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反思及对策

2010-08-15金涛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儿童大学生专业

金涛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反思及对策

金涛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大学生基于“兴趣”和“未来职业”的原因而转专业,存在着认识上的不深刻及片面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确立“自我发展“的概念。

大学生;转专业;自我发展

1994年,学分制逐步在高校中实施,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初见端倪。1997年天津师范大学修订的“学籍管理条例”中规定:学生入校后第二年可通过转入系的严格考核,转入新专业。2002年复旦大学批准244名大学生转专业,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在高校已成为大学尝试创新办学的一种方式。大学生转专业现象体现了当今大学管理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习权和发展权,是一种进步。大学生转专业现象的普遍化,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兴趣。有学者对大学生转专业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在问及考虑转专业因素中“选择‘兴趣爱好’的占73.6%,‘有能力学’的占12.3%,‘利于就业’的占10.4%,‘其它原因’的占3.7%。”[1]笔者就这一问题曾对我校学生做过调查,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这表明,大学生转专业的首要因素是“兴趣和未来就业前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未来职业关乎自己的生存,基于这样的原因转专业无可厚非。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应试教育思想,以及社会的急剧变革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基于兴趣和未来就业的因素而选择转专业,存在相当程度的片面性。以下从大学生兴趣的合理性以及“专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分析入手,指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确立“自我发展”的概念。

一、大学生兴趣合理性追问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针对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大量实践,也得到了众多宝贵经验。对于儿童兴趣的问题卢梭曾断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并指出“当前的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发动力,是我们可以应用而安然无恙的唯一发动力。”[2]然而,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对儿童兴趣的关注和培养更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今天的学校、家庭以及外在的媒介环境共同构筑了“成人化的儿童生活世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并无不感慨地指出“消失的童年”这一社会现象。

首先,家庭的儿童价值观的偏离。18世纪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儿童是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儿童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成人生活的预备,儿童的现在和将来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儿童应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只有经过这样的阶段,儿童的身心才有可能良性发展。教育不应为儿童的未来牺牲儿童的现在,而应该重视儿童的现在。”[3]然而,受中国家庭传统伦理观影响,父母在看待儿童的问题上往往认为儿童是自己生命的延伸,是另一个自己。这种观点导致父母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没有把儿童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以自己的理想模式和人生目标规划着儿童的未来,忽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特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在“小大人”的思想观点下,儿童的兴趣、爱好在家庭生活中体现为父母的兴趣、爱好,属于儿童独立个体生命的个性、爱好被遮蔽。

其次,学校教育对童年的遮蔽。今天,在鼓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旗帜下,我们大肆宣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落后就要挨打”的口号。在所谓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中,瞄准识字、阅读、外语、各种科学、各门技艺等等,谋划着如何将汉字、阅读、外语、科学、技艺等等尽快传授给儿童。这种功利化教育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充斥着校园里的各种考试和竞赛。这也成为评价儿童发展好坏的最重要且几乎是唯一的标准。“书本化生活”构成儿童在校园生活的主要场域。也因此教育内容远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远离儿童世界,而津津乐道于那些文本的、已成定论的、僵死的“知识”或“规范”,缺乏鲜活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彰显童年本真的意蕴和情怀等等。正因为教育始终在儿童的生活之外,儿童的生存姿态无法展现,儿童在这种教育的严格控制下以一种消极抵抗或消极顺应的方式生活着。“教育与儿童生活严重的隔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和问题。”[4]因此,学校教育在儿童培养上的同质化、格式化现象已遭受众多批评。儿童渐渐在学校的规训下逐步丧失个性、丧失自我、丧失源于独立本真童年的兴趣爱好。

卢梭在《爱弥尔》开篇中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中就变了样。”卢梭崇尚自然教育,认为在儿童早期,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儿童天性的保养。也就是说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向儿童灌输大量的文化知识,不是为儿童设计好一条所谓的发展道路,而是为儿童创造发展的情景,引导儿童在教育情境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条件。然而,如上文所言,我国家庭教育的儿童价值观的偏离,学校教育对童年的遮蔽,这些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儿童早期天性的自然发展,导致儿童本真自我丧失,也对所谓儿童的兴趣打下深深的成人兴趣烙印。因此,大学生基于兴趣的原因而选择转专业,“兴趣”源自于“成人世界”或是“本真自我”是值得深思的。

