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东地区抗战时期旧体诗创作的文化考察
2010-08-15覃勇霞罗媛元
覃勇霞,罗媛元
(贺州学院 中文系,广西 贺州 542800)
广西桂东地区抗战时期旧体诗创作的文化考察
覃勇霞,罗媛元
(贺州学院 中文系,广西 贺州 542800)
桂林文化城时期,桂北诗歌创作盛极一时,呈现的是新旧体诗杂糅其他诸多体并存的多元格局,与之相比,桂东抗战时期诗歌则呈现新诗旧体化的单一趋势,对于这一特殊的现象及原因,文章从广信时期(时间)、地理交通(空间)、文人南下(人事)等方面,结合县志史料、文物建筑记载展开探讨,以此阐释桂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桂东地区;抗战;旧体诗;文化现象
旧体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即使到今天也没有丢失。“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新旧诗分流,旧诗逐渐边缘化和民间化,不再拥有过去显赫的文坛地位和社会影响,但旧体诗本身的美感和魅力使它并没有被彻底逐出诗歌王国,它仍然顽强生存于文学生产和消费领域,而且新文学家中也出现“勒马回缰做旧诗”(闻一多语)现象。这一现象虽然早已被注意到,但至今没有展开充分研究,影响了我们对现代文学的理解。众所周知,桂林文化城时期,诗歌创作盛极一时,著名诗人郭沫若、艾青、胡风、田间等人都发表了大量的影响深远的诗作,期间“七月诗派”高歌救亡,讽刺短章勃然兴起,通俗歌谣驰骋沙场,十四行诗异彩独放,当然,旧体诗词亦情激意扬。但是,相比桂北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格局,桂东抗战时期诗歌则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即古体诗创作兴盛的单一局面,这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个中原因,颇值深思。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是以大众化的抗战诗歌为主流的,进行的是大众化的实用诗体建设,无论是平民诗人还是文人诗人、民间诗人还是官方诗人,绝大多数都极重视诗为战争服务的特殊职能,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诗体写诗。抗战之初,全国文坛即开展了利用旧的民族文艺形式为现实服务的讨论。茅盾发表了《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一文,指出中国旧文学形式必须加以运用,并对如何运用旧形式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老舍认为应该“把旧诗的优点拿出来”,如“字的调动,音节的妙处”,“以增加新诗的能力”[1]P348。郭沫若亦言:“我觉得做旧诗也有做旧诗的好处,问题在所做出的诗能不能感动人而已。在我的想法,目前正宜于利用种种旧有的文学形式,以推动一般的大众,我们的著述对象是不应该限于少数文学青年的。”[2]P32另外,官方倡导出集的《抗战诗选》,内收有冯玉祥、何香凝、叶圣陶、王统照等人新旧体诗共56首,标志着新旧诗人为共同宣传抗战而走到相互宽容的道路上,显示出新旧诗不分畦轸的动向,为旧体诗复兴的典型例证。
由此可见,新诗古体化是抗战时期时代大气候的要求与文体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是,为何桂北桂林城抗战诗歌呈现的是新旧体诗杂糅其他诸多体并存的多元格局,而一岭(萌渚岭支脉)之隔的桂东则是古体诗独领风骚的单一的诗歌创作现象?笔者细查县志史料、文物建筑等记载,得出如下初步论证。
一、古广信文化的发达与桂东民间对旧体诗的崇尚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从历史角度看,我国经济文化最先是从江河起源的。广西地属岭南地区,其经济也是从江河起源的“,自古以来,广西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农村和集镇,主要是以水路交通为主。”直至近代,广西与外界的经济交往基本“唯水路是赖”《(广西经济》)[3]封底页,古代桂东地域水陆交通都较为发达,如“海上丝绸之路”以汉武帝派使者,从贺江流域的广信至雷州半岛的徐闻、北部湾的合浦,至越南、达印度、斯里兰卡等国所走的水路线为代表[3]P37。贺州古道是贺州境内沟通中国海陆丝绸之路的几条通道的总称。贺州古道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一条对接线,具有近三千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许多历史痕迹和文化遗产。而以水路为交通主干有梧州“,梧州为岭南古城,自汉高五年(公元前一八三年)建苍梧王城至今,已有两千余年,为桂东中心城市。浔江、桂江、西江于梧州交汇,广西近九成之水经此东流,誉为广西‘水上门户’,曾被誉为‘小香港’,1897年辟为通商口岸”[4]。桂东地域的古广信时期一度成为岭南的重心。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平南越,设立交趾刺史,同时在贺江、漓江与西江交汇的地方(今封开、梧州一带)设立广信县,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广信之东称广东,广信之西称广西。两汉时期,交趾刺史部两度设于广信,共达300年之久,广信成为岭南都会近四个世纪。古广信是岭南和珠江流域最早开发的地区,是中原文化南下与岭南土著百越文化的交汇点,自秦皇汉武帝后,古广信始终展现出强大的吸纳融合能力,经过长期交流,逐步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风土人情、农耕水作、宗教信仰的山地文化、水上文化和商品文化等,统称为古广信文化。古广信文化的繁盛有史实可查,以出土文物为证,出土于贺州沙田龙中村的青铜麒麟尊,1993年参加国家文物局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这件国宝成了此次文物精华展览会的会标。专家称:这件国宝造型移植于商周,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商周文化的余韵,在岭南回响”“,实在令人惊喜”。
