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与应用的思考

2010-08-15杨兰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包装设计理论能力

杨兰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安徽淮北 235000)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与应用的思考

杨兰英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安徽淮北 235000)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如何把握好教学与应用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是教师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包装设计;教学;理论;实践;应用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之下,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明确颁布了艺术教育课程标准,认为它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要关注各种艺术现象,参与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新型的人才教育目标的提出,要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有的设计,都是由人设计并为人服务的,《包装设计》也是如此。它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设计课程,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设计教育的新方法,把教学与应用相结合,对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适,确立符合课程自身要求而又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置,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

一、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并重,实行学分制,学生要修完136学分才可毕业,其中设计理论课占45学分,约为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可见理论课程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包装设计》根据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从包装设计基础理论出发,形成系统的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适应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通过理论讲授、外聘专家开设讲座、应用案例教学等几个方面,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1.理论讲授。理论教学是讲究方法的,这部分内容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客观现象的分析,探寻可能的结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一种结论。设计理论课比较枯燥,怎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每一件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以这些故事作为教学切入点,小中见大,引伸出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技术发展、对后代设计产生的巨大影响、艺术价值及一个时代的审美观等,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外聘专家开设讲座。无限制的扩招使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但从事设计理论教育的教师数量并不多,旦素质参差不奇。大部分教师基本没参与过实际项目,知识单一。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需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聘请包装设计行业的专家和优秀设计师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名设计师的努力方向和怎样提升自己的设计理念,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市场行情,使课堂教学与市场接轨。

3.应用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把握课前案例准备、课题案例分析、组织案例研讨和课外案例作业几个环节。通过聘请包装设计行业的专家和优秀设计师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包装设计案例,特别是专家本人设计的经典案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包装设计,能够判别什么是好的包装设计作品,一件好的包装设计作品,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作品的判断能力。

大量事实证明,由于设计理论的缺乏,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质低、适应和创造能力较差。在包装设计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考,已显得愈来愈重要。

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本课程从“重点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各种软件和各类设计知识融会贯通,解决问题,使学生对包装材料、印刷工艺和包装技术具有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包装设计创作水平。我们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形成课程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1.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模拟“项目教学法”。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我们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模拟“项目教学法”,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实践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按照企业项目生产模式成立设计小组,每组设置项目组长和设计总监。根据课程安排的设计项目内容,先从市场调查入手,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和社会开展调研活动,收集具有价值的设计参考资料,并根据调研材料提出问题,进行设计创作。在项目教学的实施学过程中,教师起到解惑和引导作用,控制各小组项目质量;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和组织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注重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我们建立了校内的实践工作室,添置了投影仪、扫描仪、打印机及各种办公工具和常用的教学软件,为实际操作训练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条件,提高了互动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很好的结合。

3.注重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坚持“服务市场”的教学理念,与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聘请公司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指导学生的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设计及各种包装设计大赛,并将优秀方案转化为生产,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岗位上实训,提高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4.注重市场调查和开放课堂的建设,让学生切身体验时代最前沿的创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课程需要,建设开放实践基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训练、项目设计、以及比赛训练,教师通过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指导,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设计的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中还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人施教,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之后,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消化理论知识,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从而实现培养目标能力化、课程设计职业化、能力训练岗位化、素质培养企业化的教学目标。

1.重视设计理论教育。设计作品的优劣,不是设计师表现技能的差异,而是设计师创新能力的悬殊。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通过技能培训是不够的,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才能做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的人才,关键是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升。功能性的设计,要以艺术性来进行形象的表达,让人感到美,感到舒服,做到这一点,需要刻苦的专业精神、活学活用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艺术通感,还有不断累积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设计理论知识。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方法,掌握各种设计表现技巧,包括字体的设计、图形的绘制、版式编排等,具有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包装设计的能力,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把握消化理论知识,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不定期地观看课程辅助教学光盘,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依附网络进行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拓展了同学们的课外学习空间,有效弥补了教学课时的不足,提高了教学互动的效果。传统教学媒体,在展示一些代表作品时,数量有限,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满足直观教学的需要,传递更多的信息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灵活采用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分为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理论成绩主要是考核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实践成绩主要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考核试卷形式出现的考核方式,往往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厌学、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而以论文的形式作为设计理论知识考核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等教学资源,大量的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论点,选择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合理的论证,这样学生靠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不仅记得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担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专业设计课程,在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应着重将市场因素、服务对象的特殊要求、创意的独特性等带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1] 胡守海.设计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郑泽辉.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思考[J].装饰,2006(4).

[3] 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122.

[4] 潘鲁生.关于设计艺术专业“假期课堂”教学的思考[J].装饰,2004(4):425.

[5] 郭湘黔.品牌包装的教学思考[J].装饰,2008(5):1382-141.

G420

A

1671-8275(2010)01-0106-02

2009-11-12

杨兰英(19682),女,安徽萧县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高级工艺美术师。

责任编辑:之 者

猜你喜欢

包装设计理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包装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