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及其现代化的研究述评

2010-08-15王浩斌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现代化文明

王浩斌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社会文明作为对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整体性把握,在当代主要体现为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两种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作为一种从理论上高于或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文明形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进入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概念内涵、结构特征及现代化转向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全面而系统地对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及其现代化的研究进行梳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概念内涵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是从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及其现代化转向研究的人首先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下述三种:

(一)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形态

所谓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它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它有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了的思想观念,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它的体系;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当今时代,最为主要的意识形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类,它们分别代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这种意识形态的划分,当今时代的文明形态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即“在20世纪人类文明大舞台上,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和影响全局的角色。尽管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程中伴随着众多的坎坷与曲折,尽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文明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作为一种足以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相抗衡,并终将以自身的成熟与发展取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兴社会文明形态,它对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启发和推动,对21世纪人类文明趋势的展示和张扬,已经成为毋庸置疑和无法否定的事实。……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必将被更高层次、更为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所取代……”[1]1-8所以说,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形态,其在本质上高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

(二)从社会文明的本质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文明的最初出现始于近代市民社会的崛起。近代以前,政治国家主宰一切,只见国家而不见社会,社会毫无自主权力,更谈不上社会文明;近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崛起,市民社会逐渐摆脱了政治国家而获得了社会自治,由市民阶级主宰而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社会文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过分注重利益最大化,对自然过分开采与掠夺,人与人之间关系物化扭曲,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主体意义危机以及社会道德危机,为此扬弃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具有了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所以,从社会文明的本质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指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2]22-23“和谐社会和社会文明都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社会文明,社会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3]66-69“和谐社会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自然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又离不开社会文明的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铺筑一条有效的途径。”[4]1

(三)从社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是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方面在内的系统整体;狭义的社会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包括社会主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内容的总和。正如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文明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文明是指国家出现后的各种社会形态的文明,即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狭义的社会文明是指社会领域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社会层面……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等。”[3]66同样,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状态的总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体。过去,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主要是从广义上讲的。所谓狭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指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领域的进步状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的总和。”[5]4

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结构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不仅具有丰富的概念内涵,而且具有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所谓结构性特征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或连接方式以及由此而展现出来的外在表征。总的来说,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结构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结构的意识形态化特征

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文明,那么,它的结构自然就具有意识形态化的特征。在意识形态化的语境中,社会主义的社会文明结构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文明结构。在空想社会主义那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公有制+按需分配+计划经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主义就进行了探索和设想……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剥削阶级,人人平等、和谐、自由,不劳动者不得食,产品实行按需分配,生产劳动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资本主义竞争将为社会和谐的劳动竞赛所代替。”[6]104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生产。“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包括以下内容……生产资料公有制度,按劳分配制度,计划生产等等。”[7]53在邓小平同志那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公有制+按劳分配+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373“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8]172可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化特征,总的来说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而言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结构的生态化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内部囊括了许多结构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生态关系。有研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的生态互动,即“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正是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9]48。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和谐社会)是有机互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有效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文明的政治主体、先进的政治文化、合理的政治制度、规范的政治行为以及和谐的政治关系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整体系统,其发展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10]34就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两者之间也是一种可以相互转化的生态关系。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11]182从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结构性要素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生态关系。

(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结构的社会化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毕竟是一种“社会”的文明,自然要体现其社会化的特征。当然,这是从狭义社会文明的角度来讲的,主要讲求的是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文明发展特征,“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12]13也就是说,社会文明是一种以社会为主体的文明形态,它依托的是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和社会事业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所必须的社会基本体制,“我们应把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建设体制作为重要任务。社会建设的基本体制,也就是涉及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规则。社会建设要依托这些体制来进行,当前比较重要的有财政体制的改革、社会事业建设体制、城乡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13]200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或社会建设的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或做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前提是社会三大部门(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理念性前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涉及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调整。发展民间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建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14]1可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结构具有很强的社会化特征。

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转向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高于或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但由于现实中社会主义是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基础上建构的,而且历史证明市民社会的培育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无法逾越的阶段,再加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法律体系也不够健全,所有这些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只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文明形态,还很不完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即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转向。研究表明,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有赖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健全,“一个社会要靠这些基本的制度(社会文明制度——引者注)来支撑现代化的实现。缺乏这些体制,就是不少指标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其现代化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其现代化实质是有严重缺陷的,或者一段时间经济上去了,将来可能出现反复”。[13]200-201有研究甚至认为,社会建设或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领域,即“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15]16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不仅构成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而且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就其自身而言,它也需要实现现代化,即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学术界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一,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其二,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即“社会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引者注)既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作用中平衡发展,又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的交错中发展……社会文明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16]39其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人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7]12“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因此,要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18]19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在于推进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研究,虽然在其概念内涵、结构性特征以及现代化转向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理论研究成就,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及时代发展的约束和限制,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及其现代化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和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历史定位不够,没有深入阐释我们所研究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为什么只是一种低级阶段的文明形态,它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初级阶段的社会建设能否称之为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其次,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作为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相比较的文明形态,它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科学内涵是怎样的?只有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我们才能更为透彻地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最后,对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不够,因为一种文明总是特定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必然产物,只有深入研究这种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我们才能深入阐释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丰富内涵,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深入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包心鉴.论21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要版),2002(4).

[2]李福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文明[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2).

[3]黄蓉生,李国安.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2).

[4]邓元珍.论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罗振建.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6]王欣.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历史过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7]张建云.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历史与现实[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5).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王宝林,张荣华.社会文明形态及其文明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2003(22).

[10]王玉华,杨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充分发展的社会[J].理论前沿,2007(11).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青连斌.大力加强社会建设[J].理论前沿,2005(7).

[13]邹农俭.社会建设:社会学的社会承担[J].社会学研究,2007(2).

[14]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15]蓝蔚青.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J].浙江经济,2006(21).

[16]马捷莎.社会文明的动态平衡发展[J].新视野,2003(6).

[17]周运清,王思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7(1).

[18]郭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也谈微博新闻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