因此,桂东地域在古中国并非如一般人所认为的南蛮地带,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大量诗歌。唐·元结《冰泉铭》、明·韩守益《发梧江驿》、唐·宋之问《经梧州》、唐·杜甫《送苏四郎知苍梧》、宋·陶弼《送吕涛典狱之梧州》、明·徐《苍梧怀古》、清·边其晋《登赤峡李白读书岩清》等等,较早如汉乐府《东光》:“东光乎?仓梧何不乎?仓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唐.张九龄《西江夜行》:“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宋.秦观《江月楼》:“苍梧云气眉山雨,玉箫三弄无今古”;最为著名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两度路过梧州,途经苍梧时,吟咏下“九嶷联绵屏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诗句,又发出了“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的赞叹。苍梧人士为追慕一代文豪,就把火山西面的临江山头,命名为“苏山”。而苏东坡盛赞的鸳鸯江江水人称“鸳鸯江”。在科举人文方面,自汉武帝时设置临贺、封阳、富川县起,贺州就在中原文化的熏陶、影响下,逐步地将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起来,从而学风渐兴,人才辈出,群英荟萃。隋唐时期,有富川毛承吟、毛延铎、毛延禹3人考取了文科进士。宋元时期,富川毛自知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被钦点为状元。《爱莲说》的作者、被誉为宋代理学开山祖的周敦颐,明代有贺县张昱等4人考取了文科进士。清代,有贺县张培仁等7人考取了进士,此外尚有数百人考取了文科举人。
以上可知,桂东地域古文化之强盛,而当地百姓以此引为自豪,在文学诗歌的创作中自然对古体诗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新诗在桂东地域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老百姓都对古体诗歌情有独钟。这可从民间碑文和对联中窥见一斑。桂东民间碑文和对联文化源远流长,民间秀才文人多喜欢在碑文对联上舞文弄墨,如蒙山文笔门联“文射斗牛虚万丈光芒钟俊杰,笔含苍岳气一支灵秀毓英奇”[5]P526,尤其是黄姚古镇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古镇风景线。如魁星楼(是文明阁最高一楼)楼上内联:“登千仞壁心先到,上一层楼眼更舒”;楼外联:“光逗松间悬月镜,凉山竹外挂风琴”;楼下联:“下界路从溪口过,上方人在画中行”都极具古诗特色。
我们从该地区众多的抗战古体诗中亦可看出古文化的神韵。如张廷辅的诗:“虽无仙橘可延年,却喜甘霖应眼前。嘘气自成烟渺蔼,饮和全仗水回旋,每从晴雨占天意,必有丹黄出地泉。何日释肩归故里,燕尘洗涤掏清涟。”诗中描绘了苍茫寥廓的岭南景色,对仗工整“烟渺蔼”与“水回旋”,“每从晴雨占天意”与“必有丹黄出地泉。”,且注意押韵:“年”、“前”与“涟”,“旋”与“泉”,韵部为“an”。又如李济深1944年作《过北流》“舆马分驰到北流,两旁父老尽凝眸。旁人那解余心苦,惆怅将军已白头”,抒发了乱世中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又有《桂林书感三绝》“踯躅江干有所思,浪花点点溅征衣。可怜家国无穷恨,绿水青山总不知。”“千百平畴无限好,满腔忧愤有谁知。伏波功业今何在,留得江山骋敌骑。”“匡时无计费绸缪,烽火连绵百二州。最是桂林山水好,也教风鹤使人愁。”这与杜甫诗《哀江头》(亦七言诗)同样为哀悼国家残破景色,同时亦抒发了期盼如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一样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同时作者意识到时局的动乱复杂,表现了“匡时无计费绸缪”的无奈。总之,桂东抗战古体诗的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一是描写世乱时艰、日寇暴行的残酷现实;二是歌颂抗战军民的浴血奋战;三是谴责当局的消极抗战;四是颠沛流离中的写景纪事、悯乱忧时等,其中写得最多的还是歌唱山河自然的诗,浸透着浓浓的“国破山河在”的悲哀和感叹,体现了桂东人爱国爱家乡的深切情怀。
二、地理环境的闭塞与现代文明的隔离
