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可选入语文教材的传统节日题材力作
——与吴守雷先生商榷及“补壁”
2010-08-15李清瑛
李清瑛
(贺州学院 中文系,广西 贺州 542800)
义务教育阶段可选入语文教材的传统节日题材力作
——与吴守雷先生商榷及“补壁”
李清瑛
(贺州学院 中文系,广西 贺州 542800)
2008年,我国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终于正式进入国人的假日生活。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现在年轻人热衷洋节,根本没把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放在心上。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法定化”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则是在学校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能够借助教材选文对处在基础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关键阶段的中小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教育和奠基教育。可当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此类题材作品甚少,研究探讨可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节日题材作品刻不容缓。
语文教材;传统节日题材作品;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义务教育
吴守雷先生在《让“中国节”根植在学生心中——初中语文教材呼唤传统节日题材力作》(《语文建设》2009年第二期)一文中指出:初中语文教材传统节日题材作品缺乏与当下中小学生热衷“洋节”急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强烈呼唤传统节日题材作品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1]P11-13。一语道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缺失的现实问题。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呢?正如吴守雷先生指出的那样:初中学生正值懵懂的青春期,这时他们思想最为活跃,心理、生理发育最为迅速,人生记忆也最深刻、最长久,此时是通过语文对他们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师在神圣的课堂之上,通过传统节日题材的选文,用语文独具的诗情画意,诠释我们的“中国节”,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种在学生心田。
可据吴守雷先生对目前我国应用面较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六册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也称新课标版,本文称为“人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六册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简称“语文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全六册(简称“苏教版”)这三个版本教材入选篇目的统计来看,传统节日题材作品都少得可怜。
人教版教材入选课内课文的总篇目是213篇(含课内短诗,不含名著导读及课外古诗文背诵篇目),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有《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春酒》(台湾女作家琦君)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篇,从数量上看,只占总篇目的1.4%。
语文版教材入选总篇目236篇(含短诗),其中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有《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篇,从数量上看,约占总篇目的1%。
苏教版教材入选作品268篇(含短诗,也包括诗词诵读欣赏篇目,不含专题选文和名著推荐与阅读),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有沈从文的《端午日》、《中秋咏月诗三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以及现代诗人艾青的《我有思念是圆的》)和《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共五篇,从数量看,占入选总篇目的1.9%。
熟悉“新课标”下的三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人都知道,新版入选的新篇目都不少,可入选的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不但数量少,而且从内容看,入选作品多涉及中秋节、端午节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传统节日,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记忆悠久。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初中语文教育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初中时期,有意识、有目的并且有梯度地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内容。
步入中国文学的大观园,名家璀璨,传统节日题材的作品可谓灿若群星,因为自古至今传统节日都是历代文人争相吟咏的永恒主题。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以什么方式选入,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既然是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当然经典古文,特别是文质兼美、辞情并茂的古诗词为首选了,现代文像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那样的好作品并不多见,所以不必勉强。
一、初识传统节日阶段
初一阶段的选文目的是引领学生初识传统节日,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内蕴,全方位力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
1.千门万户换桃符——春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等,是我国第一大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节期最长,内容最丰(一般从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以“除夕”和“闹元宵”为其高潮)。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即为年终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俗称“过年”。春节题材经年久远,可选的作品自然不会少。诗词首推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2]。这首诗会让学生了解春节“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指贴春联)等“辞岁”习俗里所寄予的美好祈望和文化深意。另有《北京风俗杂咏》一首(“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也描写了春节时放爆竹的传统。清人周宗泰的《姑苏竹枝词》一首(“妻孥一室话团?,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频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描写春节“吃团圆饭”的习俗。还有苏轼的《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告诉学生除夕之夜有通宵不眠的“守岁”习俗。文言文可选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和清朝初期潘荣陛所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有关春节篇的节选,学生会了解更多的诸如“贴福字”等传统习俗。
2.龙翔碧水竞飞舟——端午节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地腊,有些地方又称作五月节、诗人节、龙船节、艾节、夏节等等。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一个,这也说明了端午节起源的繁杂头绪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可选作品诗词类唐代文秀所作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由来重要版本之一—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唐朝殷尧藩《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和宋朝诗人梅尧臣《端午晚得菖蒲》(“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告诉学生古时端午节有用菖蒲泛酒以辟毒,戴菖蒲冠以驱不祥的风俗,故又称“菖蒲节”。北宋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让学生懂得我国南方自古就有“每逢端午,龙舟竞渡”的传统,故也称“龙船节”。苏轼《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会让学生了解端午“蓄兰而沐”(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了),彩线缠臂,小符配身以保平安的习俗,故又有“浴兰节”之称。宋代杨无咎《齐天乐·端午》(“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则能为学生展示绚丽多姿的端午风俗全景画,文化意蕴更为丰富。
