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0-08-15广西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侯宇丹

河南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

广西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侯宇丹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西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侯宇丹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从国情出发,保持清醒的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力度,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业发展相对较晚,环保产业中的专业人才和科技人才还很少。环保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价格不实惠、防治时效短,难以打开市场,无法与国外同行展开竞争,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市场引导不力。环保产业的市场发展受到束缚,根源在于环保产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环保投资仍旧依靠政府出资,大量民间和国外资金难以进入环保市场,造成环保产业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环保产业发展仍处在市场运作初级阶段的水平上。

(3)思想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提升,尤其在对待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经济发展面前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现象。国民日常消费中过度消费、不健康消费、有害消费等现象大量存在,这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系统的不必要损害。

前言

地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唯一星球。随着世界各国的竞相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爆炸、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不堪重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其原因

1.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而且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仍然在不断大量增长,从而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我国的某些重要资源不仅在数量上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质量水平也较低。以我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来说,低级的D级储量占70%~80%。铁矿资源是贫矿多,富矿少,总量多,可供开采、能在经济上出效益的矿产资源少。”从1949年到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土地资源大规模严重退化;水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情况相当严重;森林赤字还在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城市空气污染依然突出;自然灾害受灾率、成灾率和经济损失继续上升。”

2.造成现状的原因

(1)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保持了GDP每年的高速增长比例,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给国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是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恶化,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

我国的能源平均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田灌溉水利用率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之每年工业生产的废品,各种事故,物流管理浪费,等等,不仅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资源材料被当成“废物”排放到大自然中,加剧了环境污染。

同时滥砍滥伐森林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未得到坚决制止,人口的迅速增长也对自然资源产生了巨大压力,随着人类长期的开垦和放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如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

(2)环保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现阶段,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仍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宏观管理出现空缺。环保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设备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分散,责权不明,出现管理真空,使得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在继续。

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的环保产

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到2007年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快二十年,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回过头来,是该反思我们对经济发展观念的认识。

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自然会妨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的干部考核体制还存在问题,谁的GDP增长快,其提拔的希望越大、提拔的速度越快,所以地方官员都去追求眼前GDP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因人们对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弊端认识不足,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长处,而对其造成的影响往往因个人利益而忽视。这其中自然和人们的思想惯性有很大的联系,人们更愿意随社会发展的大流,而对于一些眼前不能突现政绩的经济发展项目自然不愿去冒险。政府应加大体制的改革,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承担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大力扶持环保产业

(1)加强宏观调控。

政策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导向和保障。政府应尽快着手建立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建立专项鼓励和扶持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环保的积极性。鼓励发展先进的,限制、淘汰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工艺和产品,规范、调整环保产业结构,加快开发环保产品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培育环保骨干企业。理顺产业管理体制,加强对环保产业的管理和监督,责权分明,取得统一管理的效果。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积极引进民间和外国资本,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为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提高科研能力,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政府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引导和服务”的职能,鼓励、引导科技人才到节能环保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促进环保科技进步。政府应引导环保企业集中人力物力来加快环保科研开发,力争突破重大技术攻关难题,积极引导环保企业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通过各种渠道来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同时应帮助环保企业积极推广那些已经证明是成熟,适用,经济的环保产品,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3)依法监督管理,营造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环保法律法规为环保产业发展护航,也是环保产业公平竞争的保证。加快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的进程,健全法律体系,明确权责,确保环保执法工作的开展能做到有法可依。严格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原则,治理污染是企业行为和责任。依法加大对不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并限期整治,对到期不能达标的企业,要依法采取关闭、转产、限产和停产治理等措施,绝不能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网开一面。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政府应通过法律手段来积极引导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加大宣传力度,使节能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国民进行节能环保的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学校要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要身体力行,积极推广节能环保观念。

三、结语

要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和增长方式,必须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护好大自然。也只有保护好了大自然,我们才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吴端民,孔庆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才能保护人类自己[J].山东电大学报,1999,(03):6-9

[2]胡鞍钢.如何看待中国崛起[J].国情报告,2005,(7):1-17

[3]杨艳梅,高金田.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65-68

侯宇丹,广西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心实验室,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保护环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节约资源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