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体育养生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08-15金亚宇曹莉娟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金亚宇,曹莉娟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传统体育养生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亚宇1,曹莉娟2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文章通过对传统体育养生的鲜明特点的阐述和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中的兴起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体育养生;学校体育;地位和作用

传统体育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保生、寿世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是养护、保养性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吕氏春秋·节丧》云:“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晋代葛洪云:“养生以不伤为本。”可以看出,中国养生学是以充分调动自身体内潜在的生命力,主张“节”与“和”,让人体各种机能不受伤害为其主要特点的。这种古老的中国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值得后人不断的开发和利用。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鲜明特点

(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传统性

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这是毋庸质疑的。研究它单纯从体育的角度进行是很不科学的,必须从传统体育中所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去进行科学的思考[1]P35-37。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传统体育养生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受民族文化的制约,其发展水平客观地反应了民族文化的程度。据考究,1975年在青海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出土的马家窑时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有一个练功站桩的人形,说明中华传统养生的功法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关于养生的各个观点自古以来也是众说纷纭,如《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路史》载“阴康氏时,水渎不流,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即郁于内,腠里滞着而多重(肿)?。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诗经·毛诗序》“言之不足,故叹嗟之;叹嗟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体育养生发挥着增强和提高华夏民族的生命素质与智慧的作用,对发展中国灿烂文明具有积极作用,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实践所积累的宝贵财富。

(二)形神兼备,以神为先

形神兼备,以神为先是传统体育养生的鲜明特点。所谓“形神兼备,以神为先”,简单地说,就是将改善体内五脏六腑的机能放在首位,以此来提高四肢百骸,筋脉肉皮骨等机能的方法。《内经》在重视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处理好人的情态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倡身心合一、精神愉快的修养方法。《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只要人们能保持神志安宁,性情舒畅,就能少生病,身体保持健康。通过摒除一切杂念,意念守一,呼吸细长,进而使形、神合一。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的先人们,通过有意识地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认识,提出了养生的理论,也创造出针对性很强的体育养生方法,可以说这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意识。

(三)动息结合,动助息长

传统体育养生的功法练习中要求动息相随,动助息长。因为柔和缓慢的“动”,是气息相随的关键,是为了动中求静,促使经络气血调和,脏腑阴阳平衡,心肺气机平和,神经系统宁静。“息”,是指呼吸,是指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只有将动作做到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才能协助完成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从而真正做到动息相随。在这种呼吸下,膈肌大幅度运动,故可增加肝、胆、脾、胃、大肠、小肠等脏腑蠕动,促使消化液的分泌,清除肝脏淤血,提高消化系统机能。同时,膈肌得到锻炼,其力量增强,又为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打下基础。在这种呼吸下,人体大脑能充分得到休息和调整,并帮助练习者入静。

二、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中的兴起与发展

传统体育养生之所以可以称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因为在它的形成、发展和繁荣过程中融合了中医、儒学、佛学、道学等众多学说,并且接受了它们的改造,融入了它们的学说,这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自从西周出现了正式的学校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就伴随而来,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的“传统体育养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至今,传统体育养生已是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成为各所学校选修课课程的重要选择内容。横向上看,近年来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全国已有近40所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还有很多院校正在筹建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纵向上看,不少学校开设了专门的传统体育养生专业,并授予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将传统体育养生这一专业进行系统的教学。这些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是伴随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理论和功法实践被一代代的流传下来,我们特有的东方文化已经日益被西方认识和接受。作为炎黄子孙,应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中的精华,为振奋民族精神服务,为健康延年益寿服务。

(二)有利于育人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的武德有着直接关系,我们的前人在习武过程中,总结出的许多至理名言,如“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崇尚武德”、“教武育人”等贯彻在习武锻炼的全过程中。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涵养道德”视为练功成败的关键,十分重视“功”与“德”之间的关系,把德放在首位,视为根本。

传统体育养生中有不少哲学思想对于教育我们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要求我们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看作一个整体,在习练功法时既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这对于我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2]P85-87。又如道家的自然养生观,它代表的是人类如何遵循自然之道锻炼身体、培养情操的一种生命观,其“重人贵生”、“我命在我”、“形神相依”等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资料表明,现今在校大学生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养生教育则可以在这一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且越来越多的实践调查证明,大学生对于获得养生知识及其有效的健身、养生手段和方法具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当今的大学生,所受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各种刺激会反映到头脑中,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喜怒哀乐人难避之……,这都属于正常的情感活动,一般来说,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如果精神保养不当,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的心理锻炼和精神修养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好坏,故传统养生学历来以修心养性为本,提倡“积精全神”、“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使志无怒”等,以达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长寿原有术,养性是根本”的内涵。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思想是要“预防为主”即“防患于未然”,同时提出“养生先养心”的观点,即养生首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让人们寻找一种持久稳定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稳定的情绪状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习练中,注重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健身和康心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要求习练者将其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达到调养心神、有利于身心的作用。

(四)有利于终身体育教育

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点的形成。通过传统体育功法的练习,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得到体会和感悟,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得到愉悦的享受,渐渐悟出其内在的意蕴之深、技巧之妙、意境之美。且传统体育养生包涵的内容丰富,一般受场地、时间、器材的影响较少,整个动作的过程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不会有太疲惫的感觉,也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的情况。因此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当学生离开学校时,掌握的不是一门或者两门技术,而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技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生活领域为人们提供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方式,学会坚持锻炼,使之终身受益,这才是体育教育所要达到的。

四、学校对传统体育养生的需求

现行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比例明显增加。其动因在于选修比重的加大,为增设传统体育养生内容提高了可能性。已有不少学校看清了这一趋势,在相应教师的培养及课程的设置上下功夫,不断满足学生对体育养生学习的需求。另外,未来社会的空间在扩大,而相互间的距离在缩小,无论大国和小国,知识是共有的,而民族文化是独有的[3]P10-12。随着外来文化的增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华民族上千年来养生方面的文化精华也越来越受到各国友人的欢迎与喜爱,要继承和发展这一独特的体育文化项目,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主渠道。

总之,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越是社会开放,这一点表现得越突出。传统体育养生以其鲜明的特点反映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未来学校是传统体育养生继承的主渠道。

[1]肖焕禹,曾庆裕.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2]牛永刚,中传统养生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体育学刊,2007(6).

[3]肖菊香,魏华.统养生对现代体育健身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12.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 in the Future School Sports

Jin Yayu,Cao Lijuan
1.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2.Hezhou University,Hezhou 542800

Through expounding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 in schools,this paper focuseso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 in the school Physical.

traditional physical health;school physical;status and role

G806

A

1673-8861(2010)01-0111-03

2009-08-25

金亚宇(1985-),女,汉,湖南长沙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传统体育养生学。曹莉娟(1962-),女,汉,广西荔浦人,贺州学院体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