3.一年明月今宵多——中秋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名仲秋节、八月半、团圆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的一个。中秋节的风俗大都与月亮有关,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月”本是文人的爱物,月到中秋,诗人骚客便逸兴遄飞,诗思泉涌。古往今来,中秋咏月的佳作灿若星河,可选作品数不胜数,尤以诗词为最。诗词类以大苏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为首选,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均入选此篇。苏教版还选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诗仙李白也钟情于月,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出自《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豪迈诗句[3]P154。韩愈《中秋夜赠张功曹》(“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苏东坡《中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这些诗词有的巧解中秋节之来源,有的直陈中秋赏月、赏桂习俗,有的借中秋明月之圆缺抒人间离合悲欢之情怀。
二、赏识传统节日阶段
初二阶段学生在真正领略了春节、端午和中秋的节日风采后,在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萌生时,再把学生相对陌生的三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推介给他们。学生透过这些名篇力作,不只知道一个节日,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节日文化。
1.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
清明节(农历三月间,公历4月5日前后,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又称插柳节、踏青节、植树节等,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缅怀先人,祭扫陵墓的日子。此节起源甚早,秦以前民间已有祭墓之事,汉时有“清明”之记载,唐以后始盛行,到宋代朝廷规定“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地均需祭扫陵墓,以表对逝者的悼念,也就是说那时此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了。清明节的习俗最为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古往今来,清明题材作品众多,首推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也描绘了扫墓的情景,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清代李渔《清明前一日》(“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描述了清明祭扫的习俗。欧阳修《清明赐新火》(“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描写了清明禁火的传统。清代杨韫华《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描写清明插柳戴柳的遗风。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则描写清明踏青、荡秋千等的游乐情景。唐代诗人崔护一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更为清明增添了几分浪漫与传奇的色彩。古文可选《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三月清明日……”)等等。在语文课上,通过对入选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这个节日中既有扫墓祭祖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这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2.东篱把酒醉黄花——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1989年,新中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节又加入了敬老、爱老的活动)。这是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究竟起于何时虽无定论,但战国时已见重阳日登高、饮菊花酒的节俗端倪,至魏晋时正式列为“重阳节”。重阳节正值金风送爽之仲秋,节俗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节俗内容一直为历代文人所赞咏[4]P66。重阳题材作品可选佳作甚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昌龄《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和《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辛弃疾《踏莎行》(“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等作品,这些文人墨客站在不同的时代高度,从各自的人生际遇中吟咏出他们曾经的重阳,情真意丰,每一首诗(词)都像是一杯陈年的菊花酒,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3.龙衔火树千灯艳——元宵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节俗活动即在此夜举行。古人又称夜为宵,故称“元宵”或“元夜”“元夕”。),古称“上元节”(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借道教说法,又称为“上元节”),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花灯、观花灯、打灯谜等,所以又有“灯节”、“灯夕”之称。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独具风采的大节。届时天上明月高照,繁星万点;地上灯火辉煌,通明如昼,人们观灯踏月,热闹非凡,自古就有张灯结彩“闹元宵”的传统。在中国文学宝库中自然少不了可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佳作。首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写元宵彩灯争奇斗艳的瑰丽景象,此诗说明到宋代元夜张灯、观灯的习俗已渐至鼎盛。隋炀帝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写元宵赏灯的喜悦心情。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则描绘了唐代元宵节的盛况。宋·姜白石两首《咏元宵》(“其一: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其二: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告诉我们到宋代元宵节吃元宵的饮食习俗已经很盛行了,诗中的“市中珍品”和“汤元”即指元宵。起初,元宵是称为“汤(元)圆”的,因为它只在元宵节上市,久而久之就直呼为“元宵”了。还有明代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清代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等都在可选之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简文帝萧纲《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辉交映,倒影澄鲜”)中的描绘,可见南北朝时正月十五已经有燃灯的活动了。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大有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的意蕴,原来元宵之夜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通过作品,学生欣赏了充满浪漫情调的元宵节。
三、钟爱传统节日阶段
初三阶段学生在已经了解、欣赏了春节、端午、中秋、清明、元宵、重阳六个传统节日后,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被点燃了,此时再把他们不了解或不知道的其他传统节日有选择地推介给他们,诸如七夕节、上巳节、立春、冬至节、祭灶节等。
