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文化视域中的孙坚形象

2010-08-15蔡美云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董卓三国志三国演义

蔡美云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多重文化视域中的孙坚形象

蔡美云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孙坚是东吴集团的奠基者,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都有不少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但在这些记载和传说中出现的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面孔。史家笔下的孙坚以勇猛善战著称,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是一位数得上的英雄。但在元杂剧、《三国志平话》以及其它民间创作中,孙坚不仅武艺低劣,而且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是一个十足的小丑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对孙坚形象进行了重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还原,作者不仅写了孙坚的一些英雄业绩,同时还送他一个“江东猛虎”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他一代英豪的面目;其二,从“拥刘”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删去了孙坚斩华雄、败吕布等功劳,淡化了其历史作用。与元杂剧和《三国志平话》相比,《三国演义》对孙坚形象的处理更有分寸,也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孙坚;人物形象

在三国历史上,孙坚是一个亮相不多,但却影响很大的人物。他是东吴集团的奠基者,因此在史籍和民间传说中有不少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然而,在史官叙述和民间艺人的创作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面孔: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孙坚是一个“勇挚刚毅”,“有忠壮之烈”的英雄;在元杂剧以及民间艺人创作的《三国志平话》中孙坚则是一个十足的小丑。《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这两种文化因素都有所吸收,同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重塑了孙坚形象,使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历史人物孙坚,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中做了这样的评价:“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1]1113裴松之也认为“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1]1100。

历史上的孙坚以勇猛善战著称,在少年时期就有惊人的表现。据《孙破虏传》记载,孙坚十七岁时和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碰上一群海盗劫掠了商人的财物,在岸上分赃。行人都吓得止步,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年少的孙坚却不顾父亲劝阻,持刀跳上岸,“以手东西指麾”,海盗们望见,以为他在指挥官兵来包抄,于是就扔下财物四散而逃。孙坚奋力赶去,砍下一个海盗首级而返。这一壮举使孙坚名声大噪。

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召募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和黄巾军作战。攻宛城时,他身先士卒,率先登城杀入,表现十分勇猛。后来,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孙坚随司空张温一同前往镇压。张温召见负责凉州军事的董卓,董卓很久才来,张温责备董卓,董卓还出言抗辩。孙坚见董卓狂妄无礼,便劝张温说:“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且以召不时至,陈军斩之。”张温回答说:“卓素著威名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孙坚固请诛杀董卓,他说:“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1]1095遗憾的是张温最终没有听从孙坚的建议。很多人听说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斩之,“无不叹息”。后来董卓专权,消息传来,孙坚拊膺叹曰:“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1]1097这件事一直被当做孙坚有识人之明和深谋远虑的典型事例。

后来董卓进京,祸乱国家。孙坚起兵,加入了讨伐董卓的队伍。孙坚率军抵达鲁阳时,派一个部下回州里督察催办军粮,正在东门外为这位部下饯行时,董卓的几万人马已向这里开进,有几十名轻骑兵已接近城门外。孙坚望见远处的烟尘,依旧和部属饮洒谈笑,同时命令部队整顿行阵,不得轻举妄动。渐渐有更多董卓的骑兵赶来,孙坚缓缓撤座,从容不迫地带着队伍进城。进城后孙坚才对部下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1]1096董卓部下见孙坚人马整齐,严阵以待,都不敢攻城,就撤兵走了。孙坚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出过人的胆略和才能。

此后孙坚移居梁东,被董卓军大举围攻,吃了败仗,只带了几十骑突围而出。孙坚吃亏后很快又收拢士卒,组织反击,大破卓军,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董卓忌惮孙坚“猛壮”,于是遣李傕等来求和亲,答应给孙坚子弟封官晋爵,遭到了孙坚的断然拒绝。他义正辞严地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1]1097他当即下令向大谷进军,部队一直挺进到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地方,董卓被迫撤退到渑池。孙坚乘胜进兵,进入洛阳宣阳城门,又与吕布率领的殿后部队作战,大获全胜,终于占领洛阳。

