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生态环境对鄂西传统民居聚落的影响

2010-08-15黄宏霞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鄂西民居耕地

胡 平,黄宏霞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对于传统民居聚落的“生命”或“有机”,既可以看作是它本身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与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相联系着,也可以理解为它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从而延续着的人类文明史[1]。因为民居一旦建造起来,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再加上血缘关系的延续,就成为了聚落,物化了自然,也人化了自然。

1 气候

鄂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主要有以下的两个特征:一是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湿润多雨,水热同期,雾多,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 12~17℃,年降水量1100~1600 mm,无霜期为190~280 d。二是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地带的气候不一:海拔800 m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海拔800~1200 m的二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潮湿多雨,日照偏低;海拔1200 m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主要灾害性气候有低温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

鄂西传统民居聚落的选址一般顺应地形和水体,依山就势而建,有的还选在山顶或山腰上,既可以节约有限的耕地面积,又可以避免由于降雨较多对聚落产生的危害,有效的防止了洪涝灾害对聚落的影响。在遵循风水说的前提下,居住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但有时为了获得充足的阳光,也有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的朝向。居住建筑形式主要为干栏建筑,干栏建筑的形式很好地适应了湿热气候:底层架空有利于建筑排水排涝和通风透气,大坡屋顶和深远的挑檐及重檐利于遮阳。不管是木结构的吊脚楼,还是砖木混构的住房,一般采用坡屋顶形式,可以让雨水快速流下来,避免居住建筑顶部的积水而缩短寿命。鄂西土家族的传统建筑吊脚楼的诞生,也与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湿热气候的建筑,需要形成大量半开敞空间的空气缓冲层,冷却空气并促进空气流通。鄂西传统民居一般在3开间的正房前有2~2.4 m深的前廊。鄂西传统民居聚落为了适应气候,还充分应用绿化和水体的调节,在房前屋后种植各种花木,摆设盆景等。聚落掩映在绿树环绕中,浓密的树阴也形成大面积的遮阳,形成居住建筑周围较为凉爽的微气候。

2 土地

鄂西传统民居聚落的位置、建筑的型制都充分考虑到土地的利用。土地可以作为耕地,种植粮食作物,维持农民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传统民居聚落在选址时,一般都充分的利用地形,依山就势,聚落选址在山坡或山腰上,除了气候的因素外,对于土地的利用也是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尽量留出平地用来栽植粮食作物。土地作为生命之源,对于依靠耕地赖以生存的农民来说,保护土地和改造土地就成为非常重要的措施。鄂西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鄂西的传统民居聚落,一般都依山建村、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宅居内天井也极其小巧,在空间划分上则为大厅小居室,夹层之中还设储藏室。传统民居聚落以山峦形势为骨架、水源植被为血肉的选址和布局,形成种种或在山区倚山跨溪或在平地临水朝阳的聚落团组结构,具有蜿蜒、起伏、明快的景观和乡民安居乐业的归宿感[2]。

聚居的目的是为了更有保障的生存,一切旨在聚居营造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一是为了更有效而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生产资料与自然资源,所以,一开始绝非为了观赏和审美。二是在各种自然因素的限制和诱导中,找到了最适合的营造方式,并因为妥善地处理了与自然地缘的各种关系,而产生了聚居的人工景观[3]。土地特别是耕地,是聚落赖以生存的根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定居和聚居,首先是因为农耕生产作为主导经济类型得到确立,所有成熟的聚落和建筑文化必然是以发达的农耕生产为前提保障,在鄂西的山地中,适宜农业生产的地理单元大多数是靠近水源的地方,或是在山坡开辟出来的梯田,必须要有能满足一定规模聚居生产生活需要的水源和水系,相对充沛的降水量,以及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可耕地等等,在这些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交互作用下,聚落与住屋的成长看似偶然却宛若天成。