二、“专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

我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施的是一种单一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也因此形成了“专业就等于未来职业”的基本观点。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关乎未来就业的“冷热门专业”。然而,我国的这种“专业教育模式”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并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其弊端在今天也显而易见。

首先,在高等教育模式上学习了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苏联模式相对于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具有典型的三个特征,即“刚、实、窄”。 “刚”主要指刚性的课程体系,学习年限等;“实”主要指专业以人员实体的形式存在,学生实体、老师实体及与之相关的财物等实体;“窄”主要指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联系密切,甚至针对某一行业的某一职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设置专业。因此,在苏联模式中,高等教育遵循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严格限制转专业。在具体的教育中形成了如下的专业教育特点:1.专业口径狭窄。即专业设置较多地强调与应用对口,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对象,就设置什么专业。这就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数越来越多,也使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领域受到较大限制,工作转移能力和发展后劲不够。2.知识结构单一。即教育计划基本上是一个单一的专业教育计划,一切服务于专业,一切为了专业,没有体现一个人的全面成长要求。即使学习年限不算短,学习内容也不少,但它是以放弃一些重要知识领域的学习为代价,换取了过于专门化的知识。这就使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单薄,知识视野不够。3.培养规格统一。即不论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按一种规格培养,不仅统一专业设置,而且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要求,以致成为一种模式。这种高度统一化的教育模式抹煞了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其次,对“专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当我们一般地讲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时也许没有什么争议,特别是用以和中小学教育相区别时更是无可厚非。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人类积累的知识已经使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成为通晓百科的全才,即使今天所谓的通才也只是说他掌握的知识面相对宽一些而已,他仍然有自己特定的学习与研究领域。与此相应,大学自然是分系科或专业的。何况,今天知识剧增的程度与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而且还在加速。因此,大学分学科或专业培养人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但是,大学教育却不仅仅是专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它首先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大学教育也不例外。就大学教育而言,在做人的要求上绝不能因其专业性而降低。相反,它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好公民,要有与他的知识水平、智能水平相应的人格水平,要有作为高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都应该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加以体现。因此,大学还需要一些专业之外的教育。

不仅如此,就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培养而言,仅有专业教育也是不够的。要学好一个专业,还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这种背景知识越宽厚越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一方面适度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之外实施一些必要的通识性的教育是有益的。特别是在学科发展越来越走向综合化的时代更是如此。本来,学科的分化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但分化后的认识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完善的认识。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是一个混沌——分析——综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之间的分化是相对的。许多边缘性学科、系统性学科的兴起,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会,正是对各个分立学科的一种弥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那种认为大学教育只是专业教育、别无其他的观点是片面的。

然而,现在看来,虽然这种教育模式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满足了当时社会对高级人才的急需和广大人民进一步学习的要求,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时代的进步,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学生发展的片面性、知识的单一性、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人格发展的缺陷等。而这一切都与中国今天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信息时代的人才要求相脱节。因此,在中国急剧变革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的社会大背景下,仍然以未来就业选择所谓冷热门专业的学生,是需要深刻反思的。

三、自我发展:大学生的必由之路

胡适在《论大学教育的功能》一文中指出:“一个人的成就,全在于闲暇时间的运用。”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是实现真正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自我发展的内涵

对于自我发展的认识,首先要理清自我的概念。关于自我的理解,弗洛伊德1911年在《关于心理机能的二条原则的系统论述》中,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他认为“‘本我’是与生俱有的,是完全无意识的,是人类生命活力的源泉,是‘自我’和‘超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其表现本质就是追求本能需要满足的快感。”“由于本我在现实条件中不可能永无休止地得到满足,因此一部分本我经历特殊的发展,就分化出带有一定理性的‘在内部和外部世界之间作为一个调解人’来活动的‘自我’。”[5]罗杰斯(C·R·Rogers)将自我区分为: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马斯洛(A.H.Maslow)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观点把自我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内关于自我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又分为:自我概念、自尊、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