由此可见,在讨伐董卓的联军中,孙坚是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位,陈寿称他“有忠壮之烈”,绝非虚言。董卓曾对其长史刘艾说:“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1]1098又说,只要杀了二袁、刘表、孙坚,天下就会服从他。其实二袁、刘表皆徒有虚名,根本不能和孙坚相提并论。但意想不到的是,孙坚没有死在讨董之役,却在与刘表作战时,因孤身轻进,被刘表部将黄祖的军士射死,时年三十七岁。

这就是历史上的孙坚,在那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可以说是一位难得的英雄。

然而,在元杂剧以及其它民间创作中,孙坚却是另一副面孔。在郑光祖的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中,孙坚就是以一个油滑小丑的形象出现的,上场时他就做了这样一段自我介绍:

[12]Czeslaw Prokopczyk, Truth and Reality in Marx and Hegel : A Reassessment, Amherst, Mas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0,pp.65-66.

我做将军世稀有,无人与我做敌手,听得临阵肚里疼,吃上几钟热烧酒。某长沙太守孙坚是也,自幼而读了本百家姓,长而念了几句千字文,为某能骑疥狗,善拽软弓、射又不远,则赖顶风对南墙、箭箭不空。虽然我为大将,全无寸箭之功。[2]396-397

孙坚在剧中的表演则更为可笑。听说吕布索战,他连忙叫“我肚里疼了”。张飞嘲笑他“原来是个蜡枪头”,他便下令把张飞拉出去处斩。和吕布交战前,他先让手下摆一个“衚衕阵”,“把这马军摆在一边,把步军摆在一边,中间里留一条大路,我若输了好跑。”见到吕布后他马上自报家门:“某乃长沙太守孙坚,是你孙子哩。”卒子问他“你怎么不做大,怎么与他做孙子?”孙坚说:“你那里知道,常赢了便好,若输了呵,拿住要杀,他便饶了,道是我孙子哩!”还没有和吕布交手,他就声称“我近不的他,走了罢”。被吕布追赶时,就从老祖宗那里搬来一个“脱壳金蝉计”,把衣甲头盔拴在这树上,因此逃了一命。经过这些插科打诨式的修饰,剧中的孙坚就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丑。

《三国志平话》中孙坚的形象也是如此,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武艺低劣,而且处处和刘备作对。他瞧不起刘、关、张三兄弟,说他们是“猫狗之徒,饭囊衣架”,但“与吕布对阵交马,都无三合,孙坚大败”,只好使出金蝉脱壳计,“将袍甲挂于树上走了”[3]390,连头盔战袍都被吕布夺了去。张飞从吕布手里将它们夺回,献给袁绍,揭了孙坚狼狈逃跑的老底,孙坚恼羞成怒,立刻要将张飞推出斩首,多亏袁绍、刘表、曹操劝阻,张飞才保住性命。

这和历史上的孙坚实在判若两人。那么,元代的作家和艺人为什么要如此丑化孙坚呢?

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史官文化”[4]2。史官文化的发达强化了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因此,在代表官方意志的各类“正史”盛行的时候,民间的各种野史、传说也在不断孕育和衍生,它们代表的是民间的立场,因而形成了与正史判然有别的另一种话语系统。作为一种下层文化,民间叙事有“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反映民众心理、民众思想和趣味、真实反映与自由想象相混杂”[5]等特点,与史官文化强调的“实录”精神不同,民间叙事的突出特点就是有强烈的倾向性,作者总是站在下层民众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观念、是非标准来褒贬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例如,对三国历史究竟应该以谁为正统的问题,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下,就宋代而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则以蜀为正统,但在民间文化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却始终如一。在民众的心里只有一个刘备,他们只承认刘备和蜀汉一方是好人,是英雄,其他的,无论是东吴还是曹魏,由于都和刘备及蜀汉政权做过对,所以都不是好东西。虽然一般老百姓都不喜欢曹操,但对孙吴之恨则更直接、更强烈,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刘、关、张三兄弟之死都和孙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样以来,出现在杂剧和讲史平话中的东吴人物,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基本上都是反面角色。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东吴事业的开创者孙坚,就难逃被丑化的命运了。

