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化课堂文化
2010-08-15冯燕华关文信
冯燕华,关文信
(1.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2.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构建生态化课堂文化
冯燕华1,关文信2
(1.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2.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构建生态化课堂文化就是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观照课堂,用整体、联系、动态的思想来研究课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成具有生态思维和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模式以指导和规范课堂生活方式。
课堂;文化;生态
一、课堂文化是师生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无时无刻不以某种方式“遭遇”着文化,它像血脉一样溶入每一个体的生存之中和社会的运行之中。正如企业文化和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奠基人、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沙因(EdgarH.Shcein)所说:“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课堂作为一种纯粹的、专门以传授和学习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场所,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课堂教学表现在以文化为中心的交往上,师生、课程、环境共同结成一个文化图景,推动师生主体双方生活其中,完成对个体的成长经历。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会形成所有个体普遍认同的、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行为方式。这些师生集体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特质会形成一种具有内在统一价值取向的课堂生活方式,对课堂教学产生根本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立,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二 、传统课堂文化的弊端
课堂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不同时代的课堂总会烙上该时代的文化印迹。诞生于工业文明时期的教育也烙上了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机械宇宙观的特点,表现为以控制、分离、线性为主要特征的课堂生活方式。在教学目标上表现为目标的合理性和行为过程及结果的可预测性、精确性。教学内容上表现为预设性,大量的课堂活动都遵循教材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线性展开,同时人文、科学、社会学科之间是分裂、互不关联的。师生关系上紧绷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之弦,教师拥有课堂教学的话语权,是教学内容的阐释者,而学生是纯消费者;教师是课堂这个场域的领导者,是社会权势的化身,具有监管学生的权利;教师是道德的代言人,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总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课堂文化的弊端,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强调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注重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发现学习,大力宣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分析这两种典型的课堂文化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师中心的还是学生中心的课堂文化,二者都体现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机械的生活方式——控制、分离、线性与二元对立。这种生活方式给课堂带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师生、生生关系紧张;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主次纷争;知识授受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较量;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论争;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共性培养的博弈,等等。
乔治·奈勒说:“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当教育中出现问题时人们很习惯地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批判,也很自然地从哲学的角度来思索解决的办法。面对机械式的课堂文化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寻求生态哲学的帮助。生态哲学强调系统的整体性、有机性、开放性。它将系统定位于一种关系存在、过程存在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堂隐喻,成为一种具有价值引领性和理论统摄性的课堂新理念。我们应应用生态哲学对现代课堂文化以新的生命诠释,构建一种课堂文化形式——生态化课堂文化,用整体的思维去诠释课堂文化,联系、动态地研究课堂文化各要素。
三、生态化课堂文化的内涵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性的、过程性的关系存在。生态化课堂文化则是师生集体用生态哲学的思维理解和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互动过程建构起的生态化生活方式,具有联系、整体、动态等方面的特征。
生态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关系中,关系是一种本体的存在、完全的存在,其性质、存在的状态都可以从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导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文本、环境这四要素构成的“四位一体”的互动关系和过程,存在着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等诸多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之间形成了多样网状的关系,比如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关系、教师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关系、学生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关系、教学主体文化与环境文化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决定了课堂文化的性质。各种文化形态之间有机联系,形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课堂文化。此外,课堂文化由教学主体及教学其他因素交互作用而生成,这种交互的过程决定了它必定是动态开放的。因此,生态化课堂文化就是将课堂中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形态整体地、联系地、动态地加以研究。
当下相当一部分教学研究将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学环境文化、教学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的多维复合互动关系割裂并孤立起来,致力于将课堂文化系统的要素逐个地、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并且对各要素内或要素间存在的关系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元的批判。师生关系上要么以教师文化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么强调学生文化中心而消解了教师引领作用;教学目标上要么一味追求知识的建构,要么堂堂课都牵强附会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主体与文本的关系上要么过于关注技术兴趣,要么过于追求解放兴趣;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么过于强调主体的能动性而忽视外部环境对改革的限制,要么过于强调改革的消解与重建力量而忽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已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旨趣等对外部改革力量的抗阻。课堂之所以为课堂,有它特有的关系,而课堂教学要取得有效的效果则需要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形态相互适应形成合力,以此来指引课堂行为。