1.金风玉露鹊桥仙——七夕节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青年女子最关心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节日。七夕节源于民间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故事。因每至“七夕”,古时姑娘和少妇有乞巧的风俗,所以又叫“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也称之为“女儿节”或“少女节”。七夕节主要习俗“乞巧”大约在汉代就形成了,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智慧和技巧,这一习俗反映旧时妇女对心灵手巧的向往。传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可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如何相会,于是便有了感天动地的“鹊桥渡”、“鹊桥会”的美丽传说。可选作品诗首推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语文版、苏教版已入选)。白居易的《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崔颢《七夕词》(“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等也在可选之列。词首推宋秦观的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情切意绵,荡气回肠。另外大诗人苏轼《菩萨蛮·七夕》(“凤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柳永《二郎神·七夕》(“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晏几道《鹧鸪天·七夕》(“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等都是七夕题材的佳作。透过辞情并茂的精美选文,学生会认同、接受并深深敬畏我们中国的爱情节——七夕。
2.春水桃花满禊潭——上巳节
上巳节(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因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故称“上巳”,也称“三巳”、“元巳”等。旧时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此节起于上古,汉时上巳确定为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期定为三月三日。唐代时,上巳节已成为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上巳节时值暮春,节期郊外游春、饮酒赋诗、于祓禊外、曲水流觞的风雅活动,尤为文人骚客所喜爱。翻阅中国的诗词文赋,有关“上巳”和“三月三日”的歌咏,几乎触目可得。可选作品晋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和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和《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三篇为首推,其中《诗经·郑风·溱洧》很可能是早期最有名的上巳诗。此外,诗词类唐陈子昂的《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大诗人白居易的《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宋·辛弃疾的《新荷叶》两首(“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等亦可选。文言文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曰……”)和宋·吴自牧《梦梁录》之《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等都是可选之作。通过一篇篇选文,一个古老而又散发着青春气息的上巳节定会震颤青春萌动的少年心弦。
3.立春勾萌万物新——立春
立春(春节前后,按阳历计算,在二月四日前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一天。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故而历代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自古以来,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每逢立春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最具特色的一项就是各种迎春活动,历代作品均有记载。可选作品唐·冷朝阳的《立春》(“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杜甫的《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辛弃疾的《好事近.元夕立春》(“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明·袁宏道的《迎春歌》(“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三篇为首选,清代词人吴绮《春光好》、严元照的《鹧鸪天》和宋翔凤《高阳台·人日立春》等都是立春题材的佳作。
综上可以看出,入选作品遵循的是学生由熟悉到陌生、由浅显到深刻的认知顺序,以求达到由“初识”到“赏识”再升华为“钟爱”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情感教育相互渗透的佳境。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精美选文,才能解决语文课堂“用什么”教学生认识传统,“用什么”为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引擎的问题,只有这样,“中国节”才能走进中国学生的心里,成为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珍藏的节日。
[1]吴守雷.让“中国节”根植在学生心中——初中语文教材呼唤传统节日题材力作[J].语文建设,2009(2).
[2]韩广泽,李岩龄.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12).
[3]赵丕杰.中国古代礼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5).
[4]许钰.中华风俗小百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12).
Optional Language Textbooks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Topics Traditional Festivals Masterpiece -Discussion and Consultation with Mr.Wu Shoulei
Li Qingying
(Chinese Department Hezhou University,Guangxi Hezhou 542800)
After many setbacks,in 2008 China’s Ching Ming,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the three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ir legal status,she was finally quietly into the life of citizens of the holiday.Excitedly,we should also acutely aware that young people are now keen Yang Festival,not to be taking heart of our own traditional festivals.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legalization”of course important,but more importantly,humane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the main front-language classrooms,teaching materials can be selected with the text right at the basic education is also a critical stage of life -long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cultural infiltration of education and foundation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y be the moment of such Theme little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options in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me urgent.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me;traditional festivals,culture and education;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423.3
A
1673-8861(2010)01-0097-05
2009-12-18
李清瑛(1963-),女,汉族,黑龙江绥化市人,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材研究、汉语语音学、普通话教学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