《三国演义》的早期版本多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这表明了小说与史书的历史渊源。《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史以演义”[6]1,作者继承了史官文化的实录精神,在创作时以史实为依据,剔除了来自民间文化中过于荒诞、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体现在孙坚形象上就是恢复了孙坚一代英豪的面目。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孙坚在“曹操起兵伐董卓”一回中首次亮相,出场时作者对他作了这样的介绍:

且说那十八路诸侯,那一路先到?此人身长八尺,英雄双全,横跨三江,威服六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后人有诗赞文台曰:“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7]42

这是对孙坚的总体评价,由此可见作者对这位英雄的赞赏。接着小说就描写了他在讨董之战中的表现。当袁绍问“谁肯为前部先锋”时,孙坚应声而出,主动担当重任,并立即引本部人马,“大刀阔斧,奔沂水关来”。在关前和董卓“帐下第一员骁将”华雄交战,斩了华雄的副将胡轸,取得了讨伐董卓的第一场胜利。但不幸的是,孙坚的大捷却招来了袁术等人的嫉妒,当孙坚到“总督粮草”的袁术处催粮时,有人进谗言说:“孙坚乃江东之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可与粮,彼军必散。”袁术听了这话,就不发粮草,导致孙坚的部队缺食,“军中自乱”。这段描写虽然简短,但突出了孙坚在讨董行动中的英雄业绩,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他“忠壮之烈”的一面,突出了孙坚之勇。

《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孙坚的英雄气概,但同历史原型相比,还是打了个折扣。《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孙坚在与董卓交战时,“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1]1096,但《三国演义》却写成孙坚被华雄杀得大败,靠着部将祖茂的替死,才逃回一条性命。作者把斩华雄的功劳让给了关羽,成就了关公的“威震天下第一功”,由于作者的精心构思和着力渲染,“温酒斩华雄”成了作品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也使关羽“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6]4的形象栩栩如生,但对斩华雄的真正英雄孙坚来说,却未免有点委屈。

在削减孙坚战功的同时,《三国演义》还突出了孙坚的野心。小说第十二回写十七镇诸侯打败了董卓,进入了京城洛阳。孙坚救灭了宫中余火后,屯兵城内,结果意外地得到了传国玉玺。部将程普介绍了玉玺的来历后说:“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孙坚当即表示:“吾足知此宝,正与汝合。来日托疾,辞众回军。”于是,“号令诸军勿泄漏”,第二天就率部“离洛阳而去”。对孙坚此举,袁绍的看法是“得宝而去,将欲自霸”。嘉靖本该回回目为“袁绍孙坚夺玉玺”,到了毛评本则改为“匿玉玺孙坚背约”(第六回),进一步强调了这件事的性质。在皇权的诱惑下,孙坚这位“有忠烈之称”的英雄也难免动心。然而,藏匿玉玺一事不仅改变了孙坚忠义英雄的形象,而且他还因此而招来大祸,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关于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一事,最早见于《吴书》中的记载,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里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

吴书曰:坚入洛,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

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1]1099

此外,在《山阳公载记》中也提到此事:“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1]1099《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大致就是根据这些记载生发出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件事的真伪,裴松之本人早已做过考辨,他认为:

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受命于天,奚取于归命之堂,若如喜言,则此玺今尚在孙门。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1]1100

这表明孙坚藏匿玉玺一事是假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十分熟悉裴注,但为什么选了《吴书》中的材料,而不顾裴松之本人的辨伪呢?笔者以为,这与作者自己的创作观念有关。