如果说桂东人独特的人文心理因素及民间文化的喜好,使桂东民间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执著与崇尚(守),那么,地理的偏僻与现代交通的落后,使桂东地域与外界产生了文化的隔阂。桂东地域“由于萌渚岭支脉自北面的湖南江华县逶迤入境,地势呈北高南低,北部马鞍山海拔1848米,东南端扶隆圩海拔仅30米”[6]P415《大清一统志》卷三百六十一“桂岭”条:“(桂岭)在富川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贺县东北百里,与湖南江华县、广东连山县接界,即古临贺也,一名萌渚峤。”“萌渚峤亦即萌渚岭,亦曰临贺岭”,唐刘禹锡《度桂岭歌》云:“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劳。”文中指出桂阳岭即古临贺岭[7]P107。可见桂东地区山高路远,“逶迤入境,地势呈北高南低”的萌渚岭支脉隔阻了桂东与桂北的交流。追究渊源,古广信(桂东地域)衰落的契机是从唐代开始,唐代广东梅关新道的开辟,加上宋代大规模的加修,梅关新道成了岭南的新兴交通干线。另外,桂北的灵渠在公元825年李勃修复下,“此后基本上保持了稳定通航。中原往广西、越南以及云贵方面的交通,往往由灵渠走。潇水-封水水线亦从此更为冷落。”[3]P138“上世纪初,粤汉铁路通车时,广州早已成为岭南的主要中心了,铁路交通是近代以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交通工具之一,于是梅关新道和灵渠又变成历史陈迹,广信更受冷落,古代这一朵灿烂无比的奇葩,从此更不为人知了。”[3]P139尤其是现代以来桂东地区陆路交通较为落后,如干线公路,“民国10年(1921)开始兴建,至解放前夕,贺县、信都县先后修成公路160公里。”[6]P415所以,现代桂东地域落后的交通地理阻隔了该地区与现代文化的交流,又加上前文提及的桂东民间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崇尚,对古体诗歌情有独钟,可想而知,“五四”以来的的欧风美雨等新文化思潮和新诗的变革文学创作主张对该地域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单薄,现代新体诗创作在桂东是起不了多大波澜的,因而形成了现代尤其是抗战时期桂东地域诗歌古体诗创作独领风骚的的单一格局。
三、特殊时期文化名人的南迁与桂东骚坛旧体诗创作的勃发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避战乱,我国著名的上海同济大学曾搬迁到桂东贺州八步办学。1944年至抗战胜利时,全国一大批文化界著名人士疏散到贺州八步,他们当中有千家驹、柳亚子、何香凝、高士其、欧阳予倩、红线女等,这些文化界人士(在八步期间)主要从事绘画、书法、著书、演戏、抗日演说等。八步灵峰广场对面的留趣山文苑草地会,是他们进行抗日宣传的一个阵地。几位民主同盟会的同志还在临江中学建立了临时支部,并创办了《民主宪政》刊物。1944年秋,桂林被日军侵略后,何香凝、高士其、欧阳予倩、千家驹、等大批民主爱国人士从桂林迁移到黄姚,并在黄姚创办《广西日报》。他们不仅在报上发表社论、专论,而且给副刊写了不少通俗易懂的文章、诗词、对联,唤醒民众参与抗战,形成了具有特殊政治背景的抗战文化。其中何香凝1945年9月5日在国共谈判期间给蒋介石发的著名的和平通电,就是从八步发往重庆的,何香凝力促蒋介石与毛泽东合作,共图和平建国方略。如今,黄姚镇还保存着他们留下的遗迹,如《广西日报》昭平版编辑部旧址、高士其寓所旧址、欧阳予倩寓所旧址、广西艺术馆旧址、何香凝寓所旧址、千家驹寓所旧址等。
政治文化名流的到来,给桂东大地带来文学创作的兴盛,尤其是政治文化名流对古诗词创作的喜好,掀起了一股旧体诗歌创作的热潮,一时间,百越之地诗情盎然,如白崇禧挽抗日革命烈士莫更联的对联“鹦鹉洲中留壮迹,杜鹃声里吊英魂”;何香凝为当时信都中学赖又莘诗《春晨》即兴作画《落枫》并提诗句:“半匙丹粉红如白,滴染云笺写落枫。”桂东古体诗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桂东本地人李济深、张廷辅的诗歌。李济深(1885-1959年)原名李济琛,广西苍梧大坡镇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1926年,李济深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1928年6月任广东省省长。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李济深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东三省沦陷,李济深曾慷慨疾书:“好随汉将收胡土,忍把江山委敌尘。”同仇敌忾之情跃然纸上。1937年,李济深先生从桂林来到贺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当他登临浮山,被浮山兀峙江心任凭风浪冲击仍巍然不动的气慨所感动,欣然命笔:“临江江水去悠悠,却有浮山水上浮;历尽洪波千万劫,依然砥柱镇中流。”李济深先生把中流砥柱的浮山,寓意为当时正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的中国军民,赞颂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另外,李济深写于梧州的《国难抒怀》(1938年):“国难方殷寇正强,存亡续绝费商量。可怜责任成虚负,到处游观没主张。风景纵佳游兴减,江山依旧主无常。应知巢覆无完卵,几度登临几断肠。”爱国之情溢于纸上。