2.1 耕地与河流

山是空间的骨架,河是时间的血脉。发源于利川境内的河流有清江、郁江、毛坝河、梅子水、磨刀溪等水系,其中清江和郁江是境内的两大水系。河流与耕地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河流冲积地带容易形成土壤肥沃的土地,可适合粮食作物的栽植,而在有水的地方,往往就是开垦耕田的好场所,可以就近解决耕地的灌溉问题,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所以,有河流的地方,也是聚落比较集中的地方。耕地是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产物,因此它的分布一方面表现出与人类定居点——聚落的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利川山地居多,乱石横卧,耕地对于居民来说弥足珍贵。所以鄂西的传统民居聚落比较分散,一般聚族而居,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

利川荷花村,坐落在山脚河流的边缘。古人发现有可供农耕的河谷地理单元时,便几户几十户的定居下来,留出河滩的墁坡开垦为耕地,并堆石筑成梯状,田间乔木的根系对水土保持起防固作用。聚落则退让到坡度陡一些的二层坡地上,聚落与耕地间保留一道树林或人工种植的风水林(防护林),聚落与背山之间的林带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作用更加显著,山间有溪流涌下的坡地才能建立聚落,取溪流的上段作为给水系统,溪水流出聚落后自然灌溉耕地,再经土壤净化后流入河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涵养能力达到环境保护。

2.2 耕地与山地

鄂西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地处巫山流脉与武陵山北上余脉的交汇部,山地、峡谷、丘陵、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川相互交错。鄂西的山地所占的面积很大,随着山地的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如坡向不同也会造成光线、热、水的分布差异。山区用地紧张,耕地面积少,农业生产通常与地形地貌相结合,根据山体的等高线修山建田,在一些小的地理单元区域,由于山上的流水长期的冲积沉淀,形成了比较肥沃的土地,有些山民便在这里建房居住,有的只供四五户人家生存,户均耕地1~2亩,即使如此,对于乱石横卧的山地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住所尽量靠四周陡坡修建,留出中部大片的台阶耕地,能够用于作耕地的尽量利用,不能开垦的四周林木也得到了保护。由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不大,而且比较分散,往往在相对集中的地点,有几家农户住在一起,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独家村。就是在大面积的平地地区,也几乎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村,只是存在不同的林盘或林盘组合体,林盘周围大都栽植了果树,并且规模大小不等,一般平均不超过10户。此外,在水稻生产的一些地区,为了农田管理上的需要,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人家住在地面较高之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由于独特的地形条件,鄂西传统民居聚落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聚落与聚落之间抬头能看见,但走过去可能就要几个小时,形成了一个个小的传统民居聚落,零星点缀在鄂西美丽的土地上。

3 水体

传统民居聚落无不以水为命脉,聚落的选址一般都逐水而居,聚落沿着水系的流向而分布和存在,在有水源的地方,往往也是聚落集中的地方。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选址,要求有方便的水利条件,特别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耕制度来说,聚落的存在和发展与水体的位置和水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居民的饮水、农业的灌溉、生活用水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考虑因素。聚落对于水体的利用,一是发展农业生产需要灌溉、需要泄水排涝,二是需要生活用水。可以说,传统民居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恐怕都与水有不解之缘[4]。另外,还有一些聚落,也是选择在附近有水源地的地方建村,并统一在村口或村中挖井,合理地利用水源,为其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鄂西传统民居聚落对水的利用范围很广,依山面水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选址的重要依据,即便是在平坦的水网地里,虽无山可依,但亲水、临水却是必然的选择。聚落选址时就要观察风水,要能有充沛的水源作为生活生产用水,同时又要能防洪涝灾害,于是聚落的选址就靠近水体或建在水体上游;传统民居聚落虽然逐水而居,但又充分尊重自然的水体,顺应自然。随着季节的变化,水体的水位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沿河流形成的聚落,水位的高低对聚落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聚落的选址就可选择河流凸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等。在聚落的布局方面也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建立水渠和排水渠,用来作为耕作和引为生活用水,或者在聚落内部建立水塘、水井,积蓄生活用的地表水,改善聚落小气候和美化环境。咸丰的官坝村,从依山傍溪、立村选址,到引山涧溪水入村,集水排涝等措施,造就了比较科学的、完整的聚落水系,迄今格局仍然完整。溪水从山上贯穿而下,水体绕屋而流,提供了整个聚落的生活、生产用水。村内每家每户都设有井台,可以直接抽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做饭可直接从流经院中的水渠里取水,洗浣必须将水先从沟中取出,然后另外排放,长期养成的卫生习惯至今犾存。在院内凿渠绕村流,潺潺流水院中过,带来了汲浣之便利,能预防祝融之肆虐,可涤荡院中之秽气,能提供碾磨之动力,可灌溉院外之良田,是古代甚至是现代聚落理水的典范,传统民居聚落的生命力便因水而活。聚落内外水系所形成的溪畔、桥头、池边、水巷、井台等邻里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小环境生机勃勃,极富人情味而不冷漠陌生。

