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学校财务的“管”和“理”
2010-08-15曹慧娟
曹慧娟
(淮北市教育局,安徽淮北 235000)
简论学校财务的“管”和“理”
曹慧娟
(淮北市教育局,安徽淮北 23500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财务管理决定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此,学校的财务必须做好“管”和“理”的工作,必须处理好“管”和“理”的关系,使学校的财务管理走上良好运行的态势,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理人;理财;小财大用;多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的推进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学校资金来源出现了多元化,资金运用出现多方位。如何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已是影响学校上层建筑乃至办好学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学校的财务管理呢?本人认为这必须理清“管”和“理”之间的关系,做好“管”和“理”的工作。下面则是本人对于这方面的几点浅见。
一、学校财务管理的“管”
学校是事业单位,更是一个大家庭。其间的复杂程度决不亚于任何一个大公司或大企业,因为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广泛,那么,这就需要一个“管家”去精心打理。
首先,需要一个专业的、能力出色的“管家”。俗话说“小管管一家,大管管一国”。这需要相当出众的人才来“管”,而这个人才必须是专业的,有着良好的业务技能,这是保证财务管理能够运行下去的比不可少的条件。否则只能是越忙越乱,越管越悬。
其次,“管家”必须要管好自己。财务是一个很敏感的事,这个“管家”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无论是在何种条件下,何种情况下,须心无旁骛,清者自廉,以大局为重,为集体着想。
再次,要有管的勇气和良知。学校的财务管理本来是一个牵扯面比较广的话题,每一笔财务的发出、报销等都必须要经过各级部门的审批,那么在审批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个人主观主义”或“东成西就之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要能顶住压力,要有管的勇气和良知,决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听之任之,否则这个“管”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四,要有管的法律、法规。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人情则是社会的产物之一。因此,必须要把财务管理上升到更高超越人情的层面,这就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这种硬性的规定和约束,财务管理就有了良好运行,良性循环的保障和支撑。
第五,要求“上管”和“下管”相结合。所谓“上管”即各级领导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所谓“下管”即自身乃至相关人员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只有这两者相互监督、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才能保证整个学校“大家庭各方面的良好运转,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当学校的财务管理在有了良好的“管”的条件下,我们才有可能谈到“理”。在很多人眼里,所谓的“理”主要是指“理财”。但本人认为“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起码不仅仅是“理财”那么简单。
二、学校财务管理的“理”
首先,要“理”好人。说到底,“财”不管多么重要,它终究是一个“死”的东西,本身不具备“惹是生非”的条件,是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支配,“财”才变得敏感,才具有了“生命力”。所以,领导要学会“理”好人,财务人员也要学会“理”好人,这是保证财务管理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其次,要理清思路。思路清了,财路自然也通畅了。如何理清思路呢?首先要了解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要知晓本单位的资金来源、资金运转以及未来几年因不可预知性而出现的资金变动等;其次,要弄清领导的想法及规划;再次,要看清外部环境,即市场动态,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有关财务,尤其是教育领域方面的变化和走向,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要与时俱进。如此,财务管理就有了一个良性运行,发展的空间。
第三,要理清财路,要学会理财。学校的财务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财”,一块是“物”,而“财”“物”不分,就会导致财务的混乱,从而也为财务管理带来困难。对此,就必须要理清财路,即做到“收支两条线”,“财、物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另外,要学会理财,由于学校是一个动态的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或在不同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随时都会出现动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要学会随机应变,学会理财,否则,“财”有可能会出现动荡或出现漏洞,这将不利于学校的财务管理。至于如何理财,则根据实际情况应对,可以“小财小用”,亦可“小财大用”,还可“小财多用”等。关键是合理、公开、公正。
第四,要有理念的创新。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不同的观点、理念每天都蕴育、发生、激荡。在这种大环境下,坐吃老本显然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财务人员,当然领导也是如此,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以跟上形势的发展。在原来好的方法、观念上结合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进行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必须要跟实践相结合,即通过实践来验证是否可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财务管理带来新动力,才能保障学校的财务管理不因落后而落伍,才能始终让学校这个大家庭焕发出生机。
总之,学校财务的“管”和“理”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那么,在此基础上做到学校财务的“管”和“理”的统一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到“管”和“理”的统一呢?
第一,要先“管”后“理”。“管”是条件,是前提,只有“管”好了,下面的“理”的工作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空间。所以,“管”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后来的“理”的效果如何。对此,一定要把好“管”这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确保“管”的有效性、合法性。
第二,要“管”中有“理”,“理”中有“管”。任何事情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都时刻处于变动状态,尤其是处在学校这个特殊的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所以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着流动性、多向性和发展性。对此,学校财务管理必须要做到随机性,即做到“管”中有“理”,“理”中有“管”。在“管”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做好“理”的准备;而在“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忽略“管”的作用。“理”需要“管”的随时护航,“管”需要时刻随着“理”的变化而变化。总之,“管”和“理”要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最终做到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学校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校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关系到该校能否真正成为一所合格的培养人才的摇篮和沃土。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一重要而光荣的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别样的风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光增彩。
F234.4
A
1671-8275(2010)01-0085-02
2009-11-23
曹慧娟(1977-),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市教育局教师。
责任编辑:之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