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安阳市产业快速发展

2010-08-15安阳市科技局常莉洪伟刘小韩陶剑

河南科技 2010年21期
关键词:安阳市科技建设

安阳市科技局常莉洪伟刘小韩陶剑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安阳市产业快速发展

安阳市科技局常莉洪伟刘小韩陶剑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笔者结合安阳市情况对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区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探讨。

一、安阳市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除了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安阳市许多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缺乏,发明专利较少。据统计,目前安阳市只有25.7%的规模以上企业有独自研发能力;共有35.5%的企业与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多达8成以上的工业企业没有很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说,安阳市企业的科技创新尚处在模仿创新阶段,消化、吸收和改进新技术的能力欠缺,多数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意识。

2.科技创新投入需要进一步增加和科学化。由于安阳市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深远意义理解不够,加上资金紧缺,致使企业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往往不到位。特别是科技公共事业,由于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对其的投入因难以收回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使企业和民间组织减少投入或不投入,而政府又因重视地方具体产业项目而忽视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上的投入。

3.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安阳市对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支持和重视,现有的中介机构、咨询机构和服务机构有待于引领、完善和发展,科技体制建设中缺乏类似劳动保障中心、人才交流中心这样的机构来服务安阳市产业的科技创新。

4.中、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缺乏。近几年,安阳市不断制定培养、引进各类技术人才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引入企业的人才总量仍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安阳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3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5%。而高素质科技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更加紧缺。

5.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尽管河南省、安阳市在鼓励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缺乏配套的操作措施,有些政策还没有用足,有些政策还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落实有待强化。另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金融机构对科技投入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促进安阳市科技创新的对策

1.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1)构建现代产业的政策体系。主要是逐步健全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财政税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发机构引进、孵化器发展、融资担保风险财政代偿、自主品牌培育创立、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已建立的政策应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2)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目前,我国区域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区域一体化”趋势下的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具体表现为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竞争。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各经济区域内部通过相互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竞争力和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因此,安阳市在构建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时要高度重视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并制定相关战略。在产业分工确定产业定位和相似产业技术竞争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实现与其他区域,特别是周边和发达区域在技术资源与技术力量方面的整合,推动技术的发展和突破。通过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科技资源、信息、技术和人才共享,实现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安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围绕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产学研运行机制的建立,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相结合,对安阳市主导产业、重大专项、重点学科通过合作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政策推动、企业运作,建立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4)建立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公共服务平台是安阳市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科学数据等在内的物质与信息系统、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和专业人才队伍3方面组成,是增强安阳市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安阳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安阳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建设好安阳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公共服务平台,对建立和完善安阳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延伸和拓宽科技创新服务范围,建立适应跨部门、跨系统资源管理与服务的组织结构体系,打破资源建设分割与重复建设的局面,实现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引导存量资源,扩大对社会的开放服务,提升安阳市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安阳市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科技环境,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创新产业升级工程。

(1)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围绕列入河南省规划的九大产业集聚区,重点抓好一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使安阳市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依托骨干企业,发挥产业和技术优势,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大力发展以太阳能技术和生物质能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为主的相关产业,以多晶硅为基础的新型材料产业、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一批产值超亿的新兴产业集群。

(2)传统产业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围绕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纺织、煤化工等重点支柱产业,加大研发投入,确定主攻方向,在大型冶炼装置、大型数控机床、液压设备、新纺织技术设备等成套装备的集成制造技术、电子控制及相关制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显著提升安阳市装备制造业、煤化工、纺织等技术优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名牌产品。

(3)自主品牌战略工程。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在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和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内知名度、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4)高新区“二次创业”工程。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实施“二次创业”,在发展主导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高效发展新能源产业,争取国家、地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高新区的实施。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应以集群形式发展,打好产业根基;应建设良好创新环境;提高科研院校的研究支撑力,加快相关人才资源的培养;还应发展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带来区域性关联效益,实现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的主导作用。

(5)创新环境优化工程。一是培育创新文化。要把创新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弘扬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城市文化。二是营造创新环境。紧跟安阳市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政务环境;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自主创新举办理论和学术研讨活动,利用各类会展、推介会申办国家级、省级科技论坛、区域经济论坛等。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试点。结合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行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强专利执法,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保护机制,规范知识产权交易秩序,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3.激活创新主体,提高产业竞争力。

(1)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提高创新原动力。一是建立健全安阳市与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发展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从事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实现“抱团创新”;围绕安阳市重点产业发展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产业的技术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安阳市良好的人文环境、旅游资源和地域等优势,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国内外500强大企业来安阳市开设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填补本地空白的重大科技项目,提高安阳市的科技品位和科研实力。同时,也鼓励安阳市的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走出去创办各类科研机构,进一步实现企业间设备、技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形成竞争合作互赢局面,加速安阳市的产业发展。

(2)加快研发中心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围绕安阳市的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发展聚集产业,引导企业逐步建立一批技术中心,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自主开发。二是支持已建立技术中心的企业逐步提升技术中心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大创新投入。针对目前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企业一定要摆脱靠政策、靠优惠措施的依赖心态,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配备完善的研发仪器和设备。

4.建立科技资金统筹机制,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科技资金统筹管理机制;建立平等竞争、公开透明、民主决策、择优支持的公共财政资助机制;规范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实行科研项目“同行评审”和“利益相关者回避”制度;引进独立的评价机制,构筑公共科技经费预算、执行和监督的独立评价体系。

5.加大创新投入,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一是推进金融创新。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投入的有效机制和信保贷联动机制,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服务。二是扩大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安阳市开设分支机构,不断增强安阳市的金融集聚能力。三是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投入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四是建立安阳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项资金。集中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创业投资引导、担保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创新人才资助和奖励等方面,解决这些领域的早期投入问题。五是建立推进金融创新的工作机制。建立安阳市政府牵头,金融监管部门和安阳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金融创新协调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安阳市金融改革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豫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和发展规划。

6.健全创新人才激励工作机制。产业发展需要具有相应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劳动者,更需要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性技术人才。安阳市应逐步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新机制,着力聚集并利用好企业和产业发展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制造工程专家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一般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培育和引进企业家型人才与战略技术性人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培育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进一步推动教育与科技体制改革,解决教育、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矛盾。

综上,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事关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安阳市和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安阳市科技建设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
安阳市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