4 植物

在传统聚落中,植物应用的范围很广,一个良好的聚落环境是离不开植物的营造的。在聚落外环境中,同一种植物能产生景观效果,不同植物的自然搭配也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在聚落环境中,植物能改善聚落内的小气候环境,提高聚落内的空气质量;在居住建筑内,植物运用能够加强室内外绿化的联系,丰富室内外的景观。

草木繁而气运昌,鄂西传统民居聚落还十分注重居住环境的绿化,植树造林蔚为风尚。树木提供给了人们建房的材料,提供了人们赖以生活的小气候,树木能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聚落周边的地形,如果有天然的风水环境,则植物自然生长状态良好;如果聚落周边没有自然的风水环境,则需要用植物来加以改造,形成聚落内的小气候。鄂西人民还认为,房屋后面有树木茂盛的山林,是择居的风水宝地。所以,鄂西很多地方的村寨附近有保存完好、极为茂密的“风水林”。鄂西地区多产林木,居民建房多用杉木,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有的还以杉皮为瓦。此外,风水林每寨必植,或寨口,或寨后,尤以枫香、杉、松为多。并规定:村寨的风水树、神树,谁也不准砍伐。在各房前屋后多种植各种果木竹林,一般都栽种桃树、李树、梨树、核桃等果树,以及竹子、樟树、柏树等长青植物。每到春暖花开,各种树木竞相吐绿,鸟语花香,一派难得的田园风光。各种民居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使房屋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如土家族上梁仪式中“上梁词”所描绘的那样“坐在梁头打一望,主东坐个好屋场;后有青山重重岭,前有玉带水汪汪;左有青松落白鹤,右右梧桐歇凤凰;后园栽有桃和李,前院梅竹艺兰香;二字墙头耸屋垱,四周围起红院墙;墙头画有芭蕉绿,墙壁张生请红娘;天山七姐若到此,再也不愿回天堂”。

5 小结

对于土地、水体和植物的认识和实践,体现了传统民居聚落的生态环境观是基于天人合一即天人感应和万物有情的。在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聚落。过去,一个山寨,往往就是一个姓氏的家族居住,形成以姓氏命名的寨子。随着民族内部交往联系的加强和与汉族、苗族等兄弟民族交往的加深,这些相对独立的寨子,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接纳异姓同胞和其他兄弟民族,成为多姓氏、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寨子。正是由于对土地、水体和植物的综合运用,使得鄂西传统民居聚落在选址、生存、发展空间上更多的与自然结合起来,顺应自然,更好的发展。登山平眺,整个山寨随地景衬托于巍巍青山秀丽背景之下,确是如从大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这种纯粹自然型的民居特征正是鄂西人民生性自由活泼、开朗热情、无拘无束的民族心理的折射和展示。

[1] 甘靖中.诸葛村传统聚落保护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7.

[2] 李国全.土家民居——吊脚楼建筑艺术[J].华夏文化,1995(4):42-43.

[3] 李嘉华.礼乐合一情理并重天人不二:再论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特征[J].四川建筑,1999(2):29-31.

[4] 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鄂西民居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民居智库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沪渝高速鄂西段隧道LED照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