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

2010-08-15临沧汇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罗仕姜

河南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沙漠化防灾减灾

临沧汇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罗仕姜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

临沧汇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罗仕姜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40年间,每年灾害经济损失约占同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个别年份甚至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土木工程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建筑者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土木工程 灾害 防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主要灾害种类有地震、火灾、洪灾、地质灾害、风灾、雷电等。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噪声、疾病、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建设性破坏等城市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且还会不断出现新的灾害源。如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天然气生产和使用、核技术利用中存在的致灾隐患等。可以说,我国防灾减灾的任务非常艰巨。

防灾减灾与土木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之所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多与土木工程的破坏有关。因此,土木工程师对防灾减灾负有重大责任。

一、土木工程中的灾害及其分类

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例如,强烈的地震,可使上百万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滂沱暴雨泛滥成灾,可摧毁农田、村庄,使成千上万居民流离失所;严重干旱可使田地龟裂、禾苗枯萎、饿殍遍野;火山喷发出灼热的岩浆,可使城镇化为灰烬;强劲的飓风、海啸可使沿海村镇荡然无存……诸如此类,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天灾”。

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过错或某些丧失理性的失控行为给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

二、灾害的基本属性

(1)普遍性和恒久性

灾害是物质运动形式普遍发生,不断发生,直至永恒。

(2)多样性与差异性

每一类灾害都各具特点,既有多样性,也有差异性。

(3)全球性与区域性

全球处处有灾害,不同区域灾害种类各不相同,严重程度也不一样。

(4)随机性与预测困难性

根据时间、地点、强度和范围的不同,增加了灾害的随机性和预测困难性。

(5)突发性和迟缓性

突发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爆发等;迟缓灾害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6)迁移性、滞后性与重现性

迁移性,如加拿大酸雨来自美国污染;滞后性,如人口膨胀等;重现性,如每10年一次大地震,中国每年约遭遇20次台风袭击等。

(7)后果的严重性

如火山灰经风化后可成沃土;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降雨和降温;地震使矿床上移;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但利于光合作用等。

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护性

无论从筑巢穴居,还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挥所、核电安全壳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护。

2.超前性

防护设施必须建在遭受袭击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桥、发电先建电厂等。

3.基础性

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等特点。

4、普遍性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而其对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

5、恒久性

土木工程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它在防灾减灾中具有极强的积极主动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些属性也同时证明了它的恒久性。

四、土木工程中的灾害和防治

笔者以下五种灾害为例,阐述并总结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的防治。

(1)地震

中国多为30千米以内的浅震,6度设防城市超过80%。历史上死亡2万人以上的地震有十余次,中国占四次,其中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潼关大地震中死亡人数为83万,为历史之最。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提高热度,防震减震。

(2)山体滑坡、泥石流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是一种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这类灾害具有分布广、破坏性强、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等特点,不仅会阻塞河道与交通、毁坏农田和建筑物,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锚索加固,挡土结构。

(3)洪水

河南1975年8月因台风北移,大片积雨云遇冷骤降,连续暴雨三昼夜。总降水量达到1605mm,若干水库溃坝,不少堤坝被迫炸口分洪。有29个县113万平方千米农田被淹,1100万人口受灾,9万人死亡,损失超过100亿元。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溢洪防洪,拦洪蓄洪。

(4)沙漠化

世界每年沙漠化面积6万平方千米,受沙漠侵蚀的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其中,全球35%的土地,25%的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中国沙漠化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地域主要集中在北方。每年扩大2100平方千米,危及400万公顷农田,467万公顷草场因为沙漠化每年损失783~918亿元。

2000年3月22~30日的一场席卷华北,延及南京、上海的沙尘暴起自内蒙西部阿拉善沙漠,大范围的沙尘和泥雨波及京、津、冀、陕等地,汽车和马路上被泥雨污染得斑斑点点,污渍不堪。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引水改沙、编织固沙。

(5)核泄漏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重视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有效地防治,把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

[1]张新.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03

[2]霍达.土木工程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05

[3]王茹.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03

[4]徐捷,宫阿都,李京.从汶川大地震看减灾国际合作[J].自然灾害学报.2008.06

[5]王宏伟.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的成功经验及对完善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6]郑言.国外防灾减灾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J].现代职业安全.2009.08

猜你喜欢

沙漠化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