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制度分析

2010-08-15席小瑾

河南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差距公共服务分配

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制度分析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席小瑾

增加消费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和存在较大收入差距的现状给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带来了阻碍。如何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难以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消费,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制度性因素方面对此问题加以分析。

收入差距 产权 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明显扩大。我国基尼系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0.3以下,到90年代以后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7年达到0.48。按照国际通行的判断标准,我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的国家行列。本文将从市场化程度以及其他制度性因素等方面对此问题加以分析。

一、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制度探源

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是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环境中所产生的,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虽然问题相同,但背后的经济根源有很大差异。

1.有效的市场制度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

国内外大量学者的研究已表明: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会产生缩小收入差距的强烈祈求。200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700美元,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经济运行的活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更趋合理。由此产生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必然的现象,它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充分表现。合理的收入差距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产权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产权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边界,它的经济功能表现在能够对经济主体进行激励和约束,合理的产权关系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协调各种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建立起了明晰合理的现代产权制度,才能建立起协调的物质利益关系。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主要涉及三个产权制度:

一是土地制度。2009年福布斯中国财富排行榜上,前10位超级富豪中,房地产商占5位。可见,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中国财富的第一集中地。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土地制度存在缺陷。我国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不拥有对集体土地的租让权、交易权、抵押权,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转让也仅限于经营权,而政府对城市化中的土地供给实行垄断,与开发商一起对农村土地利益进行掠夺,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了土地要素的财富效应,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冲突。

二是资源产权制度。目前中国资源企业的成本,一般都只包括资源的直接开采成本,而像矿业权有偿取得成本、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等尚未完全体现,形成不完全的企业成本,导致利益不合理分配。

三是垄断性经营制度。目前,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相对滞后,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是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资本进入困难。二是支配市场的原垄断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不对等,使得有效竞争难以实现。导致利益流向特定群体,在总量上放大了收入差距。

3、现行税收制度不完善导致税收杠杆不能充分发挥调控作用。

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是明显的。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选择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容易出现综合收入高但所得项目多的纳税人可能不纳税或少纳税,而综合所得低但所得项目单一的纳税人反而多纳税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免征额仍然过低,这增加了中产阶级的负担,有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的危险。在财产税方面,遗产税与赠与税因其税负不易转嫁,可有效调节收入差距,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开征,而我国却在该类税种设置上一片空白,使税收对个人财富的调节长期乏力。

4、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滞后。

从理论上讲,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过程的公平,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来解决起点上的公平。从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情况看,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任务非常迫切。一方面,在我国发展升级的新阶段,出现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公共服务体制的不完善,公共服务直接造成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加大。总的来说,越是收入比较少的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种类越少,水平越低。要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向困难群体倾斜。

5、政府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所形成的灰色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

我国监督机制不健全或监督成本过高增加了公共权力交易和腐败的可能性,权力寻租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如在政府公共支出领域,由于部门条块分割,固定资产投资等大量公共支出缺乏监管。在行政许可和审批领域,部门握有项目和稀缺资源的审批权诱发了潜在寻租行为。在城市化和土地“招拍挂”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和相关权力主体所获取的灰色收入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这些现象不仅客观上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而且有违社会公平正义。

二、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制度选择

从历史经验看,一些拉美国家如智利、阿根廷和秘鲁等,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过渡时,在缺乏有效的扭转收入差距的制度安排和实现机制的情况下,采取“福利赶超”等模式,结果不仅对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而且最终没能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格局,导致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因此,我们应吸取别国的经验教训,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消除市场化进程中的体制障碍,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才是我国缓解收入差距的根本制度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总体框架和完整的物权规范。

(l)要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的相关立法,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护与之相联系的各种权利,促进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清晰和规范。(2)在此基础上,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政策通道和实施细则,使农村土地征用的收益归于农民集体,农民集体因之获得相应的资本,用于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3)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办法,使农村集体产权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

2.打破行业垄断,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国家要加强对垄断行业分配的监控,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力度。另外,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垄断利润归国家所有,针对垄断行业利润过高的现象,可以进一步征收暴利税。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重点打击以权易钱、侵吞公有财产等违法行为,严惩贪污腐败分子。

3.完善税制,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其一,完善个人所得税。首先,重新确定所得税模式。鉴于我国目前的征管手段还相对落后,公民纳税意识较为淡薄等客观现实,马上改分类制为综合制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型为过渡模式。其次,调整优化税率结构。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征税的力度,适当降低中低收入者的课税,具体到税率和级距,应该简化级距,降低工资薪金的最高边际税率,增加来自富人群体的税收。第三,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应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允许子女抚养费、子女教育费、老人赡养费等进入税前费用扣除项目。

其二,健全财产税制。首先,尽快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抑制个人财富的积聚。其次,适时开征物业税,将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合并为物业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应缴纳的税值随着其市值的升高而提高。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事业的投入。

在“三农”支出方面:加大对农村的通讯、电力、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的公共卫生、教育、金融服务的投资;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补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基础教育方面:改变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乡财政或县财政为主体的体制,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主要分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在公共卫生支出方面:加大对疾病预防体系的资金投入,加强对从事疾病预防体系人员的培训。对特殊困难家庭实行医疗补助的制度,尽可能降低医疗药品的价格,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公共医疗的好处。

5、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清晰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以及各自的转移支付范围,大力推进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其次,在转移支付中,不仅要健全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而且也要考虑到中央政府财力有限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实力悬殊状况,逐步健全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6、加大扶贫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其重点要从简单地给予物质和资金帮助的“输血型”,向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建立自我发展机制的“造血型”转变。具体措施可考虑:一是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扩大低收入群体人员的就业;二是发展教育,提升个人基本素质,提高个人持续获得收入能力;三是在增加就业、扩大就业的基础上建立对低收入群体的保护机制。

[1]常修泽.中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三个提升[N].中国经济时报.2010.3.23

[2]程世勇.缓解收入差距不能仅靠社会保障[N].光明日报.2010.4.13

[3]闫坤,程瑜.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0,03

猜你喜欢

差距公共服务分配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