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0-08-15福建莆田文献中学林开清

河南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分组课程标准意识

福建莆田文献中学 林开清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福建莆田文献中学 林开清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学习三种主要形式。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一些观点,以此抛砖引玉,愿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具广阔的应用空间。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一、前言

当前,在我国教育事业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青少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兴衰。而现阶段,我国学生的健康水平每况愈下,令有识之士忧虑。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角度出发,我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在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下,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与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学会与别人沟通与交流。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分类与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认清合作学习分类的同时,更要正确使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在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1.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搭配是这种形式最典型的合作学习,它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如,广播体操、武术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

2小组合作学习。这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用得最多且最熟悉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怎样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小组内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以及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尤为关键。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

2.1 稳定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根据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

2.2 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分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根据不同情况可有三种分组方式:按技能水平分组;按爱好相同分组和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

2.3 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A、按技能水平分组,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B、随机分组。它便于开展小组间的教学比赛。C、自由组合分组。它适合球类的教学比赛等。

3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教学中采用。

三、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意识应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强化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合作者之间探索、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展示感受成功,从而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2重视态度情感意识的驱动性。情感教育态度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它能使学生奋发,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系统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师应把态度情感作为新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实施,这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掘教学中能体现真、善、美的态度情感因素,并作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到真、善、美的价值体验。

3关注参与意识的积极性与科学性。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它在诸多学习领域中的载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是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强调理性参与。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参与”方面下功夫,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偏差的问题,体育教师应注意并加以把握。

(1)未能很好地使用教材,也未能把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

(2)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不够;

(3)讨论的有效性不高;

(4)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5)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够,学生收获不大;

五、结论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与其他教学方式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与渗透。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合作的主旋律,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而健康发展,才是我们育人的宗旨。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2、《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1期

猜你喜欢

分组课程标准意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分组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