四、建构生态化课堂文化的基本策略
1.处理好各类文化类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创造美。课堂文化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的系统,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学环境文化、教学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等方面的多元文化。和谐的课堂文化不是让这些文化各自为政、各自以自己的文化形式存在和发展,而是使多种文化形态整合于课堂教学预设的文化目标中,实现“多”与“一”的一致。有效教学就是以课程为中介、各种文化形式汇聚的结果。要根据教学预设的文化目标来营造教学环境,制定课堂规范,选择学习方法。例如,在以掌握知识为主的课堂中,应发挥教师文化的引领作用,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依据需求决定学生是采用那种学习方式,并且按照学习方法的需要规范课堂秩序。在以实践为主的课堂中则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总之,建立和谐的课堂生态文化就应根据教学预设的文化目标来统筹各种形态的文化,使其形成合力,发挥整体的效力。
2.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课堂中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比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人—环境关系等等。在诸多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类型是课堂文化类型的重要体现。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文化中心,各种预先设定的“官方课程”按照教师意图、解释、构想、设计发挥其现实的功能,同时教师是课堂的权力中心,掌握着学生学业、品行等方面成绩的评判大权。因此,课堂上出现的是学生小心翼翼的“异口同声”,是学生间殚精竭虑的相互较量,是所谓的课堂中的佼佼者和后进生。在这样一种主体—客体、中心—边缘、控制—被控制的关系下,师生怎能在课堂中奏起和谐美妙的乐章?课堂生态文化则通过消解这种主体—客体、中心—边缘、控制—被控制的关系建立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是指课堂场域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权利,都有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自由。平等,对学生而言指在课堂场域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与其他学生同样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对师生关系而言则是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当然,这种“平等”是尊重差异的平等,而非“相同”,学生之间能力、兴趣与需要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不可能以一模一样的行为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就是平等对待他们的最佳方式。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个性鲜明的、团结合作的课堂氛围;才能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才能使师生有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各种文化形态,最终通过共有的教育理想实现多元文化的生态整合。
3.构建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课堂文化
文化本身因人类的交互作用而生成,因此,不论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等都不可能是封闭的,它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时代科技在进步,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也不断地被丰富,信息技术、生态课程及各种前沿的科学知识走进了课堂;投影仪、多媒体等先进的科技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物质;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充斥着校园。并且,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他们之间的文化互动决定了课堂文化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师生在平等对话过程中,各种思想、观点相互碰撞、融合、吸收、变异从而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开放生成系统。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文化应该系统远离平衡态,向环境开放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能够以整体的、联系的思想处理好各类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以开放的姿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那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培养出有能力、有个性的、有幸福感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1] 娄小明.论生态性课堂[J].教育论坛,2005,(12): 15-18.
[2] 卢谦.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4-6.
[3] 周庆元,黄耀红.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3-77.
[4]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责任编辑:石柏胜
Abstract:The core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reforming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rebuild the classroom culture.This article tries to construct the eco-class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eco-class culture is contemplat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by ecological philosophy,using the integral,associated,dynamic thought to study the classroom material culture,institution culture,spiritual culture.Finally,it forms the classroom cultural patterns which is guidened by ecological thinking and values.
Key words:classroom;culture;ecology
Constructing the Eco-class Culture
FEN G Yan-hua,GUAN Wen-xin
G521
A
1671-8275(2010)02-0028-03
2009-12-10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生态哲学视域内的有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NSK07-15)的阶段性成果。
1.冯燕华(1984-),女,福建永安人,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2.关文信(1952-),男,吉林前郭人,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学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