说:“未知,——焉得仁?”[1](P49)以知为仁的必要条件,意味着强调道德行为应出自于心里的清楚明白或理性自觉。“知”则确保行为在为善的方向上适中无偏失,即“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P163)其次,“仁”也为 “知”提供方向上的担保和支撑。按照孔子的设计,“仁”确保主体的行为坚定不移地朝着合乎道德的方向发展,即“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P36)孔子称 “中庸”是道德之极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P64)一般人很少能够达到中庸至德,是因为不能将 “仁”、“知”两者完满地结合起来,所以不是“过”就是 “不及”。办任何事情,只要 “仁”与 “知”结合的好,才能恰到好处。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1](P169)就连买房,择邻而居,也要 “仁、知”合一。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P35)居处不选择仁者为邻居,也谈不上聪明智慧。总之, “仁”、“知”的统一,才能保证我们干任何事情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既然“仁且智”是孔子秉持的教育理念,那么,这一理念怎么才能变成现实呢?孔子又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方法。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

一是要“为仁由己”。在 “成仁”即 “成人”的问题上,孔子特别强调主体的自觉性和自愿性。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P123)意思是说,实行仁 (或做到仁)主要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句中的“己”和 “人” (别人,他人)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己”是主观方面、内因方面;“人”是客观方面、外因方面。在孔子看来,“仁”是人之所以为仁的内在本质和根据,实行仁 (或做到仁)完全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任何外力的强迫或强加所能奏效的。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P74)孔子特别强调 “求诸己”、“内自省”、“内自讼”即 “实有诸己”在 “成仁”中的作用,特归纳出“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原则。

孔子把 “求诸己”还是 “求诸人”,作为决定一个人是前进还是倒退的分水岭,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试金石。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P166)意思是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求诸己”,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要靠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这里的“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人们工作不如意,学习不好,往往怨天尤人,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大材小用,于是对工作和学习采取消极态度。不从自己方面去想,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所以,“求诸己”也就成为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立足点。

孔子还十分强调 “内自省”、“内自讼”在 “成仁”中的作用。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P39)意谓,见到有贤德的人,就想到向他学习,努力做到像贤人一样;见到不贤之人,就应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有类似他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还对弟子们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1](P53)意谓,我还没见过发现自身的错误而能从内心自责的人。孔子所说的“内自省”、“内自讼”都是自我反省的修身原则与方法。

孔子强调 “自省”的目的之一是 “改过”。如果有了错误,则应及时改正。孔子说:“过,则勿惮改。”[1](P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P72)如果有了错误却不改正,那才是真正的错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P168)因此,孔子认为,从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对错误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如何:“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P37)孔子还把别人揭出自己的错误看成是幸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1](P74)只有小人才文过饰非,讳疾忌医:“小人之过也必文。”[1](P200)孔子要求人们在 “自省”的同时,还要 “自克”即 “自省自克”。只有“自克”才能“改过”。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P123)此处所讲之“克己”是指克制自己使之行为大体合于人们的一般伦理要求,从而更好地维护人类社会的礼仪和秩序。“克己”的含义就是克制自己,克制自己过分的欲望。人克制自己十分必要,不知克制自己即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自省”之于人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忧不惧”。“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P124)是说当一个人进行内心深处检讨之时无可惭愧,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良心,未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可见,人的 “不忧不惧”须以 “内省不疚”为前提,“内省不疚”是因,“不忧不惧”是果。但一般人都害怕内“省”,耻于跟自己的过失见面。有些毛病自己虽也知道,可打心里不愿承认,因此这些毛病不仅背在身上,而且堆在心里,由此便使这些心病压得人不能不忧不惧。总之,“自省自讼”的修养原则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孔子为此概括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 “成仁”的基本原则即“推己及人”的原则。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P65)“能近取譬”,在道德实践中的直接应用就是“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爱的方法。孔子正是试图借助这一方法,使得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仁爱的桥梁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你自己想要的,人同此心,大家都想要,都应该得到;你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不喜欢,所以你也不应该把它加在别人身上。自己不愿干的事,不要让别人干。“推己及人”就是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别人的好恶。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P65)立,树立,指立业,所谓 “三十而立 ”之“立”;达,达到,指某一目标的实现。意思是,自己想立的业,也帮助别人立;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也帮助别人达到。这种推己及人的胸怀,便是仁人的胸怀。按照这一胸怀去行事,就是“为仁”。但是任何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为仁”之事,只能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一个一个地去做,能做多少算多少。