从以上不同学者对自我的分析来看,自我包含了多个层面,“依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自我,即自我意识,可界定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体验与控制,也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觉察”[6]。据此,自我发展就是指个体基于对自己的认识,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客观自我和主观自我的成长。

(二)自我发展的策略

1.认识自我。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苏格拉底说:“人啊,认识你自己”。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这一点又尤为重要。正如上文所言,大学生早期成长经历太多规训,太多束缚。生命中的“本我”受到抑制。对于“我是谁?”往往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对自己的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大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从各种图书资源到老师,从丰富的活动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同学,这些都为大学生深入认识自我提供了机遇。认识自我包括认识主我和客我。认识主我是指认识自我的智能、情感、个性、行为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可能性。认识主我要在自然与我的关系中认识,在社会与我的关系中认识,在他人与我、集体与我的关系中认识。认识客我,就是认识作为客体的自我。认识客我主要指元认知,即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因为元认知的核心便是把自己的认知当做客体来认知。

2.规划自我。笔者曾对不同系的学生随机调查过,询问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以及将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这其中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对于学什么?如何学?他们感到困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在大学期间的迷茫心态。然而,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约束,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这一时期的自我,有的学者称为是人生的 “第二次诞生”。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疾风怒潮期到“相对平稳”;二是边缘人地位;三是人格的再形成;四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是面对现实的迷茫,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内心强烈的冲突。因此,进行自我规划,有利于化解内心冲突。

首先,理清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间距,划定最近自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是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易的教学内容都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大学生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的理想往往包含很大成分的幻想,在经历现实的挫折后,往往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因此,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时,有必要认清自己的理想与自我现实的境况。对人生理想的设定理应从总目标到具体目标,适合当前自我发展需要的具体目标,有利于通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不断积累信心,不至于好高骛远。

其次,管理自我。高等教育是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所学为基本目标,考试难度较小,压力也比较轻。因此,大学生在课业负担上较之中学时代要少了很多。这也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然而,如何利用好闲暇时间就成了大学生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以前学习的竞争性、压迫感,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睡懒觉、逃课、上网等,大量时间被浪费掉。因此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等时间,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再次,悦纳自我。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它涉及到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形成自卑。每一个成功都是大量失败的积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挫折。挫折也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面对挫折,除分析失败的原因外,更要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一面。悦纳自己,即使是面对失败的情景,这样才能不断积累信心,才能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整合资源,促进自我的发展。整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老师、同学甚至是校外相关团体、机构等都构成大学生发展的人力资源。每一个人都有其别人所未知的知识,特别是老师。高校教学方式决定了一般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松散式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活动时间为课堂的45分钟,空间大多也只限于课堂,且师生往往教学时间跨度仅为一学期,师生之间情感较为淡漠,没有进一步交流。这种松散的师生关系也导致学生一般不愿意或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或请教相关问题。可以说,仅限于课堂时间的教学对于学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更合理地运用空闲时间,促进自我的发展,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学什么?怎么学?学习遇到困难,这一切都可以咨询相关老师,老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校外机构或团体也能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有益信息或资源。

高校是文化生产的中心,这也是高校赖以存在的根本特征之一。丰富的图书文化资源、多彩的文体活动、不同风格的社团,这一切都是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文化资源。学会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大学生在大学的一门重要功课。

[1]刘慧娟,肖珍教.当前高校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2]郭戈.西方近代的兴趣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3)

[3]何毅,潘玉驹.拯救孩子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

[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国典.自我与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

[6]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G647

A

1009-9530(2010)06-0115-03

2010-09-02

淮南师范学院2008年教学研究项目(HSJY200830)

金涛(1978-),男,安徽寿县人,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

猜你喜欢

儿童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