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促进作用研究

2010-08-15夏学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高技能院校区域

夏学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438002)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促进作用研究

夏学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438002)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拉动高技能人才需求,直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地方政府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区域经济;高职教育;促进作用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互动的,经济的发展促进和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的进步。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指出,现代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禀赋或资本存量的多少,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反之,经济发展状况又影响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与经济发展有着更加密切关系的高职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高职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要使命,且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多为地方举办,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职教育发展规模、高职教育办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这里我们从经济对教育的影响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发展拉动人才需求,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原动力

从经济的角度看,教育是专业化从事人力资源生产的机构。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就社会而言,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大。就个人而言,个体对文化、科学、教育的需要也是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而不断增长的。

我国的台湾地区,其经济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恢复、崛起、繁荣及至今的持续发展四个主要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同。台湾地区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形成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专科学校为主要形式的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从台湾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看,高职教育其实是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同时也是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重要的推动力量。

我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高职教育应运而生,不同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有差异。从整体上看,华东和中南地区高职院校共计672所(其中华东地区高职院校381所),而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327所,高职院校数量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相对应。东部的高职教育规模和质量要优于西部,这也是由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西部。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方面,就工种岗位而言,东部地区高新技术工种岗位需求量大,而西部地区传统技术岗位求职人数比例偏高;求人倍率,东部城市的求人倍率总体上较高,而西部城市的求人倍率则普遍偏低。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应用程度提高,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工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的需要,现代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据有关数据统计,长三角的高技能人才仅能满足实际需求量的10%,即使在工业基础较好的上海市,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也只有6.2%,与发达国家30%-40%的比例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城市化意味着农民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不仅是空间地理位置的转移,还需要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提高他们的适应工业化的生产技能,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教育和培训。

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增加。高技能人才需要高职教育来培养,因此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拉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奠定基础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邓小平指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要想大力发展教育,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195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提出系统动力学理论。有专家将该理论应用于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中,在基于经济与教育的紧密依赖关系,选择人均GDP、人均教育经费、专任教师数量、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比例等指标作为参数,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发掘出产生变化形态的因果关系,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运算,获得对真实系统的跟踪,得出如下结论:人均GDP决定着人均教育经费,人均教育经费决定着专任教师的数量,而专任教师的数量决定着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比例,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又反过来决定着人均GDP,四组关系都是正反馈关系。经济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客观需求,拉动了教育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水平影响教育投入,教育投资的增加可以促进教育发展。

高职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技能,对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世界银行认为职业教育的生均费投入应该比普通教育高153%。因此高职教育是一项需要大投入的教育类型。我国高职教育多由地方举办方投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达到6000-8000元,少数地区甚至更多,达万元以上。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生均财政拨款只有1000-2000元,少数地区甚至只有几百元,而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生均拨款,只是象征性拨付学校一些事业经费。东部经济发达,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发展好。以江苏、浙江的高职院校为例,其生均经费(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及学生的学费收入)是中部地区安徽、湖北的3倍,是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5倍。且由于东、西部地区院校的办学理念上的差异,加上资金投入不同,导致东西部高职院校之间教育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的素质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全国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调查分析来看,综合办学能力较强的院校东部地区占58%,中部地区占30%,西部地区仅占12%。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浙江等省的学校数相对较多,这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发展与区域经济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具有较大的相关度,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国家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入选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办学实力强、综合水平高的院校。100所院校在区域分布上:东北地区11所,华北地区16所,华东地区29所,中南地区20所,西南地区13所,西北地区11所,由此可以看出华东及中南相对发达地区的示范院校地区有49所,近占100所示范高职院校数量的一半。(其中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有29所),而东北、西北、西南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仅占35%,显然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基本是同步的。

三、区域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为高职院校改革提供了依据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变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也会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又通过经济教育传导机制传递到高职院校,促进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传统产业的衰落,导致人才需求下降,相关专业就会萎缩;新兴产业兴起,相关人才需求就会旺盛,催生新的专业或方向。也就是说区域产业结构影响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人才的类型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长三角大多数城市处于工业化中高阶段,而少数如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则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产业结构上,三大产业比例变化也很大,与十年前相比,第一产业占GDP比例从15.8%下降到5.1%,第三产业从从27.2%上升到40.3%,区域整体第一、二、三产业相对结构为5.1∶54.6∶40.3,这些城市内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相应发生调整,机电、数控、模具等服务于工业的专业数量稳中有升,酒店管理、社区管理、会展等服务于第三产业类的专业得到较快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了,交通更为便利、文化更为先进,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对高职教育而言,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订单培养”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合作就业、共同技术研发。经济发展了,增加了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改革非常有利。而对于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当地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所付出的成本相对于区域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高职院校来看高得多。一是难以寻找到适合的企业合作,工学结合难以实现;二是源自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也难以聘任到;三是培养出的学生在当地难以就业,只有远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弱化了高职院校服务本区域经济的职能。四是区域经济不发达,导致部分优秀教学及管理人才外流到发达地区,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双师队伍的建设。

四、结语

职业教育与经济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直接促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地方政府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增强了高职院校办学综合实力;区域经济发展,促使高职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增强实训和师资条件,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从经济对教育促进的视角看,高职教育发展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客观存在东西部差异、城乡间差异,这也导致东西部和城乡间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国家作为教育的宏观调控者,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仅依赖于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去发展高职教育显然是很困难的,国家应该更多关注和资助区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而当前国家高职教育政策举措与实施有“注重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之实,如国家示范高职项目是明显的例证。在国家层面,资助扶持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办好教育,通过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1]朱庆葆,刘志兰.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6(1):67-70.

[2]曹志清.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思想论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2):1-5.

[3]高丽,石学云.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文摘,2008(2):27-28.

[4]王越.谈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5-117.

[5]朱光应.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51-54.

Research on Promoting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XIA Xu-wen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 Hube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education is interactive.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rives demand for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direct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s regional economic strength.The local government increases invest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of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l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well.

Regional economy;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Promoting effect

A

1672-1047(2010)06-0031-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6.09

2010-10-1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机制研究”(2008Y391)。

夏学文,男,教授,教务处处长。E-m ail:xxw123@hgpu.edu.cn.

[责任审校:蔡新职]

猜你喜欢

高技能院校区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分割区域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