帮助他人 “为仁”,不强加于人也是 “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常向学生讲的一句话。《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P123)孔子这一番话的核心,就是要仲弓尊重别人。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说 “如见大宾”、“如承大祭”还是表现形式,那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无怨”,就是 “为仁”的结果。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的?孔子便告诉他:“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P166)这一次,孔子不仅讲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将这一句话的意思进一步作了概括,提炼为一个字:“恕”。能够推己及人,必有宽佑他人之心,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即“仁”的境界。如果终身奉行“恕”,自然就是一位仁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与沟通理性,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二是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其目的是培养 “知”的理性品格。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P4-5)要达到 “知”,就必须善于学习。孔子曰:“好学近乎知。”[6](P54)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从孔子的话中还可知,所谓 “好学”,不是指学习外在的客观知识,而重在培养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主动精神。因此,孔子认为,许多品德都和好学有内在联系,都应该与好学紧密结合,不然,就会转化为弊病。他说:“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P184)分别地看,“仁”、“知”、“信”、“直”、“勇”、“刚 ”,都是孔子提倡的优秀道德品质,可是,如果它们不与 “好学”紧密相连,没有“知”方面的认识和掌握,其道德实践就会产生弊端,甚至走向意愿的反面。只仁爱可以成为愚蠢,逞聪明可以随意放荡,讲信任反而会坏事,爱直率反而会尖刻、刺痛人心,爱勇敢反而会捣乱闯祸,爱刚强反而会胆大妄为,等等。苟非其度,一切好品德也将是大毛病。经常出现好心办坏事,其原因就是不“知”;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 (过 “仁”),其原因也是不 “知”,不知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孔子非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当然,学习并不是学习科学知识,而主要是指道德伦理知识,其目的是成人、做人。所以《论语》第一章《学而篇》开头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P1)学习 “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心中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意,不如学也。”[1](P168)意思是孔子曾经整天没有吃东西,也没有睡觉,只是去思考,但是,结果并无益处,还不如去学习文献或参考别人的见解。由此可知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另外,孔子也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P178)这代表孔子所谓的“学”是希望一个人能在社会上与人相处,可以立足于社会。他自述:“三十而立。”“立”是指立身处世,则一定要了解行为规范,孔子说他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P12)他学习了十五年,充分掌握所学之后才真正做到 “立”,也才具有君子的风度。可见,孔子加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认真学习,学习有利于克服道德修养上的不良倾向,保证道德修养的健康发展,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促进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在儒家传统中,为学与做人是一致的。为学是为了成人,成人离不开为学。荀子继承了这一传统,指出学习是明礼义崇德性的根本。如何为学?其一要学儒者之经,明儒者之礼。故其言:“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3](P8)其二要学行一致。他区分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他认为君子之学实践力行之学;小人之学是在人面前表演的耳目之学,故其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P8)其三要尊师重道,持之以恒。他说:“学之经莫速于好其人。”[3](P8)所谓好其人即指尊师教,交益友。同时还要意志专一,持之以恒。要像蚯蚓一样不断地钻研探求,切不可像虾蟹那样轻妄浮躁。故其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讬者,用心躁也。”[3](P3-4)荀子认为要积善成德,必须持之以恒。总之,人们只要经过不断的学习,诵经、明礼、尊师、择友,久而久之便会脱落掉人性之恶质,成为德操贞固的君子、圣人。荀子还强调,学习是人们由贫贱走向富贵,由愚笨走向聪明的唯一途径。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3](P117)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想有大的进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首先从学习做起。

“仁且智”作为孔子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孔子说:“成己,仁也;成物,知也。”[6](P59)自我完善是 “仁 ”,完善事物是 “知 ”。“知”的涵义,我们不妨把它扩大,既包括传统上的知是知非即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包括一切有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或者说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的还有劳动技能以及追求工作卓越的能力,干任何工作,都要求十全十美,这也是一种 “知”。在过去某一时期,我们的教育理念主张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才即 “仁且智”的人才,这是不错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红”即“仁”往往居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忽视了“知”的发展,出身好,根儿红,就可以保送上大学。而当代教育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它偏重于“知”的教育,而忽视了“仁”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结果智育也遭受重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孔子道德教育强调 “仁”与 “智”双修。针对一般人在心性修养过程中懒于自我反思的现象,特别强调“知”之于人的扶持作用,同时针对一般人在道德要求上缺乏追求的情况,所以将 “仁且知”作为理想人格的哲学界定。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毋需多言“知”之于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于高校教育过分强调 “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智”之于“仁”的扶持作用,甚至错误地将“智”与“仁”对立起来,少数高校千方百计减少道德教育主要渠道——“两课”的课时,认为 “两课”无用,只会占用专业课时。升学教育模式使智育成为硬任务,德育成为软指标。而欲真正扼制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沦丧现象,迫切需要高校乃至于全社会对 “仁”与“智”并重的观念的转换,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概括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形成“仁且知”的理想人格,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

结合当代学校教育,我们应把孔子所倡导之 “仁”理解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一切善良的人。目前学校中有些学生就缺少这种仁爱思想,他们精神空虚,感情冷漠,漠视生命,缺乏人伦道德,缺少互助友爱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学校教育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 “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做人”,以 “仁”的情怀关爱他人,关怀社会和人类,养成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习惯。我们还应把孔子所倡导之“知”理解为尽可能掌握一门或多门知识及技能,同时,还要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及具备分辨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在当前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厌学情绪,既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职业规划,结果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率低下,动力不足,颇令人震惊。人而 “不仁”,没有博爱的情怀,就没有追求 “知”的动力,反之,有 “知”的能力,但没有“仁”的情感,就有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只有把孔子提出的 “仁且智”的教育理念运用恰当,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匡正当前教育的偏失和不足。

[1]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蒋南华.荀子全译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宋]朱 熹.周易本义 [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夏于金.四书五经 (现代版) [M].成都:新潮出版社,1999.

G40-02

A

1008-6471(2010)04-0096-03

2010-10-24

聂民玉 (1969—),男,河北唐县人,保定学院政法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君子孔子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