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特色性、适应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2010-08-15余永红
余永红
(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安徽蚌埠 233041)
·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特色性、适应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余永红
(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安徽蚌埠 233041)
高校计算机专业正经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这种转变给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挑战。为应对挑战,地方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结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为社会培养有特色、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下,计算机专业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且在内涵上正经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继续沿用精英教育时期的通用培养模式,必须走特色、适应性的计算机专业培养之路。
一、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上世纪末,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大量扩招和新专业设立。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我国大陆已经有598所本科院校开办了847个计算机专业点,这些高校中除了几十所直属国家教育部以外,绝大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依然强盛,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就业。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人才需求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与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社会需求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计算机专业没有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培养能力。目前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仍集中在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2.专业范围宽泛,培养方案雷同。目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领域仅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高度概括、培养范围的过度宽泛以及专业定位不明,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专业培养表现为面面俱到而没有针对性,专业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地方高等院校在开设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时,培养方案绝大部分参照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培养方案,形成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实验环境落后。社会衡量计算机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计算机工程和应用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众多地方高校缺乏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缺乏对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这极大地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职业发展。
4.综合素质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不只是要求软件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理论或技能,更需要的是要求软件人员具有行业或领域专业基础知识,这样的软件人员才能够快速地融入到部门和行业中去,较快掌握行业的需求,促进领域和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而计算机专业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不完善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其进入软件行业的阻碍。
地方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必须走特色、适应性的计算机专业培养之路。下面就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
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强调特色和适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更准确的培养定位。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但目前学校培养目标却存在严重的趋同性,教学计划存在严重的同质化,这是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趋同性,就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并按照科学办学的基本思路,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规划和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以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和企事业单位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单位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的工程和应用型人才,这些都为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1],提出了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成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近期,教育部明确建议部属重点院校定位于着重培养科学型和工程型人才,地方高校定位于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是一个大方向,由于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地方高校数量众多,其培养目标可能仍然存在严重的趋同性。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的特点、专业的特点、师资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准确、具体的学生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适应性的专业人才。比如,财经类地方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应注重与经济和管理领域的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经济与管理方面的背景教育,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农林类地方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应注重与农业和林业领域的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农业与林业方面的背景教育,更好地为农林业服务。医学类地方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则应注重与医疗领域的有机融合,增加在医疗设备、诊断技术方面的背景知识,以进一步拓宽其服务领域,增加竞争力。如此这般,便可充分发挥各自地方院校的特色优势,培养在某一方面比较拔尖和突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并根据各自的特色去设计一些优势专业,把它办强办好,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如果每个地方高校都能形成几个优势的计算机专业方向,就会形成一个较好的竞争和发展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真正的人才支持。
三、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及设置
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四个学科基本知识和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素养。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设计形态的内容,因此应注重对程序设计与实现、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且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有针对性的加强特色专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需要系列课程来实现,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其体系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地方高校可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建立有效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一般来说,该课程体系可以包括人文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系列。
人文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通过公共选修课方式设置。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3]的指导精神,专业基础课是所有计算机学生必修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形成以计算机编程能力为核心的基础、系统、编程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优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控制深度,在选用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情况下,通过强调计算学科不同形态的内容给出有针对性的教育。
专业方向课程是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学科而设置的方向性课程模块。为突出培养特色,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除包含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外,更多的是与专业应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需要考虑相关专业的类别需求,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开设计算机专业与相关专业融合的新课程,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原则是重视基础,拓宽面向地方高校特色的专业方向,例如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设置经济管理应用、农林应用、医学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模块。
实践课程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各种实验和实践环节,它与上述课程系列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
四、加强以工程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包括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设计三大模块。理论上看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层次进行,从基础,综合到提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各实践环节融入理论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实践环节贯穿大学四年,保证了大学期间实践的连续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种实践体系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对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尤其不明显,形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传统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区分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缺乏针对性,特别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突出其工程和应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不同类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工程和应用性。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在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4]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和较强适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工程实验和应用实验,而每个层次的实验又可以分为基本、综合和研究创新三个不同的类别。其中基础实验主要完成应用型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验证实验、课程设计、各种学科竞赛等不同形式来完成,以达到实现基本技能、综合利用和研究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工程实验则主要依托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通过发掘计算机专业与学校特色专业的有效结合点,通过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科研立项、模拟项目实训、联合开发项目等形式,切实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应用实验需要依托学校特色和相关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找准与学校特色关联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以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实训、企业定制等形式,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性。
由于计算机专业本身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条件和环境的支持。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平台或软件、实验资源及实验环境管理等。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大投入,建立全方位的计算机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为保证上述实验效果,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实验学时。
五、统筹社会资源,加强高素质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统筹社会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有其专业性的一面,因此需要有一个稳定、高素质的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团队。教学团队建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专业应用的结合。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计算机专业及相关应用专业的教师,以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有条件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地方高校应将计算机专业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与学校相关专业和社会专业组织机构的统筹、协调与组织工作,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计算机专业,学校相关特色专业,以及各类专业组织的资源优势。地方高校应吸收来自各方的营养,鼓励以专职和兼职的方式让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丰富教师队伍的成分。
2.加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算机专业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有一支热心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加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一个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改革动力、经验丰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核心,并以他们为基础,形成多专业教师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师队伍。
3.采取有力措施,支持高素质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使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和工程应用素养。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高校,除鼓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应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程开发项目,使他们不断接触到新的工程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能够有比较强的工程和应用开发背景和实践经验,这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竞争机制。要重视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使他们能够安心、稳定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六、结束语
由于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因此,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就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着重阐述了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工程实践创新,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问题,强调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走具有鲜明特色和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1] 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教育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之 者
Abstract:China’s higher computer education is just undergoing a transitional stage,the elite education is changing into popularized education,and this transition brings local universities new challenges.To meet the challenge,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a distinctive and adaptabl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hich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of reforms from training aim,curriculum,practic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team to enhance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computer specialty;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searches on the Distinctive and Adaptabl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y
YU Yong-hong
G420
A
1671-8275(2010)02-0038-03
2010-01-04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方向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 ACJ YYB20093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余永红(1967-),男,江西南昌人,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