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礼物》为例谈“品”读

2010-08-15鸡西市树梁中学吴淑清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教师节日记本礼物

✿ 鸡西市树梁中学 吴淑清

语文教学中的“品”读即把教材、教参、答案等内容消化之后全部打乱重新融合,尤其是对答案,真正只把它作为参考,不受其束缚,而是结合教师多年积累,加上与众人研讨的结果,提示给学生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是一个师生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无数条射线,思维极其活跃,小插曲不断,但主旋律不变。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实现了“活”而不“乱”。

现以一篇课外阅读《礼物》为例谈谈我的“品”读。

礼物

我无法拒绝这个“贿赂”。那天,我走在校园的林阴道上,邓丽从后边追上我,气喘吁吁地说:“杨老师,教师节到了,送给您一份礼物。”看着她笑盈盈的,满脸的真诚与期待,我想推辞,但终于没忍心开口。其实礼物不算贵重,是一本带密码锁的日记本。我小心地接过,还没来得及致谢,邓丽就抿着嘴,微笑着跑开了。看着她衣着朴素的背影,我忽然觉得心中十分沉重。这不是一份普通的礼物。

今年秋天,学校安排我任初一(4)班的班主任。我所在的是一所镇属初级中学,学生来自镇辖七个村的小学。新生报到那天,一位村小学的老教师来送他升入中学的学生。当他得知我是邓丽的班主任的时候,就紧紧地拉住我的手,很动情地说了许多话。那位老教师的头发已斑白了,身板也不那么硬朗。他负责任的态度让我感动。

邓丽也的确是个好孩子,她学习努力,班级工作认真负责,生活很简朴。我向学校申请免收了她大半的学习费用。我常留意她从食堂打来的饭菜,都是最便宜的咸菜或汤。她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照这么下去,是很容易患营养缺乏症的。我便常让她到我家去吃饭,她不肯来,但坚持不过我,只得服从。

平时见她牙膏都节省着用,谁料到她竟奢侈地给我买礼物了呢!这本精装的日记本抵得上她几天的伙食费了,可见她已经口挪肚攒了好久。我把它珍藏在我的书桌中。因为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很快就把它派上了用场。这礼物毕竟代表着孩子的一片真情啊。

随着岁月的流逝,日记本的页数渐渐少了,奇怪的一页就在这时进入了我的眼中:

尊敬的肖志安老师:

您好!

感谢您这几年来对我们含辛茹苦、孜孜不倦的培养。教师节到了,送您这份礼物寄托我对您的感激之情。这是第99页,在这页上给您留言,是祝愿您健康长久,快乐永久。

您的学生 高海

不叫肖志安的我当然疑惑了,这个肖志安老师是谁?这么看来,邓丽的礼物不是买的,那又是哪来的呢?我有点坐立不安了。我匆匆地来到学校把正在上晚自习的邓丽叫出来。

“邓丽,肖志安老师是谁?”

邓丽大概被我没来由的突然发问搞糊涂了,她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看着我,小心地说:“是我的小学班主任啊!”

“那,高海是你的同学吗?”

邓丽愣愣地看着我,再点点头。

我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告诉老师,你送我的礼物是从哪儿来的?”

邓丽的脸刷地红了。“肖老师不让我告诉您……是同学送给肖老师的,肖老师又让我给您的。他说看得出您关心我,教师节到了,不送点礼物不好。”她的话中已带着哭腔了,“肖老师知道我没钱买……”

我震惊了,半天没有说出话,我伸手拭去了邓丽眼角的泪水,我说:“别哭,我们都应该高兴……”

我怕耽误邓丽的学习,让她回教室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发觉自己已忍不住的热泪盈眶,脚下的路很黑,很泥泞,我却愈走愈感到无限的光明。

产生疑义的是下面两道题:

1.这篇小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本文共有几处插叙,请指出并说说其作用。

第一个问题所给的答案是:尊师爱生的师生们。

众所周知,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作者着力赞美、讴歌或批判、鞭挞的对象,而且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到两个。根据这些常识,这个答案就是十分不妥。这个问题应该是回答“本文赞美了哪些人”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对此产生了质疑,经过与学生的共同探究,认为:结合全文来看,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肖志安老师。虽然他不是全文着墨最多的,甚至都没有正面出场,但从他对邓丽的关爱,学生高海对他的感谢,尤其是文章结尾“我”对肖老师无比的敬佩,要以他为榜样的决心,这些都明确告诉读者肖老师就是本文作者着力赞美、讴歌的对象,他才是本文的主人公。

第二个问题所给的答案是:全文共有3处,分别是:肖老师向我介绍邓丽,并请求我照顾她;高海的祝颂语;邓丽的回答。

乍一看,颇有道理,但仔细探究就有疑问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插叙。词典上说得很清楚:插叙是一种叙述方式,在叙述时不依时间次序插入其他情节。一般情况下是插入过去发生的与此有关系的其他事件。所以此答案仍不令人满意。本文确实有插叙,但绝不是3处,而是一处,即肖老师向我介绍邓丽的一段,中断了现在的叙述,插入与此事有关系的过去发生的事,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同时也交代了邓丽的情况,为这个“礼物”设疑,引发读者思考。至于答案给的另外两处,根本不是插叙,理由是这两件事都是按时间先后发生的顺序记叙的,怎么能说是插叙呢?

经过这样一番探究和思考,不但教者重新认识了到底什么是记叙的方式,学生们也真正懂得了到底什么是插叙。分辨清楚了,学生以后方能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准确运用这种记叙方式。

猜你喜欢

教师节日记本礼物
没有遗失的日记本
叮咚,你的教师节攻略到了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
小小日记本
又是一年教师节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我的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