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政治教育的作用
2010-08-15丁凌
丁 凌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简析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政治教育的作用
丁 凌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政治教育因为其系统性、连续性和规范性必然被推崇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文章试从建国初期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来论述政治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的作用,其中正规的学校教育着重从学制的改革和政治课程设置两个方面来分析。
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政治教育
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信仰和心理等政治文化的过程。政治教育因为其系统性、连续性和规范性必然被推崇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手段,通过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有选择地接受这些要求,再转化为个体意识,从而影响政治思维,指导个体的政治行为,逐步形成政治自我,成为社会需要的“政治人”。
一、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目标简介
任何有效性的政治活动必须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政治教育活动也要围绕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来开展。作为政治文化嬗变载体的政治社会化在推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要社会化的政治文化是什么。
根据对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可以判断实际上党面临两次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历史嬗变。第一次就是将原解放区局部范围里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逐步推向全国,确立全国范围内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秩序,并将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第二次就是结束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秩序,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秩序,同时也伴随着政治文化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目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是要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恢复国民经济生产,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新民主主义文化而实施的全国各阶级、阶层的政治社会化,即要通过对民主革命意识和“主要看经济生产”意识的宣传和灌输,激发各地人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明确把民主革命任务进行到底和把恢复经济生产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消除乡村民众传统的冷漠和保守,引导民众增进对中国政权的认知,将原解放区局部范围里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逐步推向全国,确立全国范围内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秩序。
第二阶段是在过渡路线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结束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秩序,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秩序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即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得群众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化三改造”,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到支持和巩固新政权的民主建设事业来,使政治民主、人权保护、平等、自由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
二、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政治教育途径
党对政治教育工作非常有经验,党在井冈山第一个根据地进行政权建设时,就注意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改革和建设。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在20多年的战争环境中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教育独具革命的特色,这对建国之后政治社会化的推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10-11。党又在《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中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区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2]107。根据对建国初期的教育情况的考察,本文将从建国初期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来论述政治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
在改造社会化中,学校系统显然是最系统化的强有力的影响[3]80。教育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输政治文化、培养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训练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能力的过程。
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接受和改造了国民党统治区原有的学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被他们侵占的那一部分教育主权,正规的学校教育逐步普及化,建立了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1949年小学的入学率为25%,初中入学率仅为5%,而据1957年统计,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4.1万人,比解放前最高年份增加1.8倍,比1949年增加2.7倍;中等学校在校学生708.1万人,比解放前最高年份增加2.8倍,比1949年增加4.6倍;小学生6428万人,比解放前最高年份(接近1949年)增加1.6倍;幼儿园人园幼儿l08.8万人,比解放前最高年份增加7.3倍[4]203-204。更重要的是,完善和规范起来的教育制度扩大了教育的机会,使得政治知识的学习和政治技能的提高具备了更加优势的条件。随着教育的普及,人民整体的接受知识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
建国初期学校性质的转变和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政治社会化的先行之举,而学校中学制和政治课程内容的改革则从根本上颠覆了不符合新民主主义社会旧文化的存在。
1.学制的改革
学制的改革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建国后沿用的旧学制有很多严重的缺点: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以及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小学学制为6年并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妨碍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首先是农民的子女)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所迫切需要的各种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地位和形成相应的制度。为了普及教育,实践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任务,顺利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年10月1日颁布《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五个部分。这个五个部分分别有不同教育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能够接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各种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相互衔接,具有连续性。各种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所继续的技术学校被列入了整个教育系统之内,并且建立了必要的制度。1951年的学制改革结束了旧的教育体制,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体系,健全了教育体系,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五个部分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人的成长阶段来分的,个体在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不同,在政治教育的推广过程中结合考虑成长因素,将有利于合理促进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接受不同的政治认知、训练不同的政治技能[5]68。
2.政治课程的设置
学校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知识和信念,培养他们对政治共同体和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意识,强化他们的民族感情和国家观念,造就他们的民族感情和国家观念,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这是国家兴办和控制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6]181,199。建国初期课程改革主要是精简中小学课程,在各级学校里要求设置必要的政治学习。比如说,对于原有高等学校的政治课程的改革,早在194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对新解放区学校的政策,其中有关课程方面则规定:“开始时可取消其‘公民’课,其余课程照旧,然后供给新的政治、国语、历史课本,其余仍照旧”。7月,中央更具体提出对新解放区学校“在开始只做可以做到的事,例如取消反动的政治课程,公民读本及国民党的训导制度,其余一概仍旧,教员中只去掉极少数的反动的分子,其余一概争取继续工作,逃了的也要争取回来”。建国后,为了落实中央关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先后废除了国民党实行特务统治的训导制度和旨在限制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入学保证书”制度,取消了“国民党党义”等反动课程。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首先在华北地区的高校提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为大学的必修课:“决定各大学院院校全校共同必修课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简史)两种。各课每周皆为三个小时,一学期教完”。高校教员的教学通过演讲、讨论、解答等步骤,小组讨论和班会等方式丰富政治课程的学习。
(二)社会教育
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对象决定教育形式。中国大部分民众,尤其是农民肩负着十分繁重的劳动任务,不可能完全地投入学习之中。这就决定了农民教育不能采取全日制学校全脱产的教育形式。这也使得采取何种教育形式把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显得十分重要。社会教育就为解决这一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它具有更加直面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紧密联系的特点。建国初期的社会教育发展相当蓬勃,在革命根据地经验之上党创造了更多形式的社会教育:冬学、民校、夜校、学时教学(早学、午学、半日校)、生产教学(地头组、运输组、杂物组、拾粪组、揽羊组,还有专为妇女组织的编席组、纺织组等)、田间学习、家庭学习、热炕学习、小先生等多种学习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方便民众生产和生活,是对正式的学校教育有力的结构性补充,有力提高了民众的知识水平,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建国初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继承和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优势,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灵活的社会教育相结合,摸索出了更符合这一转型时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教育理念和主张,成功地推动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并促进了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这对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1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5] 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对中原新解放区知识分子的指示(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日)[M]//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一九四八——一九四九).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石柏胜
D648.2
A
1671-8275(2010)02-0012-02
2009-12-29
丁凌(1984-),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7级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