张廷辅生于1875年,八步区沙田镇龙井村人。1909年经广西省学政保送进京,经钦点而成为清末拨贡。后曾作为当时的两广代表,协助辛亥革命先驱者孙中山组建民国临时政府,并参与选举孙中山为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工作,此后,出任孙中山、黎元洪、曹昆三任总统顾问和国会议员。1928年3月,隐居于老家贺州龙井村“步影山庄”。官场隐退之后,他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抗日战争期间,写下大量抗日诗词和画作(现贺州市博物馆和贺州民间仍存有他的诗词和书法作品)。20世纪40年代初,何香凝、柳亚子、廖仲凯、千家驹等进步人士接到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由香港至广东沿海,绕道粤西奔赴粤北,经过湖南的郴州或衡阳,沿桂江而至昭平,取道黄姚,进入贺县。名流们在贺州龙井的“述德庐”相聚。张廷辅诗:“燕京共事未能忘,廿载逢喜亦悲伤。倭寇横侵极暴戾,军民抵抗气昂扬。”柳亚子先生和应:“追随国父美名扬,辅佐中枢受表彰。退隐不忘忧国难,救亡坚定执毫枪。同仇敌忾歼蛮寇,捷报频传见曙光。胜利到来欢庆日,金樽乘兴赋毫章。”字里行间,将万千心绪一吐为快。
因此,在全民族义不容辞地投入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在政治文化名人的影响下,桂东诗歌爱好者们都希望用绝句、律诗、散曲这类的表现形式参与抗战,使旧体诗创作走出了“五四”以来的低迷状态,出现了复兴的态势。
[1]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2]郭沫若.郭沫若旧体诗词系注释(上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陈乃良.封中史话[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9.
[4]广西梧州历史文化长廊.中国骑楼城[EB/OL].http://www.arcadecity.cn,2007-03-13.
[5]蒙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蒙山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6.
[6]贺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贺州市志上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罗媛元,赵维江.桂岭考论[M].南宁:广西社会科学杂志出版社,2009.4.
Survey on the Culture of Old -style Poems in Anti-war Period in the East Guangxi Country Area
Qin Yongxia,Luo Yuanyuan
(Chinese Department of Hezhou University,Hezhou,Guangxi,542800)
In the period of Guilin Culture City,the composing of poems in the North Guangxi was in the fashion for a period. The combining of the new style and old style poems and other style of poems was prosperouson their way.Compared to this,the anti -war period poemsof the East Guangxi had the unitary trend of archaization.This article try to explain this special phenomenon and reasons from the aspects of Guangxin Period(the time),geographical transportation(the space)and the scholar immigrant from the noth China(humanism),etc.then to combine with country annals and Cultural relic recordation to discuss and explain this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East Guangxi Area;anti-war period;old-style poems;cultural phenomenon
I207.22
A
1673-8861(2010)01-0046-04
2009-09-24
覃勇霞(1971-),女,广西贺州市人,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现攻读华南师大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评论。
罗媛元(1971-),女,广西贺州市人,贺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文化与文学的教学。
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06年科研项目“桂东历代著名文人文化活动研究”(项目编号2006260)与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项目“潇贺古道与贺江流域历史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08BSH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