《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也为写定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惑。因为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可能互相冲突,这就对写定者的创作构成了严峻的考验。罗贯中的创作目的是要尽可能真实地展示三国的历史,因此,他以史料为基础,做了大量的“还原”工作,这样以来,民间艺人涂抹在孙坚身上的油滑色彩基本上被剥离了,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孙坚首先是一个英雄,而不是小丑。但是,作者在重写三国历史时选取的又是一个民间的视角,这使小说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无论是叙事的态度、立场,还是穿插于全书的评论,都毫不掩饰作者自己的爱憎。面对历代史家或尊曹、或尊刘的争执,面对民间比较一致的拥刘反曹倾向,罗贯中按自己的标准做出了判断和抉择:用政治的天平来衡量时,他肯定了魏、蜀、吴三国在争取人心、重视人才方面,各有其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小说不仅对刘备,也对曹操、孙坚、孙权的雄才大略予以肯定;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时,天平就明显地倾向于刘备一方。小说中反复强调:“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7]574这可以说是罗贯中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而在他看来,刘备正是“德”的代表,于是,对刘备以及刘备集团的态度问题,就成了评价一个人的基本标准。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与刘、关、张三兄弟有血海深仇的东吴一方自然难以让作者真正喜爱,因此,在塑造孙坚形象时尽管没有一味丑化,但也或多或少减少了他的戏份,淡化了他的英雄业绩。

此外,与“拥刘反曹”密切相关的是小说中的“忠义”观念。作者崇尚的是“忠”和“义”的完美结合,如在小说第一回就精心设计了“桃园结义”这一情节,刘、关、张结义的誓词是:“同心协力,救困扶贫,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这里,“上报国家”说的就是“忠”。尽管刘氏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但作为臣子,仍应该效忠于朝廷。那么,孙坚藏匿玉玺之举,当然就是不忠的表现,这样的人,自然也就不能当做真正的英雄去赞颂。毛氏父子在《读三国志法》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用这种观点看《三国演义》,就能更准确地体会作者对孙坚,乃至孙吴集团的态度。通俗演义的特点就是以民间的想象重塑、再造历史,同时又通过历史的重塑、再造来表达民间的理想与愿望,“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妥善地处理了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的关系,并独出机杼,创造出一个具有巨大的包容力的艺术世界。”[8]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两大集团的冲突是全书的主线,孙吴一方相对而言比较受冷落,但与此前民间流传的三国题材作品相比,《三国演义》对孙吴主要人物的态度还算公正。从“拥刘”这一基本原则出发,罗贯中笔下的东吴人物一般比不上蜀汉,但也不完全抹煞他们的英雄色彩。体现在孙坚这个人物形象上就是:一方面历史上孙坚斩华雄、败吕布的功劳不见了;另一方面,也描述了孙坚的一些英雄业绩,并送给他一个“江东猛虎”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他一代英豪的本来面目。比起元杂剧和《三国志平话》来,这种处理应该说更有分寸,也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1]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王季思.全元戏曲: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 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9.

[4] 范文澜.正史考略[M].上海:上海书店,1989.

[5] 董乃斌,程 蔷.民间叙事论纲:上[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2):12-21.

[6] 陈曦钟.三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7]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雷 勇.《三国演义》的创作模式及其“范型”意义[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0(3):66-70.

Character of Sun Jian from a M ulticultural View

CA IMei-yu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1,China,)

Sun Jian,the founder of DongWu Group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is widely recorded in historical books and folklores;yet,curiously enough,he is depicted as a twofold characterwith distinct images. While historians regard him as a brave and resourcefulwarrior in battle,dramatists of Yuan Dynasty and folklore authors portray Sun Jian as a narrow-minded wretch who is poor in martial arts.However,inRom 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 s,the characterof Sun Jian is re-portrayed in two aspects.First,it is restored.The author glori2 fies Sun Jian’s achievements,and names him as the“Fierce TigerofDongWu”,so that Sun Jian’true color as a hero has been restored to some extent.Second,based on the guideline of“endorsingLiu Bei”,the author de2 liberately deleted Sun Jian’s achievements of beheading Hua Xiong and defeating LüBu to dilute his historical role.Therefore,compared with the Yuan dramas andPopular Stories of the Three Kingdom s,Rom 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 shas treated the character of Sun Jian in a more appropriate way,thus havingmore artistic value.

Rom 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 s;Popular Stories of the Three Kingdom s;Sun Jian;Character

K235;I207.413

A

1009-2854(2010)09-0011-05

2010-06-20;

2010-09-18

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计划项目(09JZ015);陕西理工学院重点研究基地培育项目(SLGJD0811)

蔡美云(1962—),女,湖南衡阳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学,三国文化。

(责任编辑:陈道斌)

猜你喜欢

董卓三国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王允计除董卓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连 环 计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