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实现课程整合的几个途径

2010-08-15内蒙古通辽第五中学窦宏志

河南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物理信息技术实验

内蒙古通辽第五中学 窦宏志

在物理教学中实现课程整合的几个途径

内蒙古通辽第五中学 窦宏志

教师是课程整合的最终实施者,教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指导,对课程整合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性就能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例如: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突出地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自然地应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中可以采用如下的途径: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物理学习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坚持做好实验,不能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但是,有很多抽象的问题在中学阶段无法用实验再现,或者实验不够清晰,这时需要用科学动态模拟补充。例如:“电磁感应”、“玻意耳定律的微观解释”以及“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等,这一类的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把物理实验、物理微观世界、物理规律、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通过计算机模拟展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在科学模拟的基础上叠加分析性信息,也就是提供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桥梁,使得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客观物理规律及其应用。

二、利用软件平台自主学习

工具软件是课程整合的重要辅助工具。例如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的《高中物理智能实验系统》网络版包括了高中物理的28个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在所创设的“情景”中启发和诱导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过程完成“意义的建构”在探索的环境和气氛中实现有目的的学习。学生处在电脑构建的一种全真的实验环境中,可以采用人机交互式模拟物理现象,可以对运动状态、变化过程、参量和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框调整参数,非常方便地进行对比实验得到多组数据, 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的规律。再如南京金华科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仿真物理实验室》和《数理平台》,都具有操作简单、交互性强的特点。学生只需要组合器件,并设置器件的属中的运动轨迹,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的实验,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框调整参数,研究带电粒子的质量、电量、初速度、磁场的磁感强度与轨迹的关系等问题。

以上这样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探索问题模拟了实验环境。

三、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结合教学,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获取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利用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可行的课题有“地球磁场是怎样产生的”、“探索激光的奥秘”、“人造地球卫星是怎样进入轨道的”、“我们身边的电磁污染”等等很多。教师预先给出任务,同时给出相关的网站名称和有关资料,学生根据相应的任务搜索查找有用信息,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评价。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探索结果制成网页,发布在校园网上。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完成课程整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整合落到实处,是一线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建《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认识》 网络版http://www.ntsf.edu.cn/zrxk/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

book=130,ebook=114

猜你喜欢

物理信息技术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